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3章 慕白送鲤 (第2/2页)
这时见房门拉开,两扇大门分出一位七尺身文士。 他素袍布衣,两袖沾墨,眉目清朗似水润,两鬓春发挂清风,亮堂堂君子之风,气凛然儒家真学。 众人齐目,不需管家引荐,也知这是何人。 周、祝、罗、汤四书生皆被刘世才气貌所倾,一时忘了见礼。 挤在一处的各家奴仆亦都失言,似豺狼见到山君,小人心全然被君子风压制。 刘彦环顾一眼,颠袖指周慕白手中大鱼,笑问:“可是鲤鱼?” 周生回神提鱼见礼:“正是,小生……” 刘彦打断道:“慕白、诸兄都好生‘有鲤’,既然携鲤而来,就不用多礼。请……” 说着,随请四生员进家。 与他们谈《昭公送鲤》的典故,进前堂呼后院‘平儿’‘桃花’。 等二人跑来前堂,公子手指鲤鱼道:“此鱼是为礼数,代我收下,晌午吃鱼。” “哎。” 平儿看到周生手中大鱼,眼光放亮接道:“好大一条鲤鱼,炖锅鱼汤管够十人吃了。” 刘彦点头,说两句烹煮之法,安排他们备茶待客。 直到平儿桃花提鱼进灶房,周慕白方才缓过来,深施一礼道:“世才兄高风亮节,小生谢恩来迟,礼数微薄,实在惭愧。” 刘彦受之一礼,请他们厅堂落座,说:“这几日我琐事不少,一直无闲去看望慕白兄。” “今见你病愈无碍,我甚是高兴。” “昔日县考时,你我还曾论学……” 他衣袖压案,与周生回忆当日,寒暄练达,语气真诚。 话入东乡四人心耳之中,堪比雅音一般,之前受小人讥讽产生的不适各都纾解。 周慕白终于知道‘何为真学君子’。 三言两语后,刘彦问起‘东乡近况’。 从他们口中得知‘官家治疫已达乡野,各乡都在煮药放药,病死之人有减无增……’ 罗生满眼敬慕说:“自从五日前祭谷之后,乡里已无疫鬼闹事,这都多亏世才兄!” 刘彦说句‘谬赞’,谈道:“当日祭鬼非我一人之功,乃临安官民协力之果。” “当日我观慕白除了瘟气,还有鬼气缠身,莫非疫鬼所致?” 周生点头,祝生替友回答,说起‘上个月一群疫鬼在东乡作乱,要饭不成围殴周慕白’。 “说来奇怪,那鬼打人不痛,但落到皮rou却见淤青。慕白次日就下不来床。” “好在有位游方郎中替他医治……” “那老郎中现安居我东乡,近来帮着煮药医人,乡邻病好的很快。” 刘彦听他们谈论,一问得知‘郎中姓于,有一女叫匡娘’,心里顿然明白,包含意味看周生一眼。 周慕白耳根通红,转开话题道:“听贵府大伯说,世才兄在家练字,不知承谁的书法?” 刘彦若有所思,说:“我不是在练书法,只是练一个字。我正要请教四位,你们可知【仁】字如何写?” “仁字?” 四人相视。 此字从人从二,笔画简单,就是童子都认得。 他们岂会不知如何写?显然刘兄话中有深意。 刘彦之所以在家练习这个字,乃是在揣摩‘字意’,揣摩‘字德’。 今早西湖回来时,相君教他写【仁】字,领会【仁意】。 相君说:“今晚你去西湖,胥兄授你‘成仁之术’前,必会问你‘仁字之意’。世才要先行思量,莫被他问住了。” 于是刘彦回来便开始思索【仁】字。 早饭后提笔写‘仁’,大仁、小仁写了不下百字,始终参不透真正字意,写到最后发现自己竟然不会写了。 他却不知,此乃两位湖主共定的计谋,目的就在于让他‘忘字忘意’。 只有这般,才好与他‘说仁讲义’,授其‘仁术’。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