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密谋 (第1/2页)
雅味居的三楼历来都是社会名流、高官显贵才能去的地方,有钱有权有势有名,少于两者都不能进入。此时三楼正对二楼下舞台正中央的“天”字号房间内,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形瘦弱,他正襟危坐在正上方的位置上,全身锦衣华服,头戴金冠,丹凤眼,眉角斜长,下颌上的胡须垂到勃颈处,冷峻的面庞下,不怒自威,让人不敢直视双眼。 在他的身旁坐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但见他容貌美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发,自然蛾眉,端的是美艳无比。这人离上位的中年人仅一尺之隔,双目炯炯有神的看着那中年人,颇为专注。 坐在两人下首左侧的是一个身材臃肿,头脸肥大,蒜头鼻,眼睛深邃,下巴光秃秃的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坐在右侧的是一个身材消瘦,气质儒雅,胡须浓密,羽扇纶巾的中年文人。 “这司寇清年,倒也有些本事,我陈国何时出了这么一位奇人,让贤才埋没于乡野,是吏部尚书袁枢的失职啊……”主位上的中年人看着楼下远去的郭均延叹道。 “陛下,臣参与选拔人才之事,未能尽责,臣有罪……”右边的中年文士站起来,拱手拜倒。 “陛下,此子乃山门中人,学成后才会出世,匡扶天下,这倒也怪不得到侯”左边的肥胖中年人为右边的人开脱道。 “陛下,臣家世寒微,承蒙陛下厚爱,委以重任,臣以为有志者不问出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已” “嗯,这倒也是,到卿,你起来吧,这与有又有何关系”皇帝朝下面挥了挥手。 坐在上方便是陈国当朝皇帝陈文帝陈蒨,南朝陈第二位皇帝,陈武帝陈霸先的侄子,永定三年(559年),即位为帝,改元天嘉,成为南朝历代皇帝中难得一见的有为之君。 他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陈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较为强盛,史称“天嘉之治”。 此次回乡祭祖,原定于下月,但考虑到近来周齐两国局势紧张,陈国也加强了长江一线的防备,国内又有东阳留异、建安陈宝应、临川周迪内乱未平,陈蒨只得提早南下祭祖,然后返回建康主持大局,此次南下极为保密,为防止扰民,陈蒨特地带领少许禁卫部队,萧摩柯就是其中之一。 靠近陈蒨的美男子名叫韩子高,本名韩蛮子,会稽山阴人,家世寒微,侯景之乱时,寄居于建康。侯景之乱平定后,与时任吴兴太守的陈蒨相遇。韩子高时年十六岁,尚梳总角,容貌美丽,陈蒨引为知己。在加上他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陈蒨,陈蒨性子急,韩子高总能领悟其意。所以陈蒨十分宠幸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 陈蒨即帝位,任命为右军将军。后封文招县子,食邑三百户。韩子高统兵很多,将士依附爱戴,他都加以提拔,所以深得君心。后又升任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任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只是韩子高生的美丽,朝廷中不乏非议,认为他和陈蒨有断袖之癖、龙阳之好。 左手边的蒜头鼻男人乃是蔡景历,此人早年是陈霸先的幕僚,担任记室一职。陈朝建立后,奉命掌诏诰。陈霸先崩逝后,蔡景历负责安排丧葬事宜,拥立陈蒨即位。 因为从龙有功,现任秘书监,中书通事舍人,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封爵新丰县侯,食邑五百户。算是皇帝身边出谋划策,宣发诏诰命令的心腹。 右手边的文士乃是到仲举,祖上就在南朝当官,陈朝建立,他就出任长城县令一职,为人处世耿直端正,为官清廉公正,当时陈蒨还是吴兴郡太守,听闻到仲举为官清明,于是拜访到仲举,任用他为郡丞。陈蒨任宣毅将军时,任用到仲举为长史,不久兼任山阴县令。 陈蒨继承帝位后,任命到仲举为侍中,参与掌管选拔人才之事。天嘉元年,署理都官尚书,封为宝安县侯,食邑五百户。算是陈蒨潜邸时候的老人了。 在三人的下方,站着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赫然便是门外斥退苟县令的萧摩柯。 四人一早从吴兴郡出发,轻装简行,没有惊动吴兴郡太守严愈,先到长城县祖宅及祖墓祭拜,然后提早在雅味居就坐,萧摩柯带领卫军,在酒楼四周提前布防,根据蔡景历线报,这里将有一场密谋,涉及朝廷中枢的几位重要人物。 “嗯,子高所言有理,司寇清年既已出世,他的来历可曾清楚?”陈蒨对韩子高的话深白赞同,满含深意的点点头,而后又若有所思看着萧摩柯道。 “陛下,此人自称长城县磨岗寨下毛场里村人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