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六四章 其名秦川,江边老道 (第3/3页)
你要做你的秦川,那就让本姑娘看看,你这个秦川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难不成,你还真的想服道长不成?’ ‘如果道长都能被你服的话,以后见了面,我就退避三舍!’ 婠婠在心里嘀咕着,没有经历现代文化洗礼的她,自然是不出‘输了就直播倒立洗头’这样的花活话的,但作为阴癸派当代行走,见着慈航静斋当代行走退避三舍,已经是很重的赌注了。 “国师统领下道门,不知对如今下大势如何看?” 师妃暄一开口就是下,大气的姿态,让林远忍不住笑出了声,而师妃暄则是微微皱起眉头,“国师为何发笑?” 林远反问道:“不知秦公子是以何等身份来问这个问题?” 师妃暄平静道:“秦某不过一介草民,只是想知晓国师对下的态度,仅此而已。难不成国师回答问题时,还要分人,看对方的身份而定?” 这话明显有些诛心了。 林远却是不以为意道:“秦公子如果是普通百姓,关心的应该是今年的收成、明年的赋税。秦公子如果是官员,关心的应该是治下的民生、百姓的生活。哪怕秦公子是一方子,关心的也应该是下的百姓、手下的官员。不过秦公子既然问了,那么贫道便想问问秦公子,何为下大势?” 师妃暄诧异地看着林远。 这番话可不像是从一个修道之人口中出来的,而且,还是一个应该是坑蒙拐骗的家伙口中出来的。 不过林远身份特殊,如果能服林远,对于接下来慈航静斋的动作有着很大的帮助。 “百姓也好,官员也罢,都是这下一员。若下不平,百姓何以生存,官员何以治世?秦某不才,对道门也有所了解。道门讲究顺应人,如今下将倾,国师是否又是在助纣为虐?” 不装了,师妃暄就是来拦林远的。 隋朝江河日下,但大义尤在,只要杨广不死,那下终究是隋之下。 同样的,被杨广亲封的国师林远,他的名义同样十分之重,再加上他名义上的道门统领身份,若是真地进了洛阳,在代选帝那一闹出什么幺蛾子,慈航静斋也不好收场。 正因如此,在得到林远在宇文阀的护送下前往洛阳的时候,师妃暄便立即来到了大江边上,已经守了十几了。 林远哈哈大笑道:“正好,贫道对佛门也有所了解。佛众生平等,敢问秦公子,下众生,真的平等吗?” 师妃暄沉默了。 她再如何真执着,也不可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可这样的辞并不能让她的信念动摇,只是一瞬间,她便郑重道:“秦某所学不精,但秦某此生,终将为众生而奋斗。” 她得很认真,那份诚心,哪怕是身为宿敌的婠婠也不得不认可。 林远感慨道:“很伟大的信念,可惜,明明你在为此而奋斗,又为何不能给下有机会的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呢?” 师妃暄明白林远的是什么,想要辩解,可仔细想想,无论找什么理由,慈航静斋的这场代选帝居然内定了大奖获得者,的确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要是其他佛门中人来了,不得要跟林远好好诡辩一场。 可师妃暄不同,她心炽诚,所以不会违背自己的初心,“我们只是选择了最合适的人选,也是最能终结这片乱世的人选。” 李世民嘛,大家都懂得。 林远笑道:“终结乱世啊,真是伟大的愿望。可用错误的方法得到正确的答案,是真正的正确吗?” 这一次,师妃暄终于是不再话。 一直以来坚定的内心,似乎有了一丝破绽,她目光复杂地看着林远,看着这张出尘入仙的脸庞,忽然有一种感觉: 这是……劫! 许久,师妃暄缓缓起身,“色已然不早,秦某便不再多多打扰了。国师的道理,秦某回去后会好好思考的。” 婠婠眯起了眼睛,宇文成都也是打起了手势。 很显然,他们都准备将师妃暄留下来,不过林远却是拦住了他们,让师妃暄顺利地离开了这艘大船。 最后,林远还忍不住感慨道:“轻功不错啊,有点仙气飘飘的意思。” 婠婠立即嘟起了嘴巴,不满地看着林远,然后又听林远继续道:“就是不知道她宿命中的对手,又是何等风采?” 风采? 婠婠一怔,突然期待起了自己展露真实身份,出现在林远身前的那一刻。 “国师,这个秦川就是师妃暄,不能让她这么走了,她身上可是有和氏璧的!”宇文成都很是焦急地道。 如果现在追上去,肯定能将师妃暄留下的。 林远道:“贫道自然知晓,不过和氏璧不在她身上,就算拿下了她也无济于事。” 宇文成都一愣,道:“不是吧,她不是是带着和氏璧在考察下英雄吗,怎么会不把和氏璧带在身上?这不是骗人嘛!” 林远没有话,而是和婠婠一起,用看傻瓜的眼神看着他。 宇文成都一脸的委屈,他不就是因为有国师在,所以最近很少动脑子嘛,至于用看智障的眼神看着自己嘛。 看来得动动脑子了,免得被鄙视,很丢脸的。 而这一动脑子,宇文成都就察觉到了危险,连忙道:“师妃暄来了,那四大圣僧,甚至是大宗师宁道奇可能都在附近。我马上去安排人手,免得让他们太顺利地过来,到时候可就危险了。” 四大圣僧啊,是把邪王石之轩追得满下跑的人物。 大宗师宁道奇更不用。 全下就三个像他这样的人物,而且另外两个有很大的可能还比不过他,也就是三人隔着太远,没办法直接比试罢了。 换句话话,至少是中原的下第一就在附近,而且很可能进入列对状态。 这让带着两千精锐的宇文成都都没有多少安全感,要不是林远这样一个深不可测的人物还在身边,他或许直接就要扭转船头了。 林远没有阻止,只是将目光投向了几十丈外的岸边,一个衣着朴素的老道士,正与他隔江而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