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部 殿州惊涛 251、突破污泥滩 (第2/3页)
里。不过,马儿连续跑三十公里必须休息。过去,一般每三十里就要设置一个驿站,换马不换人,就是这个道理。否则,就会跑死马!所谓骏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是不可能做到的! 出发前夕,苏澜依旧将自己化妆成兰石的模样。化过妆的脸蛋又黑又瘦,最小号的军服、盔甲套在身上,毫不起眼。可她眼神坚毅,精神抖擞,拿着一把长枪走在队伍之中。她的几个护卫自然也是一身戎装,不声不响地护卫在她周围不超过十米的地方。 每人都是标配负重:刀枪等兵器,弓箭和箭囊,四天量的干粮,四天量的饮用水水囊,被褥,备用鞋两双,火把一只,还有火石、火镰、绳索、挂钩、药品、盐巴等。有人还背着帐篷或行军锅灶等。这些物件加起来足有四十斤。有些人光兵器就重达三十来斤,远远超过了四十斤负重!此外,因为军人遇山开道,遇水搭桥,还要携带云梯、檑木、斧、锯、锤等器械、工具。 第一天,也就是八月二十一日。一大早从殿州军营出发,一路上是八月流火,丝风没有。卫兵们看着旗语,听着号音,翻过高山,蹚过激流,越过平原,迈过沟坎。时而还要在旗语、号音的指挥下,寻找水源、食物、辨识草药、搭建帐篷、野外救援,甚至还测绘了一个山包的几个观测点的海拔高度;标注、标识出图纸;密码加强班的人还传递着一些纸条。洪珅偷偷看了,上面勾勾款款,他一个字都不认识!他们还组织了一次二里冲锋夺碍。等登上碍口时,洪珅惊讶地发现碍口上都是一些草人! 这一天,有大约两成的人掉队,其中有体力不支的,有中暑的,有受伤的,还有几个食物中毒的。他们都被随后跟进的别军医的人马紧急收治。 当晚半夜,就在大家在燕子矶营地睡得鼾是鼾屁是屁时,忽然军号嘹亮,鼓声震天,号、鼓声表明,竟然有敌人偷袭!有些卫兵衣不卸甲,此刻立刻冲出营帐,奋起寻战;有些人却慌得顾头不顾尾,穿上盔甲却找不到兵器!待锣声和号音响起归营休息号时,他们还没有整理妥当,真是丢了好大的脸面!上下官员脸色铁青,大家噤若寒蝉!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八月二十二日,早上起床,雷公电母发威,大雨倾盆,人们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可是没有一个人说要避雨休息!道路泥泞,雷电交加,却挡不住大家继续行军的步伐。等到雨停,雨收日出,正是午时,上晒下蒸,天气越发炎热。而此时,大军正好行至一个断崖,他们悲催地发现,无路可走了! 众人皆心急如焚。洪珅忽然阴恻恻地笑了:苏瑞尚啊苏瑞尚,你果然还是有弱点,这么大规模的训练,组织工作看似严谨,其实也是百密一疏! 忽然,各个军营传来消息,斥候抓来了一些“舌头”。所谓舌头,就是可以吐露情报的人。这些“舌头”有些是当地的百姓,有些是“敌军”的斥候。于是,各个军营开始了审讯俘虏、寻找道路的工作。审讯顺利的军营率先出发,审讯不顺利的军营迟滞出发。最冤枉的一个军营,居然被“舌头”忽悠,绕了好大一个圈,终于在半夜才来到大工山营地! 不过,全体卫兵除了一个为了安抚惊马不慎摔到沟坎下面,折了腿骨的新兵外,没有一人受伤、掉队!堪称奇迹! 洪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并非苏瑞尚将军的疏漏,而是他精心策划的训练科目!不由佩服得五体投地!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八月二十三日。一大早,居然凉风习习,甚是凉快,想来是昨天那场暴雨带来的凉爽! 他们正准备吃下简单的干粮,背上行囊上路,可是突然号音传令:所有人停止吃饭,放下行囊,账外集合! 懵懂的士兵来到账外才知道,今天的负重是一个叫吨袋的东西,里面居然装的是满满的黏土!要求是,背上吨袋,急行军到堆福南城污泥滩,将吨袋里面的黏土倒在污泥滩边,然后将空白的吨袋交到回收大车上,然后进行污泥滩突破项目。 等背上黏土吨袋他们才知道,这包东西的重量不亚于这几天的负重重量。 卫兵们饿着肚子再次出发。洪珅不由腹诽,这苏瑞尚将军怕是糊涂了,连早饭都不让卫兵携带!大家该是多么愤慨啊! 可是,没想到,卫兵们似乎忘记了还有早饭这件事情,背起吨袋,步伐十分轻快地就上路了。 十多里的路程眨眼间就到了!洪珅只得感叹:真是疯了! 令卫兵们、特别是洪珅始料未及的是,堆福百姓携老扶幼,夹道欢迎他们的到来! 百姓们还在污泥滩四周砌了大炉灶,烧了开水,摊了凉茶,蒸了馒头花卷,煮了鸡蛋,摘来了瓜果,还炖了肥鸡、大rou!有个叫余婆婆的老人家,还带着一帮小媳妇、大丫头煮了满满十几锅鱼丸汤! 之前,如果说,他们的训练都是孤独者的游戏,那么今天就是胜利者的表演,百姓就是他们的观众! 卫兵们按照指令把黏土倒在了指定的地方。几乎是眨眼间,污泥滩上就摊晒起大量的黏土。 卫兵们将空置的吨袋交到了回收大车上,然后排队去洗手,吃饭。 白花花的馒头花卷,油滚滚的肥鸡大rou,鲜嫩嫩的鱼丸汤,鸡蛋、瓜果,全都上来了。他们一人还吃了一个从来没有吃过的名叫西红柿的瓜果,那滋味简直妙不可言! 洪珅这时才明白,不是没有早饭,而是有更好的早饭! 早餐过后,号音再次响起,原来是将军训话!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将军手拿一个银色的军号,刚一开口就声震长空,众人都为之一震: “将士们!殿州军营训练科目,现在进行,突破污泥滩!” 数千人的卫兵队伍和数千人的殿州百姓都鸦雀无声。 苏瑞尚悲伤而又沉痛地道:“将士们,训练之前,我要告诉大家,几十年前,小沙河决岸,洪水泛蓝,冲垮堆福南城,夺走数百条堆福百姓生命,形成了今日之污泥滩!” 将士们仔细倾听,面有戚容。 “今日,堆福百姓节衣缩食,群策群力,要彻底改造这污泥滩!”苏瑞尚慷慨激昂地道,“也许有人会问,我们背着黏土负重行军到这污泥滩是为了什么?因为污泥滩改造需要大量的砖石,而你们今天背来的黏土,就是为了和着污泥一起,烧制改造用的砖石!为堆福百姓造福!我们光荣!” “光荣!光荣!光荣!”将士们群情激奋! “我们选择突破污泥滩,除了我们的光荣使命,还有我们将士悲天悯人的情怀!因为,在这污泥滩下还有许多受难百姓的骸骨!我们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