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龙纽白玉印 (第1/2页)
这龙纽白玉印是天师道祖师张道陵创立天师道后的掌门信物,自东汉以来为历代天师道掌门所有。 到南北朝时期,天师道分为南北两派,北天师道掌门寇谦之,他出身贵族家庭,祖辈信奉天师道,自幼学道,后随道士到华山修道,最后选定嵩山作为其传道地,成为十六国北魏之际北方天师道领袖。但因北齐信仰佛教、北周抑制佛道两教,天师道在北方被压制,难以兴盛,以致后继无人,逐渐衰落。 南天师道掌门陆修静,他出身于江南士族名门,吴郡陆氏,早年出家修道,好方外游。后修静入庐山修道,建立太虚观。魏晋时期天师道在南方分散成众多门派,主要有上清派、灵宝派、三皇派,互不统属,都认为自己是天师道正统。直到陆修静时,统一南方三大门派。 这天师龙纽白玉印由张道陵传至南天师道掌门陆修静手中,自陆修静死后,天师龙纽白玉印下落不明,南方三派都为找到龙纽白玉印,继承天师道掌门,号令南派而陷入自相残杀,恩怨情仇的江湖斗争中。 这三派,上清派强调人体内精气神的修炼,重视炼制丹药,禁止男**阳交合之术。灵宝派则重视重视斋醮科仪,轻丹鼎、贬房中之术,与上清派较为接近。 三皇派,顾名思义为上古三皇五帝,三皇为上古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女娲的合称,这三位大神传下来的符箓,其威力自然非同小可,可以辟邪恶鬼、瘟疫气、横殃飞祸。三皇派重视丹药炼制、男女双修之术,以及做法驱邪,镇鬼神等。 陆修静编撰道经,建立“三洞”体系。洞真为天宝君所说经,为大乘,以《上清经》属之;洞玄为灵宝君所说经,为中乘,以《灵宝经》属之;洞神为神宝君所说经,为小乘,以《三皇经》属之。 江玉盈先前追杀的妖女,就是三皇派门下仙姑,名叫云洛洛,虽然妩媚动人,但杀人如麻,心狠手辣,死在她手中的上清派弟子不计其数。此次南下专为抢夺圣物而来。 茅山宗内部也因掌门之位,分成几派,宗师陶弘景在世时,威望较高,宗内尚且能维持统一,宗师陶弘景死后,也分崩离析。 其实见过龙纽白玉印的根本没有几人,这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东西,江湖传言,陆修静传给了茅山宗师陶弘景,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赵素素师从柳上清学习剑法时间较短,且一直不住在茅山,不参与宗内事务,严格来说不算是茅山宗的正室弟子。 江玉盈暗想,赵素素对龙纽白玉印好奇本也正常,只是在江湖群雄找寻这宝物的时候,她要看这龙纽白玉印,而且指明在我身上,她又如何得知?意欲何为? 赵素素看江玉盈的表情变幻莫测,也不知道她内心所想。 “我也未曾见过这龙纽白玉印,你突然问这个干嘛?”江玉盈神色回复如常,一副恬静淡雅的气质。 “我也就随便问问,听说陶师叔深的师叔祖的真传,我以为这信物,你见过呢,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宝物”赵素素有些失望的摇摇头,挑起鬓角的一缕青丝挂到耳边。 江玉盈现在除了对张远知和郭均延有绝对的信任外,其余人都是有所防范的,人心隔肚皮,为了道门至尊,自己看到过太多的父子反目成仇、兄弟自相残杀。 “那这样好了,如果我输了,他也算过了我的考验,在遇到我的意中人之前,我也和你一起喜欢郭均延,怎么样?”赵素素美目一转,朝着江玉盈抿着嘴笑。 “你故意作弄我……”江玉盈看赵素素那暗暗坏笑的样子,知道她是故意调侃自己,翻身双手向她胸前袭去。 “咯咯,玉盈姐,你别挠了,我这次是真的不敢了”赵素素又是一阵阵的娇笑求饶声。 ………… 话说云洛洛,被江、张远知师兄妹所伤后,眼看小巷中无法躲避,便反其道而行之,折返回雅味居酒楼藏到二楼角落一处放杂货的屋子里,郭均延雅味居外救张丽华,以及楼内发生的事情,她也是亲眼目睹。只是她身负剑伤也并未仔细打量,加之在崇安寺,她也只看到郭均延的一个背影,倒也没认出郭均延来。 云洛洛没想到张远知竟然也在附近,自己有些轻敌了,在楼内歇息时,任然心有余悸。她本是个性子高傲的人,且自以为武艺高强,三皇派在长城县虽有据点,每次出门,她都不带随从,是个独来独往的性子。 一路逃跑,身上的丹药已经快要吃完,虽然暂时止住了流血,心脉没有受损,但飞奔一路,气血上涌。 而且体内的三枚白毫银针还未取出,都封在自己身体要xue上。看着左胸前的一道口子,殷红的鲜血已经浸染了衣服,云洛洛又拿出最后的几枚丹药一并倒入了嘴里。她不知道的是,江玉盈这白毫银针喂有曼陀罗花汁水,虽不致命,但有麻醉、蒙汗作用,只是需要时间渗透入血液,才能发挥药效。 她用力拔出来三枚银针,撕开窗帘简单包扎了一下伤口,正在那时,她看到偷摸上来的江玉盈,知道她是来找寻自己的,明白此地不宜久留。寻得机会,把路过门口的一个丫鬟拉进屋内,杀人灭口。换上下人衣服,装束发饰调整一番,歇息一炷香后,看四周无人,便从后窗户逃了出去。 ………… 郭均延出的雅味居,先向路对面的老张头的草鞋草帽摊望了望,张丽华父女早已不见了踪影,他叹了口气。戴上草帽,向着另一边路走去,酒楼的另一边没有多少高楼店铺, 一排整齐的小巷和院落,鳞次栉比,磨岗寨的房子是简单的青砖白瓦,偶然看到这些穿斗式木构架的房子,倒也别有一番江南风味。 郭均延看天色尚早,也不急着回去,在下山的路上,听胡掌柜和葛长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