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1章 问经驷驖 (第2/2页)
抓六根缰绳,即诗中所言【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再看驾车人后秦襄公,其眼眸望着前方山林苑囿,身后狩猎车一架驾蓄势待发,充满武德。 刘彦此时直面感受到此篇诗歌描绘场景,这等感受直达心窍。 正如《于氏春秋》所言【问经养学,乃以心见经,如入经中之国,以此法可与书中经意论学,得其真意,明经归身。】 “‘问经养学’却比‘入书养学’更奇妙。” “入书,只是心念浮于经意表面,犹如隔窗窥人,可闻其声,不见其人。” “问经,则是心念入到经意内里,好比入内而观,不止闻声,亦能见人。” “不知这篇《驷驖》中,有无经意精灵。” “‘经主’应该就是秦襄公。” 刘彦心念领会,目观驷马车驾上襄公,可感受到武略超群的雄主之气。 其所言【经主】,指的是一部书或一篇章中的主人公。 如《孟子·公孙丑》篇章中,经意之主即‘孟子’,其弟子‘公孙丑’只能算经灵。 【经主】就如书魂,其承载的经意最大,灵性也超越其他经意精灵。 而这篇《秦风·驷驖》的经主,绝非驾马车的‘媚子宠臣’。 从【公之媚子,从公于狩】这句诗就能看出,此篇经主乃【秦襄公】。 刘彦观赏驷马车驾秦襄公,其时襄公转顾相视。 “君子从何而来?” “噫!” 刘彦心念惊叹,后笑持礼道:“我从经外来,观赏襄公出猎。” 秦襄公似有思量,问:“经外是何地?” 听他所问,刘彦知道这位经主有灵,但灵思固于书中时期,不答只说:“我能否与襄公同驾观猎?” 秦襄公眼眸诧然,流漏赏识:“敢和寡人同驾,必是非凡之士,且上来。” 刘彦念头一动,身就上了车驾,站在宠臣身后,襄公身旁。 秦襄公发号施令‘开猎’,臣子甩动缰绳驾驭,驷马当先奔腾。 车后臣仆狩猎车跟着公驾后面,声势浩荡。 狩猎官和小吏纷纷打开牢圈樊笼,把一只只豢养的公鹿放出,赶兽进入猎场。 一幅狩猎盛况,就在刘彦眼前拉开。 他立身襄公车驾,听见这位秦君兴奋呐喊,看见猎犬马前奔跑,追逐一群公鹿。 襄公拉开手中弓,大喝一声:“射左路那一只!” 言出飞矢射中,左边一只鹿应弦而倒。 即诗中所言【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刘彦赞赏襄公射技。 秦襄公把弓递给他:“你也射一只兽。” 刘彦推脱道:“我不善射猎。” 秦襄公说:“君子岂能不善射猎,寡人教你射,你持弓……” 说着手中弓交给这位‘经外人’,传授他射艺技巧。 刘彦知襄公身具武艺,却不想今日书中问经,竟能获得襄公经主指点射艺。 他脑思身外,书房内。 荀舫主、高二姐、阿九、豆娘、以及玉娘母女围站一旁,观望其头顶升出的思想文境。 文境外裹光烟,升腾三尺高,内中是《秦风·驷驖》的诗境围猎场。 她们能看到‘秦襄公手把手教授刘彦射猎’。 这般奇妙不可思议之境,貂儿也没见过。 高二分视她们说:“世才必是问经入经了,我试试可否进去。” 说着,她缩身飞进刘彦思想文境,似鱼跃水中,融入诗境内。 荀舫主笑颜舒展,携带其余众女一同遁入。 霎时,猎场飞尘袭面,车马猎犬逐鹿之景在她们眼眸展开。 驷马车上,秦襄公大喊着:“左射,右射!” 同驾君子搭箭拉弓,一支支飞出,虽全部落空,却乐在其中。 此番问经,使他切身体会到经中之乐趣。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