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0章 天官赐福 (第2/2页)
三太子照岁星所言,改念‘刘母姓氏’。 法言一出,见书面白纸黑烟化字,显出‘刘母生卒年月时辰’,以及婚配子嗣、生平善恶…… 婚配一处,显的是刘俊业,三十而亡。 子嗣一处,却只显【男丁】,其他未显。 这说明刘母的确有一子,也对应了岁星福神说的话。 其子刘世才乃‘异人转世’。 此处‘异人’包含众多。 可以是鬼仙,可以是佛道,可以是圣贤,但凡不经过地府轮回,而投胎转世的皆为‘异人’。 此类人,生死富贵皆凭自家命数,不上封神榜,不归幽冥册。 除非这一世死后入仙籍,或转入地府轮回,才会显入神册中。 “果然如此岁星所言,刘世才乃异人。” “不知他这笔阴功,算到谁人头上?” 三太子贵为炳灵公,见过仙家无数,对于异人根底也不做探究。 只好奇这‘岁星如何赐福’。 福神观看典册说:“子不在册,父母在册。其父刘俊业已转世,这份阴功该归于其母刘戚氏。太子以为如何?” 三太子垂目点点头,观刘母生卒年月时辰,笑说:“这妇人小有恶行,寿限将至。其子阴功不小,可以抵消她罪孽,延寿三十年……” 一旁席少卿插言道:“下官以为不妥。” “刘戚氏阳世犯有恶行,招来减寿,此乃天理报应。” “其子阴功再大,也不能抵消其母之罪。” “更何况,此阴功非她所有。” “我以为刘世才阴功,可为刘戚氏增添阴福、阴寿,但不可改其阳寿。否则有失报应,强逆天理。” 三太子和福神闻言相视,都觉得他所言在理。 福神叫来随行官吏,索要‘功德笔’,持笔将刘彦之功,添注在刘氏名册之上。 …… 千里之外,临安刘府。 家祭后,府中上下聚在前堂享受祖先所赐之食。 刘氏今日甚是高兴,胃口上佳,多吃了几块鸡鸭。 眼下有些饱困,想回房小息,正欲起身之际,她忽感脑门清凉舒爽,精神一振,似有灵光灵气入脑神。 但她只是刹那感应。 而旁边阿九却看得清楚,瞧着惊异。 她清楚看见老夫人印堂泛起清明幽光,而后汇聚收拢成一点明辉,归入其印堂之中。 刘彦也有感应,文光入目见母亲印堂发光后内敛,与阿九相视一眼。 两人一起送刘氏回正房,后入书房各说所见。 刘彦问:“母亲印堂之光是何征兆?” 阿九关门说:“奴婢没看出的话,老夫人印堂所显,乃是很大的一笔阴功。” “我觉得与今日天官赐福必有牵连,可能是公子济世之功,荫庇老夫人。” 刘彦思量笑道:“如此,岂不是好事?” 阿九口中有话,不敢说出来,害怕说了有冲喜悦,听着又晦气。 她之所以认得‘阴功’,乃是从快死之人身上所见。 一般将死之人,印堂皆生异样。 或是产生晦气,或是显现清光,清光是阴功显现,死后能添自家阴寿阴福。 “今日公子祭祖,上天赐功德报于刘家灵牌,兴许地府司官见后,给老夫人加了一笔阴功。” “因此方才显现……” “公子明日要随相君修学,还是莫与他说了。” “我说也说不清楚,还使得公子忧虑。” 阿九思定后,把后话藏心。 刘彦看她‘苦思冥想’,走去床帐坐下道:“今日这两桩奇异,都与我家人都有利,只要不是坏事,娘子就无须深究了。” “稍后我入梦,你去叫来于成业、书玉子。” “他们读《诗经》有些时日,该考考他们了。” 阿九收心领喏,服侍公子入寝。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