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下山 (第1/2页)
翌日,春梦中的郭均延被猴子叫醒,想起今天是下山的日子,也不磨蹭,起床穿衣,看到床头的一堆保命的东西,有霹雳弹、手帕、玉貔貅、短匕首、药盒子,就摇摇头笑了,自己还真是怕死。 昨日晚饭的时候,郭攸谈及今日要去巡山,最近山下的官府有异常举动,全寨子再次警惕起来,除了下山的葛长洪,山上的霍鹏和贺良也被调动巡防,吴信驻守一字峡要道,焦亮部分人手回防山寨,气氛登时变得有些紧张。 猴子似乎没睡好,侍候自己的时候心不在焉,洗脸的毛巾都忘了放入脸盆。对此郭均延并不在意,事实上,到现在他才勉强适应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生活。 想起昨日,江玉盈恼怒自己,拂袖而去的样子,两人第一次约会就以失败收场,郭均延有些怏怏不乐。 集合的地方在寨子的下山口处的一块平地上,郭均延赶到的时候,现场已经人头攒动,车马辚辚,马车主要是用来拉钱货物品的,人都是走路下山,上百人中打头的是脸上一道刀疤的葛长洪和花白胡子的胡掌柜,两人偶尔闲聊几句,显得不是很熟的样子。 除了这两人,其他竟没有自己认识的人,郭均延本以为石林山、石林水抑或萧茗文会下山游玩,那样也能给自己带个路,自己毕竟人生地不熟,回头望了望江玉盈小院子的方向,路上不见那道思念的身影,微微有些失望。 山路蜿蜒,郭均延第一次走出山寨,对路边的花草树木都充满了好奇,道路边山涧溪流清澈,奇石树木环抱,走热了就在溪水边洗个脸,冷冽清爽。 行到半山腰的时候,有一处名为银杏谷的地方,道路狭窄,只容一辆马车通过,谷中凉风习习,让人偏体生寒。郭均延看看谷两侧的悬崖峭壁,不禁感叹,这地方真是绝境之地,如果把这个地方用石块挡住,那真是死路一条。 走了小半个时辰,一行人到达靠近山脚的关口,一字峡,峡口处,吴信早就等候多时了,他上前和葛长洪问候了几句,向胡掌柜拱了拱手,郭均延路过的时候,吴信只是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表示有自己不用担心,多余的话没说。 一个时辰后,队伍终于到达山脚下,沿着道路行至一处竹林深处,有几间茅草屋,屋外的木柱上挂着一面旗子,随风摇动,上书“十里坡”三字,屋外搭着凉棚,棚子里放着五六张木桌椅,桌子上放着竹筒,筒里插着筷子,这是一家饭店。 一个身材矮小,眉毛细长,眼睛似鼠的男人,正嗑着瓜子,嘴里的皮如雨点般,纷纷落了满地,他也不在乎。看到路那边来了大队人马,一屁股坐起,拍了拍身上的瓜子皮,走出去迎接。 “葛大哥,胡掌柜,别来无恙啊……”这人说话倒是客气。 “焦亮兄弟,我们在山头上风吹日晒,哪有你这般舒服”葛长洪摆摆手,先自我挖苦了一番。 “哈哈,我这做的都是迎来送往的活计,虽然能吃点好的,也都是些看人脸色的下贱差事。不过都是为了寨子,这样也不算什么……”焦亮便是这十字坡的头领,负责打探山寨外的消息,有时候也做些杀人越货的勾当。 众人一路也乏困了,几位重要骨干人员坐在屋内的座子上,其余的人坐在外面,也有的在地上歇息。郭均延自然坐到了头领一桌,坠崖后,焦亮也没有再见过他,但知道他的事情,只是点头笑了笑,算是打了过招。 “焦兄弟,听说山下的郡县里最近都不太平……可有此事?”葛长洪低声问及最近听到的消息。 “嗯,确有此事,你们也知道,这陈朝皇室祖籍就是咱们吴兴郡长城县,自陈霸先驾崩,其侄子陈蒨继位,每年八月都会到祖居祭祖……”焦亮给众人倒了杯茶。 “不过……最近长城县来了很多外地人,听口音应该是浙中一代的人,现在地方叛乱四起,只怕……不太平……”焦亮坐到椅子上,说完连喝两杯茶,刚才瓜子吃咸了。 郭均延是知道陈国这位皇帝的,历史上他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陈国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较为强盛,史称“天嘉之治”。倒是没想到他会每年回老家祭祖。 “现在才七月,城内还不至于……再说西城门将官胡彪,我们也是认识的……”葛长洪对焦亮的情报表示怀疑,给出了自己的推测。 “我看以防万一,我们留一些人手在沿途道路和城门外,进城只带二十人左右即可,免得惹人怀疑……”胡掌柜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毕竟把钱货顺利拿出来,带上山才是最终的目的。 葛长洪和焦亮对望一眼,均点点头,表示赞同,这也是当前最稳妥的办法。三人都把一旁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