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部 殿州惊涛 209、松江府陈年往事 (第2/3页)
缝针的全过程,还看到了这针筒。他却不知道,当初苏澜为了救他,也给他注射过强心剂。 老爷子没有吱声。他知道,这缝合手术是门高超的技术,而那针筒却是如此精巧,似乎不是这个世界的产物。联想到美娘的化妆品,全有的玩具,还有自己吃的那些精致的丸药,再加上这针筒,都说明,他这个义女身上藏着很多秘密。不过,老爷子感到十分欣慰,正是这些秘密,苏澜结了多少善缘,救了多少人啊! 缝完针,苏澜又教吉春儿如何换药打绷带。她说:“京城的人今日就到,尤其是户部农官,要亲自到土豆、红薯地里勘验产量和质量,我恐怕没有空闲,就劳烦吉春儿给美娘jiejie换药。这个药箱就留在这里。” 吉春儿点头答应。可到底是心里没底,自然反复问了好多次。苏澜也很耐心地教她。 苏澜又叮嘱美娘禁食腥、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多休息。 吉春儿留在了闲步轩。苏澜陪着老爷子,坐着马车,一行人回到养园蚵壳屋,那个叫高建的人正等着他们。 高健是个四十出头的精瘦汉子。中等个,山羊胡,一双眼睛如鹰眼,精光四射。不知怎么的,看到高健,苏澜忽然想起了甄琥,觉得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隐蔽战线默默无闻的情报工作者。 高健给老爷子和苏澜行了礼,拿出了张凡的画像,道:“小姐,非常遗憾,那位叫霞姑的妇人几年前就已经死了,松江府翁家没人认识画像上的人。不,准确地说,是松江府已经没有翁府这号人家了。” 虽然有心里准备,但苏澜还是大吃一惊。 高健道:“不过,虽然霞姑过世了,但是通过多方查找,我找到了霞姑的儿子金生。霞姑死的时候金生只有八、九岁,少不经事,他母亲的事情他基本上都忘记了。他的父亲金贵原也是翁府的佣人,负责驾车。金贵在霞姑过世三年后也病死了。不过,他给金生说了一些事情,十多岁的金生多少记住了一些。” 高健继续道:“根据金生说的情况,我简单梳理了一下。温夫人是翁家嫡长媳,顺嘉十年嫁进翁府,先后侍奉太公公、太婆婆和婆婆终老。顺嘉十二年生下长女翁薇;顺嘉十五年生下嫡长子翁奎,顺嘉十九年生下嫡次子翁丹,不过这个嫡次子却是七少爷,因为中间有好几个庶子。顺嘉二十年,温先生在书局刊印休书,休了夫君。离开翁家时,三个孩子分别只有八岁、五岁和一岁。小儿子刚刚学会走路。温先生走后,几个孩子吃了很多的苦,尤其是嫡长女翁薇。这家人把对温先生的不满和怒火全部发泄在她的身上。” 苏澜不由得给高健点赞,这些跟温先生自叙的情况完全一致。可见,他调查的情况可信度很高。 “金生比温先生的小儿子略小一点。温先生走后几年,也就是大约升平四年,翁浒知府从殿州知府任上退下,同年致仕,回到松江府。他还带回一个非常妖娆的小妾,说的话大家都听不太懂,但是很有心计,非常厉害。就是她做主,第二年将十五岁的翁薇嫁到芜湖的一个小商家。从四品知府的高门官家嫡孙女下嫁而且是远嫁小商家,当时在松江府引起很大的非议,但谁也无法阻止。翁薇出嫁不久,八岁的小弟弟翁丹突发疾病死了。第二年,十三岁的大公子翁奎淹死在自家的荷塘里。两个嫡出少爷死了,这么大的事情居然连个泡都没有冒,真是可悲可叹!可惜可怜!据说,翁奎已经过了童生,这年准备考秀才的,真是造化弄人……” 苏澜也感到锥心之痛。温先生对两个儿子的死一无所知,可见这翁家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魔窟! 高健继续道:“不久,翁浒也死了。也就是这个时候,霞姑跟金生说了一些事情,但是他年少,没太记住。印象最深的就是霞姑死的前一天晚上,睡着的他被父母谈话给惊醒了,只听他母亲霞姑说,果然,那人很厉害,一下子就查清了,那女人跟大老爷有染,想luanlun生子,霸占产业,不仅把嫡女赶得远远的,还把两个少爷给害死了,只怕老爷的死也是他们两人弄得鬼……” 苏澜一愣,这就是说,温先生的前夫跟这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庶母勾搭成jianian,害死了自己的两个嫡子和父亲?这可真是禽兽不如! “金生说,他父亲当时叫他母亲霞姑保重,别露了行藏。尤其不要暴露了那个好汉。” “好汉?”苏澜一怔道。 “是的,小姐。金生他父亲说,那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人很厉害,会功夫……” 苏澜忽然恍然,这“好汉”该不会是…… “可是就在第二天,霞姑突然被那个女人抓住,说她偷东西,然后被活活打死了。金生的父亲当即被赶出了翁府。后来他到砖窑给人拉砖,得痨病死了。他说,其实那天,是霞姑无意中发现那两人正在苟且,从而被灭了口……” 苏澜听了,觉得心中十分郁闷。 高健继续道:“金生说,从此,翁府好像被阎王爷盯上了,三天两头死人。大老爷喝醉淹死,也是在荷塘;那女人急病而死,症状竟跟翁丹相似。之后,男女老少,嫡的庶的,没几年,竟是死了个干净,仆人也树倒猢狲散。如今的松江府,都没有翁家这号人了!” 苏澜皱眉道:“你可打听过那个好汉的消息?金生是否认出他?” 高健道:“金生说,懵懵懂懂的,好像记得厨房有个专门扫地、劈柴、挑水的,平时总是闷不吭声,有点像画上的人,但是也不敢肯定。” 苏澜断定,就凭“闷不吭声”这几个字,“扫地僧”张凡就跑不了!要知道,这四个字,就是张凡的特点的真实写照! 高健叹道:“听说,温先生的长女翁薇远嫁芜湖一个小商家,日子非常难过。嫁过去不到一年,那男人又娶了一个平妻,还是个粉头,当时把大少爷翁奎气得要死,说要到芜湖为jiejie做主,可惜不久自己就淹死了。可想而知,翁薇之后的日子更加难过……” 高健走后,老爷子问道:“如何,高健调查的情况真实吗?” “可信度极高!”苏澜道,“他调查的温先生的身世,跟温先生告诉我的一模一样。” 老爷子笑道:“高健这人最善于调查、搜集情报。还有,去芜湖的毛安也不错。” 苏澜撒娇道:“谢谢老爷子,您给我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