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看书的少年 (第1/2页)
李天麟会心一笑,昨天开会时邵氏影业的几个老员工总是“麟仔麟仔”的叫他。 他一脸严肃的责令他们改正,那几个老员工当面答应,转过头依旧唤他“麟仔”,而且态度没有丝毫敬意。 结果两人被他踢飞,并当众将他们赶出了剧组。其余人见了无不心惊rou跳,这才记起面前的少年绝非易与之辈,而是名动香江的“九龙塘第一高手”! 自此以后,全组上下除了王天临,见面都直呼他导演,再无人敢轻视。 “嗯,还不错。” “真的?” 周慧勄面露惊喜,没想到自己第一次拍摄电影就这么顺利,肩上的压力瞬间轻了许多。 李天麟笑笑说:“别给自己那么大压力,你只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王天临点点头,“青春文艺片重在真情实感,尤其你们演的是国中生,越真实越好。你演戏有灵气,又上镜,是个不错的好苗子,继续努力吧!” “谢谢王老师,我会加油的!”周慧勄脸上笑开了花,那样子像极了小孩过年得到了渴望已久的心爱玩具。 王天临说:“麟仔,你分镜做得详细,可若完全按照这个来拍,后期剪辑就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 李天麟歉意的笑笑,他自然明白老师的意思。一般电影拍摄都需要大量素材,一段戏保留几条备选再正常不过。等到剪辑成片的时候,大多数镜头会被舍弃掉。 监制是电影后期的最高负责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监督后期剪辑。李天麟的做法,无异于将老师的作用闲置,改成了剧组的副导演。 《情书》的分镜头脚本之所以没有多余镜头,是因为这部片子李天麟看过不止十遍,每个细节都了然于胸,他自然不会白费力气。 “老师您放心,整部电影都在我的脑袋里,绝不会遗漏一个镜头。” 王天临见他如此自信也没有再劝,两人在这边商量,剧务和灯光师开始布景,准备下一段剧情的拍摄。 “Action!” 剧务清场后,教室内只剩下李天麟和周慧勄两个人。 这段剧情发生在放学后,因此灯光师做了处理,将光线调整到傍晚的环境。 其实布光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需要测量光线的亮度、色温,只有这两项精准了,才能根据剧情所需布置好光线。 一般的全景布光至少需要耗费45分钟,一个特写镜头则需要耗费15分钟。 或许有人就问了,如此费时费力为什么不直接采用自然光? 因为,接下来的一大段剧情都是女树的回忆,不需要自然光的写实,反而需要通过调光,达到人物形象的辨识及画面的美感。 镜头拉近到黑板右下角,那里写着“值日”两个字,下方的姓名栏里两个孟春树的名字紧紧挨在一起,周围还被人画满了红心。 李天麟对画面要求苛刻,这么一个瞬间镜头,他也让灯光师从右侧打出高光和渐变,让画面看上去不枯燥。 李天麟坐在自己的位置低头算题,周慧勄走到讲台前。 镜头后拉,周慧勄拿起板檫很用力的将两个孟春树和周围的红心擦去。 全景之下,灯光师在后面补光,李天麟坐在窗边是逆光的状态,通过广角的强透把两人在画面中的距离拉远。 周慧勄擦完后,重重的将板擦放在黑板下方,表达了她对同学们恶作剧的不满。她拿起粉笔,刚想填写明天值日生的名字,忽然动作一顿,露出思索的神情。 “那个...孟...孟春树,明天的值日生是谁?” 周慧勄回头看向李天麟,不好意思的询问。 摄影师给李天麟切了一个逆光近景,他停笔抬头,缓缓道:“谢刚和李野。”说完话,就低下头继续算题,没有停留片刻目光。 此时的两人还看不顺眼,就算隔着半个教室,也不会正对着说话,而是下意识的移开视线。只有在没人的时候,才敢毫无顾忌的投去目光。 周慧勄弯下腰正要写名字,李天麟头也不抬的说:“今天数学讲的什么?” 周慧勄站直身子,头微侧,依旧没有和李天麟对视,“方程式。” “什么样的方程式?” 周慧勄正要回答,门外传来一阵夸张的笑声,一个长相欠扁的小胖子蹦了进来,摄影机切换,给他来了个特写。此时,构图右侧是学生的柜子,元素感丰富。 “哇,两个孟春树,这是干什么呢?是谈恋爱吗?呦,脸红了,脸红了,哈哈...”说着,小胖子与两个同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