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等待 (第1/1页)
太和二十三年 北魏边境 城门下站着一个尼姑,带着两个约莫总角之年的孩童。三人都已风尘仆仆,明显是长途跋涉走到这里来的 尼姑为何会带着孩童? 她,或者她们又是为了什么而来? ... 洛阳城 酉时 此时王肃正一人站在城头看着日渐西沉 七年了,自从家门被屠已经整整七年了 这七年里,他尽忠献策,无所避忌,终于成为了孝文帝最为信任的朝臣;他卧薪尝胆,效仿伍子胥,终于手刃杀父杀兄仇人,似乎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不,还有最后一件事情 他来到北魏的七年里,简声绝色,前前后后多次私下婉拒了孝文帝的赐婚,不是因为他不近女色 只因心已留在了江南 这七年,不知她过得怎么样? 虽然出身陈郡谢氏,当年那些士兵不敢拿她怎么样,但是在那以后,失去了靠山的日子也注定不会太好过。 他又何尝不思念她! 但是一个重臣去接回一个在敌对国的妻子,他将面对的就是朝野上下的猜忌,更不用说其他重重困难——若被齐知道手中有如此筹码,又怎么会轻易放手! 所有他只能一边等,一边全力征讨齐。甚至这七年都不敢联系她 因为只有战争结束的那一天,两人才有重聚的可能。 没想到,先等来的却是孝文帝的遗旨: 封平南将军王肃为辅政大臣 这样一来,他便位列当时的宗亲广陵王元羽之上,从此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等好事无论落在谁身上都是值得欢喜的,可它却只能给他带来数不清的麻烦 他始终清楚作为投奔的人员,官位如此之高自然会受到其他人的嫉妒,这将使他的生活更加难以把控,也更难有机会去寻找她 没想到的是,那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几日更是变故迭起: 几日前,任城王元澄诬告他勾结南齐谋反,不成,之后类似的谗言佞语又开始轮流上演。但都没有实际证据,宣武帝元恪自然不信。只是这件事一出,他刚要送去给她的信,又只能焚为灰末 这些事情他早已是习以为常,本以为只要再熬一段时间,等到风头过去了就和之前一样没事了 他都等了七年了,绝不差这几个月 却没想到昨日竟被人偶然抓到了软肋。 “平南将军虽说战功显赫,却一直没有在北魏成家,怕是不愿在北魏旧留呢……”不知道是谁突然轻飘飘地冒出一句 他却第一次被问得无话可说 也确实无话可说 宣武帝见他无言以对,便解围道:“爱卿,朕相信你是真心辅佐北魏,朕并非偏听偏信之人。但,你总需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呀。这样吧,朕的meimei彭城公主也到了适婚之年了,不如....” 头晕目眩,后面的话他再没听清 但他不用听也知道所为何意 只得恭敬地拜倒在地: “臣..叩谢隆恩!” 起身后还要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其实心早已被撕得粉碎 再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那日之后,他便派出所有的可信之人去寻找她 时间流逝得那么慢,却又是那么的快... 明日,便是他的大婚之日! 今夜,便是他最后的机会。 他又来到从左往右数第九块石头边上,摩挲着快要平滑了的石墙 缝里面似乎有张纸条 他激动不已:这是他与友人的暗号! “今夜子时,洛阳城头见” ... 与此同时,北魏边境 一人身骑快马,自城门奔出,经过尼姑一行身旁 但没跑出多远,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猛地调转马头,来到尼姑的身边 马上挂着一柄利刃,令三人连连退却。那人刚要问什么,忽然被一人用剑背敲晕摔下马去不省人事 “夫人不必惊慌,我们是平南将军王肃派来寻找您的。刚刚那人是齐国来追杀您的杀手。”萧尧微微欠身 尼姑有些诧异,道:“平南将军王肃是谁,我不认识他,我只是个来这里化缘的尼姑罢了。” “您认识也好,不认识也罢,只是他说明日酉时,洛阳城头见。”说罢萧尧便把那人送回马上,径直离去,留下尼姑一行人 她的眼眶已湿润 这么多年了,还好你还记得当年的诺言 也不枉我削发为尼,带着孩子千里跋涉、历经万险北上来寻你 仔细想想,好像我们初次见面,到后来离别,好像都是在酉时... ... 一转身后萧尧脸上的笑容便消失不见,只剩满面愁容 他的右手攥得很紧,似乎有什么秘密 右手中攥着的竟是从那人手中夺来的那尼姑曾经的画像! 那身骑快马的人竟才是来寻找尼姑的! 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萧尧的心头: 虽然我的确是按照天意办事 但我做的,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