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附魔从笑傲开始_第三七五章 危机四伏,各方云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七五章 危机四伏,各方云动 (第1/3页)

    师妃暄的声音不大,但也不,算是比较正常的音量。

    林远自然听到了,但完全没有在意。

    对比佛门的真实情况,至少从宏观层面来讲,他要比师妃暄了解得多,而且师妃暄明显是带着“美颜滤镜”的眼光。

    真要打起来,四大圣僧加起来能不能打赢宁道奇,这都还难,更别提什么每一个都不在宁道奇之下了。

    拿“看慈航剑典会不会吐血”来作为评判标准,委实有些牵强。

    不过也可以理解,宁道奇与佛门的这场戏,梵清惠不会告诉师妃暄,也不可能告诉师妃暄。

    因为师妃暄现在是一颗剑心,通透无比。

    任何的尘埃沾染在上边,都会让她的剑心蒙尘,失去再进一步的可能,而她这一颗剑心能沾染上的尘埃,只会来自慈航静斋。

    倒是师妃暄的态度很有意思。

    这姑娘,是真的把自己当成她的情劫了,在这儿刻意这些看似很重要,但实际上并不算太必须的话题,是在帮他,还是在试图渡劫?

    若是前者,那也就算了。

    若是后者……

    啧啧!

    不入红尘,何谈出世;不历情爱,何谈渡劫?

    对这个真的姑娘,林远现在真没多少兴趣,他现在更感兴趣的,是……手中的和氏璧。

    之前就过。

    他是学者型武者,从来都是走在逐道成仙的道路上,对于打打杀杀什么的,早在几十年前的笑傲世界,就已经过够了。

    他会因为一时的兴趣,而跟独孤凤来一场教学局,但却不会因为试招,就和了空来一场限制局。

    在原着中,和氏璧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打碎的那一刻,用其内部的精神异力,替寇仲、徐子陵和跋锋寒这三个时代主角洗筋伐髓。

    尤其是前两者。

    错过了最佳修炼时间的他们,如果失去了这次洗筋伐髓的机会,以往的种种奇遇,也都无法将他们推上更高的位置。

    除此之外,和氏璧表露出来的,便是对武道强者的压制效果。

    前者对林远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在之前的几方世界中,因为先境道路被封堵的原因,林远除了在逆境中寻找那一丝机会之外,剩下的时间,便只有打磨境界、内力,以及身体。

    在个人悟性、赋,以及种种功法特性的加持下,林远的精神境界早已到达极其高深的地步。

    哪怕是大唐双龙这个号称以修炼精气神为主、实际主修精神境界的世界,也同样无法测量他的极限。

    内力则更不必。

    到先境时,就已经化作品质更高的真气,并且在精神意志与真气相融合的道路上,正大踏步地前进着。

    身体方面更不必多,早就已经打磨到了他如今能打磨到的极致,不但防御力惊人,单纯的身体力量、攻击力同样恐怖无比。

    满级的龙象般若功,十三龙十三象的力量或许有些夸张,但绝对是极其恐怖的。

    尤其是在这个以修炼精神境界和真气为主的世界,哪怕有走横炼道路,并且走出一定境界的存在,也不可能比得上林远的进度。

    真气的修炼进度,是林远现在唯一的短板。

    也正因此,和氏璧那洗筋伐髓的效果,对全下武者而言都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一面,对林远却是没那么大的诱惑。

    不过,能多增加一分,也是好的。

    未来的道路不清是什么模样,林远是尽可能地将自己的一切都极力往上提升,免得到了某个关键的时刻,出现“差一点”“就差那么一点点”的尴尬画面。

    但在拿到和氏璧之后,他的想法就有了些许改变。

    和氏璧中的精神异力太过于庞大,哪怕是以林远如今的精神境界,都受到了不的压制,在手持和氏璧的情况下,无法再使用精神方面的功法和能力。

    这种压制是绝对公平的,只要进入到一定范围内,都会受到这方面的压制,但,在这“一定范围内”之外,却是不会。

    他真要是拿着这枚和氏璧四处乱晃,不定面对军阵的数百枝箭雨,就能要了他的性命。

    按理来,他是应该直接离开,然后将和氏璧弄碎,用来洗炼身体的,可和氏璧内部的那股精神异力,却是让他有一股面对大自然的感觉。

    人相较于自然,相较于地,无疑是极其渺的。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渺,才能让人有更多提升自己的空间,能够一步一步,从卑微走到至高。

    感受着自身精神,在和氏璧的精神异力压制下缓慢提升、凝聚。

    一顿饱和顿顿饱,林远自然是会有一个合适的选择。

    他现在所做的,只是在熟悉和氏璧精神异力压制下的状态,有这样一个顶尖宗师作陪练,熟悉的效果会更快。

    只不过,林远敏锐地发现。

    这片原本很静谧的场所,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物出现,隐藏在那片黑暗中,或惊惧、或兴奋、或贪婪地望着自己。

    或者,是望着自己手中的和氏璧,也称之为——玉玺!

    慈航静斋凭什么代选帝,只凭他那白道领袖,佛门圣地的身份吗?

    当然不是!

    这些理由只是一方面,甚至只是微不足道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慈航静斋的手中,有着写作和氏璧,读作玉玺的存在。

    受命于,即寿永昌!

    早在数百年前,秦始皇扫六合、统八荒,再以和氏璧为玉玺,作为皇朝正统传承的凭证,是深入骨髓的执念。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是为气运不足,而被世人所轻蔑。

    正因为有这枚玉玺的存在,才让下枭雄皆认可慈航静斋代选帝的资格,可如今,这枚玉玺突然出现了,就在那位大隋国师的手郑

    至于刚才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只要能从这位国师的手中夺得玉玺,就能证明自己的气运,是地所衷,是未来子!

    一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