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皇朝_078 百姓是国本,要认真对待国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78 百姓是国本,要认真对待国本 (第2/2页)

天轻飘飘地说,就好像这个事情容易得很一样,奇道:“话是那么说,可我知道,很多的官员是做不到这个的。就比如,两年前县城东南外五十里的成顺乡的土地庙,因为一场很大的风雨,庙旁的一株大树槐树倒了,把树旁的土地庙以及凉亭都打毁了。”

    “成顺乡的乡正和乡佐就想像你说的那样让乡民出钱出力,结果却没多少人响应他们,结果还是县廷这边的人出面,帮他们征发劳役,一面又向他们乡城中的几个大户人家借钱,才做好了这个事情。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容易,也不会需要县廷出面去帮他们了。”转而笑道,“你还是说了吧,你用了什么手段,一天就弄了那么多钱?”

    杨顶天道:“这个事情确实也不容易,得看是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屯人百姓,屯人百姓对官家其实是又怕又敬的。我一来态度比较好,而且募捐时,是我带头捐出了我一个月的俸禄,六百钱,跟我一同去的乡游徼郭泰也捐了四百钱,另外对屯人百姓们再加一点鼓动和威胁,最后才一天筹到了那些钱。”

    柳夕一惊,道:“什么,是你们带头贴钱了?”杨顶天道:“不止是我们两个,还有毛家、吉下和曲溪三个村屯的屯官,屯保长一人出两百五十钱,什长一人一百钱左右,这样才让屯人百姓们捐出了他们的钱和人的。”

    杨顶天续道:“如果不这样,就得用逼迫的办法,那样肯定是不行的,可能会出事,那样会给朝廷带来麻烦。”

    杨顶天本想说:“如果不那样,就得向县廷要钱了,可孙县令他们又不给,我没办法才掏自己腰包去引导百姓。”因为担心这会引来柳夕的不快,或者这话会传到县令耳朵里,所以避开了这一点。

    在这个多数官员都想方设法给自己弄钱的世道里,柳夕是真没想到杨顶天会采用相反的做法,把他自己腰包的钱掏出来给公家做事,而且他很清醒,考虑得比较远,不抱那些铤而走险、强压百姓的侥幸心理,他这种做事的风格无疑是非常温和的。

    柳夕道:“你真的跟很多官员都不一样,你对百姓很好,很多的官员不会像你这样去对待寻常百姓。”

    杨顶天道:“其实怎么对待百姓,各人心里可能都各人的一种他自己信奉的办法。比如我相信,百姓都是实在人,我觉得我用心去对待他们,他们也会用心对待我。不过,不管怎么样,只要事情能做成,不出问题,那么什么样的办法都是对的了。”

    柳夕道:“你说的可能也有道理。不过有的人想法跟你的不一样,他们相信百姓不能惯着他们、由着他们,要用严厉的无情的手段去压制他们,管束他们,这样才能把他们掌控在手心里。”

    杨顶天是二一世纪来的,从小到大接受的也都是文明、民主和温和的民众文化形态,所以那种强压百姓,不把小百姓当人看的做法比较反感。

    杨顶天道:“那样不是长久的办法,民愤与民怨还是要用宽和与亲善的办法去化解。有的人不用宽和的办法对待民众,可能不是他们不相信,而是他们没耐心,想通过简单粗暴的办法,直截了当地解决问题。这个如同下猛药,有的人受得了,有的人身子骨弱,猛药灌他们,他们就得死了。”

    柳夕微一笑,道:“你倒不糊涂,脑子清醒得很呢。”杨顶天想起,柳夕还没回答他的问题的,又问到:“那我给毛家屯修桥的这个事,孙大人他能准许我吗?这个事情对我来说很重要,如果我不能在合理的时日内把河桥修出来,那里的屯人百姓就要认为我是大坏官,骗他们的钱了。”

    “而且我把钱拿回乡公所前,已经当他们七八百人的面,放出了话,说一定会把一座完好稳固、车马都能通行的河桥造出来给他们。如果我做不到,那我就没脸面见他们了。”

    柳夕道:“虽然我伯父他没有说明,让不让你去修桥,但我看到的态度,他没有露出不好的脸色,应该是准许你去做的了。”

    杨顶天道:“这样我就放心了。我来这里之前,已经让郭泰他们带工匠去毛家河察看了,早些动工,那里的屯人百姓们也能安心。不然,只怕有人会说我把他们钱骗走了呢。”

    柳夕见杨顶天说得认真,不由又一笑,随口道:“你倒是在乎老百姓得很呢。”杨顶天道:“百姓是国家之本,还是认真对待比较好嘛。”

    “民本”思想柳夕在书本上见到过,他点点头,心里不由想:“没想到出身山屯下民的他,竟然知道很多东西,好想读过不少的书,比很多中上民籍的子弟懂得还多……”柳夕心里对杨顶天的好感和信服在一点一点地增加。

    杨顶天又想到另一个事,道:“我给丁大山、田螺子五人入籍乡健勇的事情呢,孙大人他准许了吗?”这个事情带着杨顶天的私心,所以杨顶天没有像说河桥那么理直气壮。

    却见柳夕道:“这个准了。等会儿你就可以把他们五个的健勇服装和官刀拿回去了。”这个事情对县令无关紧要,但对杨顶天来说是大事,他没想到会这么顺利,心里很是欢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