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82 难怪人人想当官 (第1/2页)
半个多小时后,杨顶天回到乡公所,正巧晓年和郭泰,还有包工头的宋简伯也回来了。杨顶天正好听宋老板讲他的河桥设计方案。 杨顶天把主持公所日常事务的伍绅也叫了进来听取方案,觉得他毕竟是副镇长,有必要团结他。再一点就是,杨顶天要是天天跑县城的话,这里主抓日常事务的便只伍绅和郭泰了,所以要让他们两个互相监督。 果然,伍绅见杨顶天邀请他参与讨论方案,心里还是挺开心的。包工头宋老板,好像也是爱财的,起初他提出了一个颇为高大上的方案,但预算至少要七万钱,河桥能有一丈五的宽度,除了皇帝和王公贵族的车马,其他的这个时代的所有车马都能够通行,并保证能使用一百年。 杨顶天这时也顾不得面子了,想都没想就摇头否认了,说县廷虽然批准了毛家屯河桥修整的事,可还没拨款下来,公所里只有三万钱,如果过段时间,县廷能拨款,就可以凑到四五万,但无论如何超不过五万,所以老宋所说的七万,那是月球上的东西,搞不到的。 而且,杨顶天压根就没想造出一百年才能垮的河桥出来。他现在都二十四五岁了,在这个医疗科技水平极端底下的时代,能再活个四五十年都不错的了。而这四五十年中,会在这绿柳乡住多久也说不定,所以根本不需要河桥能用一百年,三十年不垮足够了。 至于那除了皇帝和王公贵族的车马,其他车马都能通行的事,也没必要。毛家、吉下和曲溪那些穷山沟,恐怕几百年都不会出现一次州官、县令的车马,毛驴和牛羊能够安稳走过,就足够了。 当然,工程款短缺还是杨顶天面临的主要问题。此外,杨顶天按照明天县城那边的计划,再挪用一两万钱的话,公所手头上掌握的钱就只有一万四五千了,跟所谓的五万钱,相差可大了去了。 不过,杨顶天知道这个内幕不能让老宋知道,否则老宋他还不连夜跑了。 杨顶天难为情地摇头后,老宋才知道对方手头上只有三万钱,还有一二万,正在积极争取中。本来能不能争取到,杨顶天没底,但不能那样跟老宋说,只说县令已经表态了,至少一万钱是可以的。 老宋不得已,只得把河桥设计和施工方案降等,定位在四万五左右,其实这也是贴合实际的方案。 杨顶天安心,发出两点指示:第一,河桥得像样子,别丢了公所的脸,言外之意是别丢他的脸;第二,三十年内不能垮塌。 老宋搞清楚了首长的这两点指示,心里也清楚了,同时想到工程的施工人员是足够且免费的,就算是三万五千钱,他也能稳赚个七八千的,于是拍胸脯答应了。 然后,杨顶天又作最后安排,老宋负责河桥设计和具体施工,郭泰负责施工安全和劳工管理,晓年负责双方的配合与协调工作,其实是替杨顶天监督双方;伍绅负责公所日常事务,同时要配合郭泰和晓年的工作,最后限时:工事十五天内必须完成。 这般布置后,伍绅、郭泰和晓年三个都明确了自己工作任务,心里也都安定。尤其是晓年,从一个二十来岁的无所事事的少年,一下子成了跟宋老板和郭泰平起平坐的“大人物”了,心里真的有点欢喜得意。 不过,众人回过神来,却忽然发现杨顶天自己好像没有事情干了。 杨顶天这才说,他受了县令孙大人的嘱托,要去给县衙办理些事务,往后几天可能时常要往县城跑。 众人听得杨顶天竟然得了县令的亲自任用,都感到很惊奇,伍绅、郭泰等人甚至还有些羡慕嫉妒的意味。 杨顶天又鼓励他们说,只要配合他好好把绿柳乡的事情办好,那么日后他得到提拔了,便把伍绅和郭泰俩人都升级。伍绅俩果然欢喜,纷纷表示愿意效命。 郭泰如今三十五左右,在乡游徼的位置上干了五六七年了,心里自然想升个一两级,过一过副镇长或者镇长的瘾。如果能够做镇长,就是三四年后致仕,他也愿意。 事情布置妥当后,杨顶天带了晓年和郭泰,去看丁大山五个,准备把刚从县里带回来的健勇服装和官刀给他们。 果然,三人来到公所的小校场时,丁大山五个看见杨顶天身后由两个兵丁抱着的新衣服和宝刀时,一个个眼睛亮得跟看见了自己新娘子一样。 在他们的眼里,这两样东西穿、带回瓢子屯去的话,那在父老乡亲们面前,那是老有面子的了。 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能让他们五个由当初的无所事事、一无所知、土里土气的山屯青少年,变成官家簿子里能够查找得到名字的公家人员,怎么没有面子? 所以,丁大山五个接过衣服和官刀时,发现它们都是新的,心里特别开心,对大哥杨顶天的能耐也特别的心服口服。 跟着,四点半左右,杨顶天又带晓年和丁大山他们去租房。到宅子外,看见有几个人在那里张望着。 几个人见杨顶天他们来,又急急忙忙地跑开了,不过他们的穿着有几分体面,再看他们的神色,也不像是做贼的。他们看见杨顶天时,表情还有些欢喜,似乎专等杨顶天他们回来一样。 杨顶天他们感到很惊讶,想把那些人叫回来问话,他们却走远了。 跟着,杨顶天七个进宅子观看布置。丁大山五个受了两三天的“军训”,有了一些变化,比如思想稳重成熟了一些。 不过,不要以为他们变黑变瘦了。他们都是村屯土人出身,而且这个温饱都可能是大问题的时代,村屯土人本来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