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孙吴我做主_第287章 各方反应(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7章 各方反应(下) (第2/2页)

乱世之中,到底该何去何从?话说当头,却是有下属过来汇报,朝廷派了使者过来。马腾连忙出去迎接,使者拿出圣旨念了起来。原来是朝廷出面,招揽他和韩遂。最舒服的是,不需要过去许都述职,可以继续留在凉州。这买卖很划算,难得可以‘转正’不说,手里的权力也没少,这样正好。代价肯定有,那就是要送儿子过去许都,作为‘质子’。马腾下意识想到马超,随即摇了摇头。就马超那性子,去了许都,大概没过几天就被人处斩了。自己膝下目前只有三子,最小的马铁还小,咬咬牙,把马休送了过去……看着手里的官印和任命书,马腾微微松了口气。罢了,现在就先这样吧!……………………分割线……………………公孙瓒,按说是最后一个收到消息的,当时他已经做好准备,把女儿公孙婷给送出去。结果收到孙暠造反的消息,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应对才好。同时也庆幸,好在没有把女儿送出去。“诸位,你们怎么看?”公孙瓒和其他势力一样,把文武都召集过来,询问应对之法。只是和其他人不同,他大部分的文武,都已经派出去,毕竟正和袁绍打着仗。幽州这鬼地方,实在是苦寒之地,再加上接近胡人,钱粮怎么都不够。要获得更多的钱粮,来讨伐这些胡人,这冀州他是势在必得。也清楚袁绍要专心南下,也必须把幽州打下来。双方的关系,没有缓和的余地。“将军,不如,我们该如何就如何吧!”关靖出面,“也可以先派人告知袁绍,我们要借道渤海。若他不许,那我们也有借口不管朝廷的诏令!”就公孙瓒的情况,绕过袁绍南下讨伐孙暠很不现实。可失去孙暠的商队,那么钱粮装备就很难有着落。两害取其轻,维持现状才是最稳妥的。那么,朝廷会不会让袁绍,放他们南下呢?答案是不可能!朝廷敢那么下旨,袁绍会先把朝廷给灭了,眼瞅着天下二分,朝廷才多少地盘?说到底,天下诸侯对朝廷的敬畏,早就差不多没了!“那以后孙暠打下中原,挥军北上,当如何?”公孙瓒就担心这个问题。“将军,您可是外戚啊!”关靖提醒道,双方的联姻已经初步达成共识。孙暠登基称帝,那他的妻子就是皇后,其他侍妾就是嫔妃。要说原本把自己的女儿,送去给人当侍妾,公孙瓒多少还有些怨念。现在听了关靖的话,却觉得很有道理,自己的女儿可是要过去当嫔妃的,那自己可就是外戚了!听说孙暠有三大军团,每个军团都有自主作战的权力,那为什么不能有第四军团呢?也不怠慢,立刻派人把公孙婷送了出去,生怕时间久了,孙暠那边不认账。……………………分割线…………………………孙暠称帝,朝廷自然是第一时间知道。这个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把所有秋闱考核出来的那些士子,都给抓起来,最好都处死。同时这件事情,也算是证明他们‘眼光独到’,一眼就看穿孙暠不是好人。这种人选拔出来的人才,按都是反贼预备役。至于朝廷范围内,所有抱怨左氏儒的,则已经被全面清洗。为了维护左氏儒的利益,流血是无法避免的。只是他们要清洗的时候,原本吵吵嚷嚷的那些人,却已经都消失不见。仿佛提前收到消息,然后都隐藏起来。少数不信邪的,自然是被清洗,这也让提前收到消息的那些,更确认这件事。要说之前,起来闹事主要是对自己待遇不公的宣泄,现在的确是意识到,左氏儒对朝廷的危害。对于提前通风报信的人,他们很感激。就在这个时候,这些人又提出一个建议,那就是朝廷在抓不到人的情况下,可能会高额悬赏内部揭发。总有人抵御不了金钱的诱惑,为了安全起见,离开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大部分人信了,一夜之间,十里八亭的百姓,一夜间就没了。至于去了哪里,还用问吗?朝廷的确派人发下悬红,悬赏那些参与到闹事的人。果然有人,主要是一些混混,为了赚钱,把认识的,参与到闹事的人举报出来。不信邪不离开的,结果都被抓走。被砍头之前,已经不再哀怨自己为什么没走,而是对朝廷破口大骂,尤其是对左氏儒用最‘亲切’的语气,问候他们的全家。“明公,我们派出去的人试图阻拦了,可惜没有拦住多少。”荀彧回来汇报。毕竟这几年流民就没有少过,突然有一股流民经过,地方官员一般都会不管,甚至不敢出城。.qqxsΠéw人少可能还会过问,人多了为了不惹事,他们都选择当缩头乌龟。反正城池没事,外面怎么闹腾都没问题,说不定最后还能混个‘守城有功’的名头。“那些官员呢?”曹cao询问,此刻他的脸都是黑的。“也是提前收到消息,连夜跑了,城里有他们的人接应,走得无声无息的。”荀彧无奈。这也意味着,许都已经被一些人,主要是孙暠那边的间谍,给腐蚀得非常厉害。“准备开战吧!”曹cao咬了咬牙,“另外,我不希望许都再有蛀虫!”“喏!”荀彧点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