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6章 养兵三十万,粮食危机折磨人 (第2/2页)
,都怪吕氏昏君把朝廷搞成这乌烟瘴气的鸟样。 生民生计之艰难,似婴儿一般嗷嗷待哺。 算了,怪谁都没用。 现在我继位,我就得为民众负责。 “朕对不起你们。大离太穷了,养不活你们,朕给你们赔罪了!” 说完,他向众人一拱手,然后对守将说:“将军,全部放行,任百姓自去谋生。若有一天他们想回来,亦全部允准入境。” “谢皇上!” 老百姓看着他的背影,哭拜道谢。 史斌回宫后,一整天,茶饭不思。 在太平盛世,没人会把皇位这么宝贵的东西送你。 在乱世,没人敢要,有资格送的人把它当成烫手山芋,才会送你。 大权在握的感觉是爽。 能给人公正的感觉,更就像天下主宰。 但是首先得付出。 得把民众治理好,得为他们解决被战乱惹出来的一堆又一堆的麻烦事。 而这些事,解决起来难度极大。 以前总发愁没兵。 现在兵多了。 雍凉太穷,民风彪悍,没有那么多工作岗位养活百姓。 那怎么办啊,当兵吃皇粮吧。 所以这地方不缺兵。 从来不缺。 史斌一下子增兵至三十万! 天下第一好事啊。 他手下有这么多兵保护他,效忠他,绝对听命于他! 天底下任何一个强国都不敢再轻易招惹史斌。 更不敢轻易欺负大离。 但是现在,这三十万兵不能靠吃空气活着。 他们要吃饭! 不打仗的时候也要吃饭! 敢不给饭吃,随时造反! 你随便杀,这里的人从来不怕死。 所以雍凉不缺兵,也从来不缺反贼。 地盘更大了,人更多了,粮食危机对史斌造成的威胁,也只会更大。 史家庄旧址,五千多亩,少华山下的田地连成一片,上万亩地。 史斌一亩不要。 没敢要。 没有心情建成漂亮花园,和各位美人赏景。 全部拿来种地,供应军粮。 但这么费心,也只是杯水车薪。 第二天,史斌也没胃口吃饭。 第三天的时候,俩本地豪族宣布卖粮。 钱由朝廷出。 真庆幸,天无绝人之路。 好在雍凉有谢氏、江氏两大世家,是专做粮草生意的。 他们每到粮多时,就囤积如山,因为粮多时,价格低。 而每到战乱之时,就放粮,以十倍的价格。 饿疯了的人,能有口饭吃就烧高香啊,哪还顾的上埋怨jianian商宰客? 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好吗? 这俩世家大族,用这种巧取豪夺的方式,积钱过亿。 他们都有自己的武装。 饥民要是敢硬抢,直接杀。 他们找到史斌手下的工部尚书,要求卖粮接济朝廷。 他们本想找吏部尚书,但是一来吏部为六部九卿之首,号称天官,掌管人事任命。 这个职位的官员,这帮jianian商是没有门路找到的。 况且退一万步,找到也没用。 和郭靖这种一丁点情面也不讲,一文钱贿赂都不收的人,根本达不成高价卖粮协议。 所以他们找工部尚书李大人。 李大人不敢怠慢,朝廷只能供养自己,无力供养百姓是事实。 皇帝太能干,太有本事,太有远见,太有眼光,这事是个人都知道。 皇帝居然能派人从外国运来超级高产的红薯和土豆种,以及最受老百姓欢迎的玉米种子。 那玉米,碾成渣熬粥好喝,烤着吃煮着吃也好吃,炒玉米粒就更香。深受大离百姓喜爱。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这种新作物,再怎么高产,长安毕竟刚打下来。 要想让新作物有收成,这需要时间啊。 然而那些没粮食吃的军民,是一秒也等不了的。 史斌简直是掏空了国库,斥资二百三十万两白银,向两大世家买粮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