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巨魔部落到精灵帝国_第二百四十九章 确定的方案(很抱歉发迟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九章 确定的方案(很抱歉发迟了) (第3/3页)

   “哈哈!明白,我这就回去准备模型和材料!”船牙激动的应道。

    “别着急,不是现在....高等火山蝾螈的捕捉不能再拖了,先造那个单炮管炮舰应急吧。”

    “啊?真要造那个破烂东西?”

    “的确很烂,但有总比没有好....如果还要继续等图纸上的这个家伙,那我就是将现有的所有巫医都调过来,别说几个月了....一年时间能造出来么?”

    “额...第一艘估计是不可能的,有太多东西需要在第一艘的建造过程中进行验证了,但后续应该会快很多很多。”

    “这就是了,单炮管炮艇的55l·520mm炮能不能从南方海岸线打到火山群?”

    “这很轻松~”

    “假如改换更成熟的70l·420mm炮呢?能不能打到?”

    “也可以轻松的打到。”

    “那就用这个方案吧,不但技术完备、改换能量液后射速还能快上许多....所以,现在基础上的方案改良需要多久?”

    “很快就能完成,建造方面甚至会更轻松一些,船体内空间的安排也会相对灵活。”

    “可以,反应仓工厂是现成的、装甲图腾铭刻工厂是现成的、船骨架生产没有问题.....其它所需材料应当也并不复杂对么?民间的加工精度能否完成生产?”

    “可以的...”

    “我知道了,那械牙你这边,木炭蒸汽机和锅炉能不能分包给民间工厂?”

    “可以的阁下,就是‘纯粹机器方案’本身的工作效率是真的堪忧....”

    “具体速度是多少来着12km每灯时、倒车3km每小时对吧?”

    “是的。”

    “这个速度还没有桨帆船快把?灵活性也有不如对吗?”

    “是的...”

    “唉,那个丑家伙能不能用桨帆船拖拽着前进?”

    “这倒是没问题。”

    “那就行....船牙,组装流水线的思路可准备了?”

    “已经做了一些....”

    “哪一套方案?”

    “额...图纸上那艘的....”

    “啧啧....你这个家伙...”

    “嘿嘿...”

    “行吧,在保留扩建可能性的同时,将流水线方案改一改,先应付一下单管炮舰的组装就行,没问题?”

    “绝对没问题!”

    “那就行,你们三个和我一起回去,我要召开临时会议。”

    “明白!”

    之后,研究者们开始继续此前的各项任务,而芙蕾雅等三位巫医、则和涅斯塔同乘一辆驼鹿车返回了本部....

    临时会议在大约两个灯时后被召开,并作出了相关‘一次性炮舰’的制造计划。

    这一批炮舰将不配备动力系统,全靠现有的桨帆船拖拽着前进,而在计算过后,巫医们甚至发现这样似乎还能让它们走的更快一些....

    因此,动力研究所会拿着此前搜集到的数据,立刻开始涡轮动力系统的正式开发,暂时停止对此前应急方案的参与。

    此外,每艘炮舰旁边会增设一艘、专门装载养分浓缩液的能量补给船;

    炮舰的根系将直接伸入其中获取反应仓、炮管自我修复、自动装填、以及骨架与外壳的加固图腾启动时所需的养分,船身内部其余空间则用金属弹丸压舱。

    攻击方面,520mm改成420mm方案后,每艘船会沿着中线背负五门主炮炮;

    虽说那近三十米的炮管会时攻击方向转换相对困难,9米直径的反应仓也会将整个船体变的过分紧凑,但单就火力而言,这样的方案已经有限的条件内做到了极致。

    对于它们的建造,议会给出了五个月时间;

    此间合计会有三十艘相关零部件,被撒到一个个现有的工厂中生产,然后运输至图腾铭刻厂加装相应的图腾,最后送至深水港码头进行组装。

    相应的组装船坞,则在巫医们的合力下只花费大半月时间就有了大致雏形,然后在两个月时间里被成排的布置于河岸边。

    不同于单管炮舰的‘一次性’定位,这些船坞都在建设时考虑过后期的扩建问题。

    这是因为黑河下游的水足够深、河面足够宽敞,且深水港码头距离本部又足够近;

    相对于过于遥远、且有可能被海洋魔兽所sao扰的海港,在考虑过便捷性、安全性等问题后,议会决定将此处当做未来重要的造船基地来进行营造。

    因此,这些船坞并非只用一次的样子货,等后期根据需求完成了一轮轮扩建后,即便是仍处于纸面上的那艘巨舰,也可以在此处进行建造。

    新的决策出来后,械牙、芙蕾雅、并一群学者一起,前往月余前新建立的‘动力研究所’开始闭门研究;

    船牙这边,则一边期待着此后大船的建造、一边安心的开始负责这一批单管炮舰的营造。

    当这一切正紧锣密鼓的进行时,在其它方向上也有相关、或不相关的事情在发生....

    于北方高原,演习部队此时已经乘上了轨道车,即将踏上返回本部的旅程;

    于高原更北方,率属于军队系统的情报压制部队,正在角蹄种向导的带领下探索者当年土伦部的进山路线,想要在此前那些林间野路之外,摸出一条适合大队行走的出山道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