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药谷寻仙 (第2/2页)
御医一惊,道:“怎么伤得很重么” 少女道:“是啊,好像是从山崖上摔下来的,全身多处骨折,五脏也摔伤了,一直躺着,不能动弹。” 杨御医道:“敢问是姑娘的什么人” 少女摇头道:“我不识的他,我看他伤那么重,便救回来了,可是好像救不活了。”说着眼圈一红,甚是伤心。 杨御医道:“老朽不才,粗略懂些岐黄之术,可否让我瞧瞧,或许能碰巧救得了他。” 少女喜道:“真的么那太好了,对了,老先生既然采药,定是位医师了,都是冲……都是我太愚笨了,想不到这点。” 杨御医道:“姑娘何必自责,先看看病人再说,老朽尚不知能否医治得了呢。” 少女道:“老先生一定比我强百倍。我以前只听婆婆简单于我说过一些草药的原理,终是不甚了解。” 杨御医随那少女行不多远,便瞧见前方有几间木屋,花草点缀,十分静雅。迈步进屋,房中古朴典雅,淡淡幽香沁人心脾。其中一间床上躺着一人,想来应是少女口中所说的伤者了。 那伤者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闻得声响,微微斜倚身子,说道:“姑娘,回来了。”瞧见那少女与杨御医一同走进,不由一呆。 少女道:“这位老先生是医师,我请他来帮你治伤。” 中年男子道:“有劳姑娘、有劳先生了。” 杨御医便来瞧伤,只见中年男子全身各处皆有伤痕,应是滚落摔伤,虽被少女仔细包扎过,但一些草药却是用的不甚精通,几处断骨更是接的偏斜不端,正然仔细检查,忽瞧见中年男子腰间的一块玉牌,登时心头一震,只见玉牌一面写着个‘御’字,一面写着个‘李’字。再联想到中年男子穿着的的浅黄锦缎,隐隐猜知他的身份。心中却是暗奇:他怎会在此是谁能将他伤得如此严重 中年男子见杨御医几次眼光扫过自己腰间玉牌,心中起疑,试探问道:“请问先生,在下的伤可还医得” 杨御医道:“内伤调理倒是尚可,不过各处断骨须得重接。瞧你伤势,若非救治及时,只怕神仙难治。” 中年男子道:“正是,多亏这位姑娘相救,在下才得保全性命。” 杨御医转向少女道:“我这有几味草药,麻烦姑娘熬成药糊。” 少女接过依言去外面熬药。 中年男子知是他故意支开少女,却是始终记想不起自己是否识得此人。杨御医见少女出去熬药,果然转回中年男子床前,目光冷冷盯着中年男子道:“你是李茂贞” 这中年男子正是李茂贞。 那日文渊怒拍其马,致使他坐骑受惊,连人带马冲下山崖。山崖高险,幸喜崖底乃是一处深潭,李茂贞与马一同坠入湖中,却也跌得骨断筋伤,五脏六腑冲击之下,受了极重的内伤,他勉强爬上岸来,已是气息奄奄,昏死过去,正巧少女经过,将他救下,悉心照料,几日之间不眠不休,总算抢回他的性命来。 李茂贞摸着腰间玉牌,道:“看来是瞒不住先生了,但不知先生是何身份” 杨御医哼了一声,道:“好歹当年你也曾投黄王麾下,为何却要伤害公主”李茂贞道:“伤害公主此话从何说起”杨御医道:“我已听齐心教的人说了,你听得公主在齐心教,居然围攻齐心教,意图劫持公主。” 李茂贞道:“先生定是误会了,那是犬儿不知,冒犯公主,在下绝无加害之心。”杨御医道:“即是如此,那公主在何处听说伤重不治,而且下落不明”李茂贞道:“我赶到之时,公主已身受重伤,是东平王朱温假扮我凤翔府之人趁机想要谋害公主。绝非我本意。” 杨御医道:“你与齐心教本都算是齐臣,如今怎能相互敌对,如此一来,复齐何时能有希望” 李茂贞道:“是。”心中暗想:他既然直呼齐心教,定然不是齐心教的人了,他若是齐臣,会是谁呢想到他精通医术,猛地想起一人,道:“先生是杨御医” 当年李茂贞由唐降齐,皆由文渊隔空传递,并未亲入京师朝拜黄巢,杨御医乃黄巢架前御封大夫,不仅武功一流,医术更是世间少有,李茂贞只闻其名,却是未曾见过。 杨御医家中世代行医,乃父自小便给他起名御医,想着他有朝一日能做得皇帝跟前的医师,名载史册,偏偏朝政昏庸,乃父遭人陷害身入囹圄,冤死于狱中,杨御医愤恨之下,投奔黄巢,后因医术高明,成为真正的齐国御医。 杨御医并不识得李茂贞,但近年来李茂贞名头日盛,黄色衣服本来只有皇帝与王爷才可穿起,杨御医见他身着黄衣,腰间又有写有‘李御’二字的玉牌,猜知应是当年被唐帝赐李姓之时的御赐之物,当下才支开少女,详细询问。 听李茂贞道出自己身份,杨御医点头道:“正是。” 李茂贞道:“太好了,久闻杨御医盛名。还请杨御医速速治愈我,我便可回转凤翔府,立即召集人马,全力寻找公主下落。若公主落入朱温之手,当真大大不妙。”杨御医道:“你知道便好。” 等那少女将药熬好,杨御医又重新替李茂贞接骨疗伤,一切整理之后,便道:“有劳姑娘照看,老夫还有病人等着,明日再来。” 少女道:“多谢老先生。只是进来的阵法委实不好走,老先生如何进来的” 杨御医讪笑道:“上次得姑娘阵中救我,见姑娘手中持线作引,老夫依样画葫芦,见笑见笑。”当下告辞赶回汝鄢浩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