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龙门瀑布 (第1/2页)
蒲州城中的喧闹并没有影响蒲口渡的繁华,城里虽然乱,生意还是要照做的。 蒲口渡的繁华与遇龙江、大理河无关,无论江面上有多少船帆,江岸上往来多好啊客人,江水流深,亘古不变。 人潮如江水一样涌入蒲口渡,然后若雨水一样散开。漕船、货船、客船、渡船等船只撑开船帆,遮蔽的远方青山朦胧,半面天空黯淡下来。人流如水,江船如织,江水开阔,也耐不住许多人与船,乌压压铺满江面。 临江的一处货船上,身如铁塔,面若铁铸的精壮汉子麻利的把两大包货物扔到船上。船上的人费力的把麻袋拖走,打趣道:“拓哥,你要不多出点力,运上来。” 听见这话,那大汉指着船上的人便道:“你丫的别偷懒啊!赶紧的,待会就开船了。”说完,转身就准备去抗货物。 这时候,有些怯生生的声音对他说:“那个,船家,你这船是要去北边吗?” 大汉放下麻袋,看见了一个面容清秀的小道士,便道:“你刚才问我的吗?” “是。我问了好多人,他们都不去北边。我听说您这边去,是真的吗?去的话能捎上我吗?我付钱的。”道士看着大汉,有些胆怯。 那大汉身高九尺,铁塔一样强壮的身体,刀削斧劈的面容称得上英俊,只是黝黑的如同钢铁所铸造的一样。那大汉也不言语,就是看着道士。 太阳光在大汉身后忽然之间炽热起来,大汉的影子定住小道士,像一座山一样压的道士喘不过气起来。 就在道士准备结印逃跑的时候,一阵清风拂面,倏忽间便舒坦了很多。那大汉侧过身,隔着十来米远,便把麻袋扔到了船上。转过身,问:“你要乘船北上?” “是。” “北上去作甚?” “贫道是游方道士,听说北方有胜景,所以想去看看。” “那就是去龙门瀑布喽!” “是,是。贫道久闻龙门瀑布大名,心驰神往,故而想乘船北上。”李忘生没听说过龙门瀑布。 大汉闻言,颇为高兴,大手重重的拍在小道士的肩膀上,有如一座山压在他身上。“龙门瀑布天下闻名,瀑布雄壮如同九天垂落,落入河水卷起涛声如雷。你要去那,可找对人了,整好我也要去,咱们一起吧!” 小道士的身躯一震,然后肩膀就麻麻的;他不得已把身子一侧,泄一下力,然后说“那多谢船家了。” 大汉也察觉自己的力气有点大了,便松开了手,说:“小兄弟,我可不是船老大,我跟你一样是蹭船的。” “是!是。”小道士说。 “拓哥,你这又拐人上船啊!”刚才的伙计探头,看见了大汉,说。 “去去去,没你的事。这小兄弟我看着投缘,他的船票我包了。” 李忘生上了船,漕船,船上装满了货物。那船很大,有六七十米长,二十来米高。大汉上船后带着李忘生去了一个小的杂物间,略带不好意思的说:“这刚开春,大理河上游的冰还没有完全化开,能找到的环境就这个。你呢别嫌弃。” 说话间,船开了。大船所有的帆都升了起来,巨大的阴影穿过太阳投射在所有人身上。风盛满船帆,一只飞鸟傲然在风中翱翔,展开足以遮天蔽日的双翼。 “震撼吧!”收拾完杂物间的大汉站在李忘生的身边,看着呆滞的李忘生,问。 李忘生不言语,只是看着那船帆和风,看着翱翔的飞鸟。他不是没有见过庞然的巨物,只是其他带给他的震撼远不如船帆。 “我当初选择这艘船的原因就是大。虽然只是小号宝船,但已经是现在的大理河最大能航行的船只了。”大汉说。 那船振风而去,转瞬见便越过重重青山。 春三月,大理河水滚滚南下,从左到右数千米宽,那船行驶在宽阔的江面上,却依旧如一片落叶在江河里一般渺小。春风和煦,春水暖人,自渡口往北逆流而上,沿路青山向后褪去,隐有滔滔雷声扑面而来。 天空依旧晴空万里,不见一点乌云。那雷声依旧不觉,如江水涛涛,拍岸而来。 “这是?”甲板上,李忘生疑惑。他听过九天神雷劈落的声音,他晓得神威煌煌天雷降世的,可即便是清微山的道士引雷,也不可能半点乌云不见。 “龙门瀑布的声音。”大汉走到甲板上,颇为怀念的说。 “这里离龙门瀑布还有多远?”李忘生心下不解。 “一二百里吧!”大汉说。 这么远,那瀑布得有多大啊! 船上的众人忽的爆发一阵阵欢呼,李忘生被淹没在欢呼的海洋中,不知如何是好。大汉拉过他,带他冲到甲板最前方,迎风眺望。 在天空尽头,云层之上,一道长虹渡江,横跨天地而来。 龙门。没来由的,李忘生心底冒出这两个字。他在路上还在疑惑为什么叫龙门瀑布,而现在,他知道了。 那渡江的长虹,横跨天地而来。青天白云,在长虹的映衬下失掉了颜色,天地混同如一,然后被长虹拦腰截断,威势之大,硬生生将天地分开,分成上下。 龙门龙门,果然是龙门啊!李忘生心下暗叹,心中不由得多了几分敬畏。此番下山,四处游山玩水,吃喝玩乐,见识没怎么增长,贪心却多了起来。 滚滚江面,愈靠近龙门渡,碎冰也多了起来,江水也变得急切起来。江上涛涛拍岸而去,江船滚滚逆流而上。 近了龙门渡,人也多了起来。拿来漕船的船夫,西来驼队的商旅,还有像候鸟一样觅食、勤勉的躺在阳光下的抗夫、车夫和纤夫,以及卖艺的、讨饭的、做小买卖的。人群如同江水溢在渡口上一样多,人群匆匆的来,匆匆的去,步履匆匆,影影绰绰,无声无息,熙熙攘攘,像一群游魂游荡在渡口,像陌生的野鬼在渡口讨生活。 李忘生和大汉一起上船。穿过长桥,走过街道,大汉问李忘生,会不会骑马,李忘生说会。于是大汉便在马棚熟练的租下两匹骏马,牵到了田野上。 面朝北方,左手的河水涛涛不绝,天空上雷声若有若现。两人纵马疾驰,大汉的马明显脚力快一些,李忘生用了一些手段才勉强追上。 他们一路北上,路过田野、村庄,黄褐色的土地翻开新鲜的土壤,耕牛疲倦的倒在田埂旁;农夫蹲在田野里就着冷水吃干粮,而他们的孩子就在田野里着蚱蜢玩。空气中弥漫着水雾,即便太阳当空依旧不曾散去;田野的尽头是低矮平房所组成的村庄,再往前,是青山连绵,突兀的耸立在田野上。 大汉下马,等了一会李忘生。也不拴马,那马便自己跑回去了。李忘生也照做,便和大汉一起进山了。 雷声阵阵,雾雨阑珊。山路崎岖,山中葱郁更甚。灌木丛生,草木旺盛,外面还是春三月,西风料峭,尚吹人冷;此处花草之旺盛,比之盛夏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大汉一边走,一边说道:“这山跟河对岸那座山合称断龙台,故老相传,是因为有真龙在此处被斩首,故而称为断龙台。” “刚才咱们路过的村子,叫西河村。因为在大理河的西边,就叫西河村。西河村民风淳朴,世世代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