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当红的烦恼 (第2/2页)
分观众清楚这个事实,李浩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既然别的电视台都开始蹭热度了,李浩宇也自然不能让江州电视台宣传部停下来。 不过现在演员们的拍摄还是没有完成,主要的宣传手段还是要以宣传海报为主。李浩宇让设计部做了一些节目海报、嘉宾海报、下一期界面倒计时海报等。 不过这样似乎有点太普通。 于是李浩宇又叫来设计师,让他们设计一些趣味的内容衍生条漫等。这种形式在这个时代还是比较新颖的。 相比后世用烂的情况下,如今推出还是能有一定效果的。 …….. 今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火得一塌湖涂。 这也让很多访谈节目组盯上了演员们。无论是最近大火的皓史成双组合,还是蒋龙张弛的王炸组合在网上的人气都居高不下。 很多节目都对《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演员们抛出了橄榄枝,通告费更是开出了很优握的价格,堪比二线明星的费用了。 这些节目组都希望《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选手们可以抽出时间来参加一下节目,可以和节目的观众们聊一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拍摄的花絮,聊一聊节目背后的有趣小故事。 毕竟以《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热度。 节目收视率肯定差不了。 这对很多喜剧演员其实颇具吸引力的,要知道许多演员在参加《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之前甚至连养家湖口都成问题。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为国内细分的喜剧市场仍缺少完整的产业链条,不仅商业模式落后,也缺乏数字化运营与技术能力支撑。 比起外国先进的喜剧工业,丰富的演出场所。 国内喜剧市场的发展和运营发展都比较落后,长期以来都处于自由生长的散养状态。 其实能来到节目参赛的选手都已经是“腰部选手”,连他们都如此艰难。 底层的喜剧人的生存境况就更加恶劣了,这也使得一大批喜剧团队求路无门,缺少持续、稳定的曝光和收入来源,作品没人听、舞台没人看。 他们只能通过下班去排练、主业养副业,这种方式勉力维持下去。 最好的例子就是蒋龙,在节目播出之前他真的全靠节目组的盒饭,把一个多月的排练期撑了下去,不然他可能连饭都买不起了。 参加节目既能赚钱又能打响知名度。 很多选手自然也很心动。 不过他们都已经提前和江州电视台签好保密合同了,没有李浩宇的允许所有演员都不能随意外出,更别提接受访谈了。 更别说明眼人都知道《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已经成为年度爆款喜剧综艺,如果为了参加访谈导致被李浩宇厌恶导致后期的节目被一剪没。 那么谁也接受不了这个代价。 所以,没有一个演员敢对李浩宇开这个口。 其实如果他们直接说的话,只要不影响节目排练和播出李浩宇大概率都会同意的。 可是李浩宇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声望太高了,江州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自然不用多说了。 自从李浩宇一百万的奖金发出去之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每一个人看李浩宇都笑脸盈盈。 很多工作人员隔着几百米都热情地打招呼了。现在除了李浩宇的命令之外,谁的话在剧组里也不好使了。 大家全以李浩宇马首是瞻。 估计也就台长欧泰的话,还稍微有点分量了。 而普通的喜剧演员就更不用多说了。 要知道他们每个人大火的剧本,基本都是李浩宇提供的。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的。他们作为演员自然佩服李浩宇的才华,所以他们都打内心里服气。 更别提李浩宇还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总制片人了,在所有喜剧人眼里李浩宇就像一个威严的“大家长” 所以每个演员尽管都收到了不少节目邀约。 但却没有一个人敢对李浩宇开口。 电视台本来就是一个小圈子。 没有什么消息能瞒得了人,很多访谈节目的制片人都收到了风声,也知道了喜剧演员们拒绝的原因。 一方面他们忍不住感叹李浩宇的能力和手段,李浩宇不愧是业内公认的天才新锐制片人。这么短的时间就把剧组内部弄成了铁板一块。 怪不得《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蹿红。 电视圈里被拒绝是一个常态,小到节目通告大到节目制片人被拒绝都是常态。 什么三顾茅庐都是常规cao作,为了邀请一个大热艺人,邀约个一两年时间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呗。 电视圈里都是些人精,既然节目选手都不接受邀请,那么为什么不能转换一下思路。于是他们直接把邀约目标,切换到李浩宇这个总制片人身上。 他们自己在了解到李浩宇的情况,也被吓了一跳。 要知道李浩宇居然才加入江州电视不足一年。 他从一个电视台实习生到爆款综艺的总制片人,这都是不是升级三级跳了,简直像坐上火箭一样飞速升级了。 简直比暗箱cao作还离谱! 这种cao作连台长的亲儿子都不敢这么做。 他们一开始收到这份资料还以为是看错了,结果反复确认之后才发现这居然是真的。然后他们看到了李浩宇的简历很简单,只有简单的两行字。 《中秋奇妙夜》总导演,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总制片人。 虽然只有短短两行。 但这样一下子让事情变得合理起来了。 真的牛掰啊! 就李浩宇这两行简单的节目履历,比千言万语都充满了说服力。他们自己看到都哑口无言说不出话。 毕竟电视台也是看实力说话的,人家只负责两个节目却通通搞得有声有色。实在是让人挑不出毛病。 于是这些人纷纷开始发动各种的关系网进行邀约。最开始的邀约还比较容易拒绝,大部分只是通过官方渠道打给了江州电视台。 更进一步的无非只是到了苏强那里,苏强自己就帮李浩宇拒绝了,苏强自己也没当回事。 然而事情的发展渐渐超出了苏强的预料。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