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皇朝_061 晓月不小,早到嫁人的年龄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61 晓月不小,早到嫁人的年龄啦 (第2/2页)

林爹的表情却亮了,他心里大概是想:这还用问她!难道她还会不愿意?难道我和她娘都同意了,她还能不同意?你这问的不像话嘛!

    不过,杨顶天不是林爹这样的封建霸道思想,他在乎晓月的想法,而且比对他们两个的想法还在乎。

    果然,晓月不敢抬头,也不敢出声,但她很用力地点头了。她脑袋上下摆动的瞬间,依稀还能看到她眉眼之间满满的欢喜神态。

    杨顶天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跟着,杨顶天道:“其实晓月还小,不必急着成婚,只是以后我要去乡城里办差了,而且可能会很忙,很多时候可能不能回来住。所以我就想,如果我们不是夫妻,我就不能带她过去,那样一来,时日久了,我担心会出问题,叔叔婶婶你俩可能也会不放心。”

    林爹感觉杨顶天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好像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一样,赶紧应和到:“就是这个道理啊!你要不把晓月娶了,带了去,我跟你婶娘,就白收留你这个孩子了!”这话虽然不太好听,可是林爹的心里话,因此杨顶天不怪他。

    这时,晓月已经抬起头来了,她听了爹爹的话,白里透红眉清目秀的脸蛋,仍然是喜滋滋甜蜜蜜的感觉。

    林爹又道:“不过你说的什么晓月还小,不必急,那可就错了!你人家姑娘,十五六岁,都生孩子了!她再过一年都十八了,却还没嫁人,怎么还不急呢!”林爹的道理,在这时代里是正确的,或者说代表多数人看法的。

    杨顶天微微一笑,知道林爹这古代的思想,不能跟他说太多,说也说不清。晓月闻言,到底是害臊,既有些怪老爹胡说,又欢喜于嫁杨顶天之事。

    其实杨顶天急着娶晓月,还有心里说不出口的原因。晓月是杨顶天来这里后见到的第一个也是真正喜欢的女孩子,还是他的家人,所以只要晓月她愿意,他就想娶她,让晓月成为他老婆后,他才好安心去办差做事。这是大多数人,先安家后立业的想法。

    同时,杨顶天也从晓月的角度猜想,如果晓月真爱他,想嫁给他,那么两个人分居两地后,晓月就不能经常看到他,心里一定会难过,会有想法,所以急着成婚也是让她安心。

    如果杨顶天只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他不急也可以,毕竟他也是堂堂正正朝廷官员了,虽然官小,但娶一两个老婆还是可以的,如林爹所说的,杨顶天现在是肥水,这远近的村屯中,想把他引去灌田的人家不少,所以杨顶天不只是为他考虑。

    比如杨顶天这时还认识柳夕,而且柳夕无论出身、文化程度和能力,都比晓月好得多,但如果柳夕也愿意嫁他,让他做一个选择,他会选择先娶晓月。晓月才是杨顶天在这里认识并喜欢的第一个女子,而且有家人一样的感情。

    有时候,人的真实感情,不是可以用物质和利益来衡量的。最后一点,杨顶天急着娶晓月,是因为他发现他越来越想她了,只要闲下来没事,就会想到她,想看见她,想亲近她。既然想就去做,况且现在条件也满足了。做官娶媳妇,正是这个时代的人的一贯思想嘛。

    杨顶天和林爹林妈就成婚这个事情聊清楚后,天色也快黑了。林爹林妈和晓月他们回林家去了,杨顶天和晓年,还有乡里带来的官兵住刘家这里。

    这时候,杨顶天跟丁大山、田螺子他们五个说,他以后会带他们去乡城,给他们申请衣服和佩刀,跟晓年在一块,做自己的私家兵丁和跟班。

    杨顶天已经从《大成要典》里了解到,朝廷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上任时,都可以带领“官亲”,不过可携“官亲”的多少有限额,比如“府尹”可携四十人,州“刺史”可携三十五人,县令可携二十人,乡正可携八人,乡佐可携四人,乡游徼可携两人。

    这些“官亲”还有两个口头上通俗的称呼,就是“长随”,或“门子”。不过“长随”和“门子”,不能用来称呼官员的家属和亲人,比如杨顶天娶晓月,同时又把她带身边的话,她就不能叫“长随”和“门子”。

    至于私家兵丁,就像此前乡正彭承家里的兵丁一样,只要不超过朝廷规定的数量,只要你能养得起,就可以养。

    丁大山五个这才明白杨顶天的用意,这个安排对丁大山五个当然是更好的,杨顶天是本乡最高官,跟在他身边,当然比在屯子里做个走不出屯子和没人知道的小屯官好得多。五人因此也欢喜不胜。

    这么讲清楚后,杨顶天让丁大山五个各自回家,也是跟家里人讲,以后真成了杨顶天的私家兵丁,就不能经常回家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