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3章 猛虎讲道 (第2/2页)
雪亮,心房震擞。 文光照见王寅周身锦毛间隙震发煞气,他不禁托举心志,七尺白锦浩然气头顶而出,与山君兽王之气呼应。 王山君观之赏悦,纵身一跳,头尾二丈身躯驾风扑来,虎爪寒钩一划石面,偌大的虎头便抵上刘彦胸膛。 刘彦甚至能感受到山君虎鼻气息。 他身后平儿身软骨麻,仰头发抖。 “这地方不宽敞,无处落脚,书童且下去。” 王寅虎口吐字,说话似口含正雷,嗡隆隆震人耳膜。 刘彦持扇扬手,头顶浩然气回落身窍,看他后半截在石头下面,姿势窘迫搞笑,对发愣的平儿道:“没听见兄长让你下去?” “是……” 平儿就地翻身滑落石下,九儿等伥鬼都腾开身,围着大白石站立,仰头看着一人一虎。 王寅虎躯颇大,占了八分石面。 刘彦背靠虚墙盘坐,上下观赏他真身,与其对目说:“兄长好生威风,身貌也俊俏。可是虎中子都?” 他口中‘子都’,乃春秋第一美男子公孙阏,周室郑桓公之孙。 其武艺高超,相貌英俊,得当时天下女子喜爱。 只是此人心胸狭隘,曾做出‘暗箭伤人’的勾当,被后世之人所不齿。 王寅道:“岂敢当‘子都’妙赞,只因洗了身子,显得皮毛亮堂。贤弟若上午来看,必见我灰头土脸。” 刘彦同笑,眼看他虎爪扒过的石面说:“兄长这一爪扒在人身,少说要皮开rou绽。虎躯何以如此强壮?莫非兄长养成了金丹?” “唉,我就是被虎身所拖累,才一直踌躇不进。” 王寅叹一声,伸开虎爪:“不瞒贤弟,我这虎身打熬的精妙,血气狼烟三丈,铜皮铁骨二丈,寻常兵器伤我不得。” “只凭rou身虎魄,我能与鬼仙搏杀。” “若再给我三十年,抱得金丹、请神入窍,那时便可以rou身成仙。” “奈何寿限已高,雷劫时刻跟着我,早晚也如大姐一样,落得个rou身糜烂,到底只得个尸解成仙。” “我这几日东奔西走,一是为来生谋前程,二是想找一处躲灾。” “此身躯弃之可惜,我欲将其炼成身外之身,……” “因此我打算去泰山避灾三年,三年后无论成功与否都要应劫。如若虎身炼成,下一世便多了个身窍驱使,能助我够抵挡性命之灾。” 话到此处,虎躯脑窍升出一团岚烟。 王山君神魂出窍,落座刘贤弟身旁笑道:“说这些,你可能不明白,容我细说你就懂了。” 刘彦蓦然看他神魂,又望对面虎躯,有了些许明悟,谈道:“我闻佛家言‘rou身一只破船儿’,佛门中人累世后要修金身。” “兄长欲炼虎躯为身外身,是想将来多一只渡船,若坏了一只还有一只,以此争取更长久的气运,去追求彼岸仙境。” “贤弟真乃大智慧之人。” 山君赞说:“正是如此。大千修行无论佛道,无外乎‘脱壳’和‘练窍’,二者到头殊途同归,都是为达仙佛真境。” “脱壳者,rou身精气合入神魂一炁,即是阳神天仙境。” “练窍者,真灵魂魄合入rou身百窍,便成胎化地仙境。” “天地之外,还有一人仙境、一鬼仙境。” “鬼仙乃天仙之初,人仙是地仙之初,二者要历经重重磨难、苦熬苦功,方能得到天地正位,脱离凡胎。” “天地人鬼之上更有一重境界,名曰‘大罗真仙’,即三清境、如来境。此等神仙境只在书中有,凡间无处寻。” “相传三皇时有此仙。后,高阳氏颛顼升天帝,绝地天通引发大劫,众仙家皆被灭杀在劫难中。” “有些化为方外邪魔,亦有开辟山海世界,不再问大千时事。” “我说这些,贤弟思之听之。” “你儒学已入真境,前途似锦,当继续上下求索,不可半途而废。” “有朝一日,贤弟通达孟轲那般诸子境地,几乎与菩萨神仙无二。” 刘彦拱手道:“兄长讲道,小弟铭记。” “神仙非我所求,能活好这一世就足以。请兄再讲解rou身与神魂如何修行,我不为窥道,只想增长见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