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部 殿州惊涛 233、秘方 (第2/3页)
城去贩卖,也不啻为一笔好生意。既然进士卷不许抄写,他也没有抄写的资格,那么就买黄金书屋的文具好了。他打算用尽这五万两,再把买到的文具运到京城,赚到五千五百两的差价。 陶荣准备在黄金书屋买上、中、下整套的《聊斋志异》,刘奇撰写的《殿州案录》,还有《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另外他还要买钢笔,水性笔,圆珠笔、铅笔、卷笔刀、书包、十一生肖笔记本、花笺、彩笔、订书机、琉璃砚台…… 然而,当他拿了三只水性笔后,安瘸子驾着拐棍“笃笃”地走过来,指着墙上,皮笑rou不笑地道:“你买的东西已经超标了!不能买了。” “安瘸子,你管我买多少?”陶荣怒气冲冲地道。 安佐嗔道,“不要装睁眼瞎,仔细看看墙上的说明,每人最多买三样,多了不卖!” 陶荣一看,果然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几个大字:“每人三样,超过不卖”。 陶荣一时气结,心里不由痛骂自己的小厮、陶府的奴仆,一个个睁眼瞎也不打听清楚,害得他来丢人现眼。 他不知道,这张纸是他前脚走进书屋,安佐让人趁他不备刚刚贴上去的。 陶荣正在犹豫买哪三样呢,安瘸子大惊小怪地嚷嚷道:“陶公子,不会银钱扎手吧?!” 陶荣气得头晕眼花,道:“谁没钱啊?不过是想买贵的!三样是吧?拿你们最贵的东西来!” “好咧!”安瘸子一声喊,伙计立刻摆上三样最贵的东西:直径一尺二寸莲花琉璃笔洗,三万两;上、中、下《聊斋志异》一套二万两;金墨一瓶一万两,共计六万两,九折,五万四千两。 陶荣目瞪口呆。他知道黄金书屋的东西贵,但也不至于这么贵吧! 不过,这三样的确是好东西!比如这直径一尺二寸莲花琉璃笔洗,够大够圆够美够亮够透明!尤其是那舒卷的莲叶、饱满的莲花都是那样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是让人爱不释手!还有,那上、中、下一套《聊斋志异》,那是父亲嘱咐他必买的书籍。京城不仅贵,还买不到!另外,那金墨也是他垂涎三尺的好东西。总之,件件都挑到他心坎里去了,件件他都想要。可惜就是钱不够! 看见陶荣万分为难,安佐嘴角不经意地牵动了一下,道:“陶公子若满意,就把银票付了,我让伙计给你包装好!” 还差了四千两呢。陶荣的汗珠子不由滚了出来。 “少爷,这一尺二寸莲花琉璃笔洗,老爷不是有一个吗?”陶冬瓜虽然蠢笨,但今天不知怎么的,居然开了慧眼,及时递上这么一句过桥、下梯话。 陶荣赶紧就坡下驴:“是啊,我父亲已经有一个直径一尺二寸的。儿子怎么能越过,或逼平父亲?来个小点的吧!” 安佐也不戳破,道:“既如此,那就来个直径一尺的?那是二万五千两!” 陶荣算了一下,打折后稍有富余。于是决定买下来。 正在这时,门外忽然跌跌撞撞跑进来一个人,正是马喜儿的贴身婆子陶红。她一把抱住陶荣的大腿哭道:“少爷啊,你果然在这里!夫人被人欺负了!” 陶荣一听,脸色大变道:“是谁如此猖狂,竟敢欺负我的母亲?” “就是那回春堂医馆!” 陶荣一愣。这医馆有殿州卫兵背景,不好惹!心里不免有些发怂。但他仍然装腔作势道:“简直胆大妄为!”说着抬脚就往外冲。可是刚刚冲出门口,他又折了回来,还拍出五万两银票道:“把那三样东西包好了。冬瓜,你立刻送回家,务必小心,不可磕了、碰了!” 安佐收了银票,找回五百两。陶荣赶紧让陶冬瓜小心翼翼送回家。虽然五万两只买下三样东西,可是拦不住心里喜欢啊! 陶荣走了,安佐这才咕哝道:“宁肯让母亲受罪,也要占尽便宜!什么玩意!” 可不就是!若等陶荣处理完母亲的事情,这边黄金书屋也该到点关门了,最后一刻的优惠机会就没了! 听到回春堂医馆有了麻烦,安佐毫不在意。他有大事要处理,处理好了就是给回春堂解围。 眼看酉时正刻,书店要关门了。安佐杵着拐棍,“笃笃”地上楼来了。 抄写台上的人立刻紧张起来。好多人大声喊道:“安掌柜,稍等片刻,我还有一段就抄完了。” 安佐举起一根拐杖,指着墙上的钟道:“这根针再走一刻钟,我们就收卷。黄金书屋开业五天酬宾活动就结束了!” 他的话仿佛是加速器,所有人都加快速度抄写起来。 施村已经抄完,但他却念念有词,不肯交卷。 一刻钟很快到了,伙计上来收卷,核对后,全部归档。 有人喜形于色:“这五天,我抄了三十几份秀才卷,算起来节省了六百多两,我知足了。不仅我能用,这些卷子还可以作为传家宝,留给子子孙孙!这可要多谢黄金书屋!” 也有人垂头丧气:“我得到消息,已经晚来了两天,直抄了十几份。可不管怎样,都要感谢黄金书屋!” 几乎所有人都有遗憾,但又十分感谢书屋。 安佐道:“这是我们东家积德行善!她说,抄过一遍,记忆深刻!她还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与君共勉!” 不久,这句名言传遍天下,迷醉士子!大家都说这是将军小姐苏澜的名言名句。其实这是宋真宗赵恒《励学篇》的名句。 享誉大成的还有黄金书屋。大家这才明白黄金书屋的寓意所在! 抄卷的人走光了,施村活动了一下手脚,恋恋不舍准备起身回家。这时,安佐驾着拐杖过来道:“这位施先生,我看您已经整整抄了三天。这么大年龄,真是辛苦!” “不辛苦。”施村笑道。 “听说施先生十几年没有上场了,难道现在动了心,要上场搏一搏?”安佐翻着记录,笑问道,“不过,老先生,您这抄的,既有秀才卷,又有举人卷,看来您不是为了自己上场才来抄卷啊?” 施村一愣,道:“上场的想法是有,不过主要是来学习、赏鉴而已。” 安佐道:“那您不符合抄卷要求。对不起,请把您这几日抄的卷子退还给我们。” “为什么?”施村很诧异。 “如果是您要上场,那么,您已经是秀才了,应该抄写举人卷,为什么还要抄写秀才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