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天启赐富贵!魏忠贤送生意! (第1/1页)
明朝大祸害正文卷第十九章天启赐富贵!魏忠贤送生意!“你猜?” 张贵笑着问了一句。 魏忠贤以一副秒懂的样子,笑了起来:“可惜咱家不能去照顾您的生意,但咱家会替您宣扬宣扬,很多文臣都喜欢这个调调的,毕竟文人sao客嘛。” 张贵无语。 …… “你说什么,这张国舅没有生气,还要了西山做自己的庄田?” 内阁。 来这里的户部尚书汪应蛟向叶向高、刘一燝两阁臣说了张贵来要走西山作为御赐庄田的事后,刘一燝就先失态地问了一句。 汪应蛟点了点头。 刘一燝见此,就看向叶向高笑道:“元辅,看样子这国舅爷还是被我们糊弄住了!” 说着,刘一燝又笑着说道:“到底是小门小户出来的乡巴佬,什么都看得上!如今给他一些没人要的烂地,他也还是要了。这就和一些野狗,随便给他一点子残羹剩汤,就高兴得不行一样。” 叶向高则问着汪应蛟:“国舅爷一个人来的?” 汪应蛟回道:“还有魏忠贤。” 叶向高想了想后,就又问:“魏忠贤说什么了没有?” “魏忠贤倒是比国舅爷自己还激动,非说我们这样做是在欺负皇亲。” 汪应蛟回道。 “没错,我们就是在欺负皇亲!” “他张贵以为自己jiejie成了皇后,就能我行我素?” 刘一燝呵呵冷笑起来,又道:“不敬我士大夫,连庄田都不会给他一块好的!” 刘一燝说了一句,又讥笑起来:“不过,他魏忠贤肯定没想到,这位国舅爷会连西山都看得上,一副穷怕了的样子。” 叶向高道:“不能轻视了这位国舅爷,他或许只是在暂时忍让,也或许是有别的主意。” “管他呢!当初,让你们户部只给他张贵划出没人要的地做庄田,还担心他会闹,如今他既然不闹,无论如何都是好事。” 刘一燝道。 叶向高则道:“仆还是那句话,对于张国舅,我们不能不以等闲之辈视之!得仔细想想,他为何会说西山还可以?” 叶向高这么一提醒,刘一燝和汪应蛟只得仔细思索起来。 突然,刘一燝道:“我听说,只是听说,有些做风月生意的,为显出不同,尤其为吸引一些好参禅谈释家事的文臣士子多施灯油钱,会让一些颇懂释家学问的女子为尼迎客,常因此使得一些山川之中的尼姑庵夜夜笙歌、日进斗金,你们说,他张国舅是不是有意要做这生意,才觉得西山不错。” “有可能!但张国舅这样做岂不太伤风俗?” 汪应蛟道。 叶向高笑道:“他张国舅会是在意礼制风俗的人?” 刘一燝听叶向高这么说,便点点头:“元辅说的是,张贵此人,很可能干得出这事来!” “也罢,真正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连堂堂国舅也只知取利,不顾世风。” 叶向高叹气道。 汪应蛟因此点了点头:“他张国舅真要这样做,得让人弹劾啊!岂能容他这样坏我大明风俗!” 叶向高也沉声道:“他若真要这样做,仆也不会坐视的!宁辞官也决不能容忍张国舅做出坏我大明世风之事!” 接着,叶向高又道:“不过,我们文臣也得洁身自好,可不能因他张国舅败坏世风,也真的都跟着去做这样无廉耻的事!” 刘一燝跟着附和道:“是啊!不管如何,且洁身自好吧,敝人到时候肯定是不会去他张国舅的西山的。” 刘一燝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当晚,他一回府就将自己的家奴刘七传了来,嘱咐道:“你这些日子去打听打听,张国舅在西山的庵子何时迎香客。” “是!” …… 张贵真没打算在西山做什么佛媛生意。 毕竟张贵也不喜欢让许多走投无路的平民汉家女去做皮rou生意。 “老魏啊,你在司礼监当着批红的权,就算不能给我拿出钱来,但给我找些挣钱的门路总可以吧,盐铁茶布、铜金银马,这些由朝廷把控的行当里,你不会不知道最近有哪些可以赚钱的机会吧?” 张贵在与魏忠贤回西苑时,就又对魏忠贤说起钱的事来。 魏忠贤为了张贵不再烦他,也只得回道:“也罢,国舅爷都这么说,咱家还能怎么说呢,生意都是有,最近要给九边边军采购胖袄,这个生意分给国舅爷一些还是可以的。” 说着,魏忠贤就想了想,然后伸出两个手指头:“二十万套胖袄,给国舅爷您来做如何?” “每套多少银子?” 张贵问道。 他知道胖袄是大明的一种军队制式棉衣,但不清楚在这个时代的价格。 “市价是三钱。” 魏忠贤回道。 接着,魏忠贤又道:“如果实打实的做,其实也赚不了多少。” “那我做了,也肯定实打实的做,决不拿黄棉之类的黑心棉作假,毕竟是给边军用的。” 张贵回道。 魏忠贤笑道:“咱家自然知道国舅爷是诚信之人。否则,也不会把这个生意说给您。” 张贵微微一笑,他在听到魏忠贤说要给他二十万套胖袄的生意时,就想到了要怎么做。 棉衣最大的成本不是棉花,而是纺纱与织布这两个过程,因为有加工性质,所以拉高了成本。 但张贵清楚记得历史上于十八世纪出现的飞梭织布机与珍妮纺纱机极大的缩减了织布和纺纱的成本,其中珍妮纺纱机在纺纱方面的成本缩减最为可怕,直接把纺纱效率提高到以前的八倍,后来又到了十六倍。 张贵虽然知道飞梭织布机和珍妮纺纱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但具体怎么制造,他还是有些不明白,需要找个技术精湛的木匠来做这事。 张贵在魏忠贤这么一提后,就想到了天启。 因为天启在历史上可是有名的木工天才,有着十几年的木工经验。 故而,张贵第二天就来了天启这里,将图纸给了天启:“陛下,您瞧瞧这个好做吗?” 天启拿过图纸,看了看,问道:“这是什么?” “臣发明的纺纱机和织布机。” 张贵回道。 天启没有说话,似乎他不是一个愿意在技术制造上承认自己造不出来什么的人,而是拿起家伙就开始干。 张贵见他做得认真,也就没打扰,回了自己府里。 谁知,次日一早,天启就派人来将他叫到了西苑。 张贵一来,天启就顶着一双黑眼圈,打着哈欠,指着两台机子,对张贵笑道:“你看看,朕给你做出来了。” 张贵笑了笑:“陛下还是要注意龙体。” “不妨事,难得有新玩意儿可以做,你以后不妨给朕多画些新物件来。” 天启摆手笑道。 张贵又道:“陛下可否将这机子赐给臣?臣去找人用这机子纺纱织布,或许能富家养民。” 天启点头:“可以,你想要就赐给你。” “谢陛下!另外,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陛下不妨赐这机子名为‘天启’,将来此机若能使天下织造业更为繁盛,也能使天下织户知道此为陛下之功。” “另外,还请陛下只准臣独家经营陛下此机,天下人若要仿造也得纳银,如此也算是陛下赐给臣的富贵。” 张贵继续说道。 天启看了张贵半晌,问:“这真能给你带来富贵?” 张贵点头:“是的。” 天启听后也就道:“行吧,朕知道你现在需要钱炼钢,既然你说他能给你带来富贵,朕就准了!” “谢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