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0 这他么的一天,事情也是真多! (第2/2页)
听说杨大人是绿柳乡的乡正?”杨顶天道:“正是下官!”对方道:“失敬失敬!” 尹惠说完,不等杨顶天再说话,又看来柳夕道:“这个事情我们已经问过孙大人了!侄女还是给我们写个字据吧!”尹惠说话时,柳珉和杨嵩也不再看杨顶天,都留意柳夕去了。 “我草!”杨顶天感觉又被打脸了,心里怒道:“怎么能这样?我刚才问你们的话,你们还没回答的呢!”杨顶天面子上过不去,而且他是保险金的筹措人,问的也正经问题,于是再次认真问到:“三位还没回下官,贷款的利息是几分的呢!” 尹惠像是忽然想起来一样,道:“那倒是!嗯,跟你说了也无妨!我们借的,跟作天罗瑞、方时贤他们借的一样,都是四分息!” 杨顶天眉头一皱,心里老郁闷了,心里想:“跟我说了也无妨?意思就是我无关紧要,说不说都无所谓?我他么是可有可无的小角色?”又想,“才四分息?而且昨天还有两个人来借过了?” 这里尹惠又向柳夕看来,道:“怎么样?侄女可以给我们写字据去了吧!”柳夕看了杨顶天一眼,她似乎察觉了杨顶天的感受,而且也是在乎他的。 这一眼看后,柳夕也没办法了,向尹惠三个应了句“好吧!”然后就起身带他们向县衙走去了。四个人头也不回地走了。 杨顶天感觉好委屈,好郁闷,也才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乡正,是替县衙以及县衙的高官们,或者说还有他们的亲戚们打工来的。 柳夕他们已经出去,朱日华这小子有良心,他安慰杨顶天道:“大人不必在意那些!他们都是各位大人的亲戚,柳夕大人对他们也没有办法!再说了,有人借钱,县衙放债,也不见得是坏事!”汤阖也道:“是啊!只管等他们年底还钱就是了!” 杨顶天道:“可他们这个利息也太低了点,他们要借去大半年呢,才四分息!”朱日华道:“能四分都不错的啦!他们都官亲,一起找上门来,就是孙大人,也碍着情面呢!”汤阖:“可不是么,柳夕的亲舅舅向她开口,她能不借么!” 杨顶天不语。片刻回过神,又认真道:“他们在这城里是做什么的?”杨顶天是二一世纪来的,知道保险金是不能随便借的,至少对方得有抵押或者正当产业。而杨顶天看来,这些官亲,不见得能有什么正经事,他们借钱,或者就是为了吃喝玩乐。这也是杨顶天担心和不平的主要原因。 朱日华道:“有的做买卖,有的打理自家的土地,有的做其他的!”杨顶天脱口道:“就是地主、财主之类的?” 朱日华和汤阖都愣了一下。杨顶天才意识到,他因为一时激愤,说错话了,他这话是从官家的对立阶级,也就是穷苦百姓的角度说的。 杨顶天缓了缓情绪,道:“嗯,我大概知道了。”双方沉默一下,杨顶天又想起刚才尹惠的话,问汤阖他俩道:“罗瑞和方时贤又是谁?” 汤阖道:“罗瑞是县尉徐光大人的舅舅,方时贤是县丞方建德大人的弟弟!”杨顶天一惊,心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我草!” 杨顶天不再多问了,心里想道:“你们这些‘皇亲国戚’,社会寄生虫,参保的名单上一个都没有你们的名字!说到借钱,你们一个个都争着抢着跑出来了!而且动不动就是五千一万的借!” 又气道:“好好好,你们只管借吧!等孙大人走了,我做了县令,你们到时候要是还不了钱,我它吗要你们一个个都破产!!要你们看看,本官是不是吃素的!!” 杨顶天心里这么骂时,汤阖笑道:“大人!要是没事的话,咱们也走啦?”朱日华道:“是啊!这大半天的,大家伙也累了,事情也差不多了!” 杨顶天知道大家是想下班回家了,而且他自己也想了,于是道:“也是!本官也要回乡城去了!嗯,别忘了关紧门窗啊!”汤阖他们应声。杨顶天就带丁大山几个亲兵,出去了。 四点左右,杨顶天几个到乡城。杨顶天看看天色,感觉还早,可以进公所去溜达一圈,看看里头都有什么事了。 正此时,忽见旁侧小街道上,六七个官兵正押送着两三个衣服破旧、灰头土脸的山里农人走来,看样子也是要去乡公所去的。杨顶天心奇,于是等他们走近,好问问是什么情况。 不一会,官兵们走近,领头的一个急来杨顶天身边躬身参见,杨顶天认得,这人正是郭泰所领的乡公所的六七十名兵勇的三个小头目之一,名字叫郝大钟。 而且杨顶天从郭泰口中得知,这种类似于二一世纪小队长的头目,在这个朝代有一个比较不好理解的名称,叫“力卒”。“力卒”管带二到三十个兵勇,一年有四十斛的俸禄,没有杂用钱。 郝大钟谦卑地参见杨顶天后,杨顶天好奇道:“他三个农人怎么啦?” 郝大钟腰杆挺直,以一种颇为自得,似乎能得到杨顶天赞赏与嘉奖的口吻道:“他三个偷挖到了一支大山参,而且还卖了,想蒙混官家,不给山货税钱,亏的是被我们的放在村屯里的探子及时发现了,因此拿了回来给大人法办!” 杨顶天知道他和晓年的第一桶金就是偷挖偷卖山参得来的,因此听了郝大钟这句话,心里猛然一咕咚,脸色都差点变了,亏是及时定住了。 杨顶天也知道,现在他是官,而且是一乡之长,村屯百姓“偷税漏税”的事情归他负责处理了,这也是郝大钟在他面前感到理直气壮与得意的原因。 杨顶天心里不由道:“这他么的一天,事情也是真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