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观点 (第2/2页)
“元儿,有话想对我说?”曲阳拉着陈景元的手,回到屋中。 “师叔,您交代的任务,我做完了,没什么事情,我便回药铺看店去了。”陈景元说道。 “小猴崽子,让师叔猜猜你的心思。”曲阳说道:“你与道家有缘,今生今世怕是只能吃这碗饭。可是,师叔数次邀请你来寿安堂做事,你都推三阻四,心中一定有自己的小算盘,耿师哥与你师父有一段恩怨,你怕入得门来,他看在你师父的面上,处处给你小鞋穿,是也不是?” “嘿嘿……”陈景元尴尬地笑了笑,不置可否。 “耿师哥日日坐在神坛之上,受百姓的朝拜,不理寿安堂的日常事宜。处理这些繁琐事情的,是你的曲师叔——我。你来寿安堂,是替我做事,做得好了,师叔定然不会亏待了你。这个,你尽管放心就是了。”曲阳拍着胸脯,向陈景元保证道。 “这个……”陈景元还是一脸的犹豫。 “别犹豫了,走走走,师叔带你转转寿安堂。”曲阳说着,唤来曲游拓,父子两个引着陈景元在寿安堂中闲逛。 “师叔,这座道观,建成花了多少银子?”陈景元问道。 “三千两银子。”曲阳有点得意地说道:“这些钱,都是胭脂林之主曲游苫一手资助的。” “这座道观,看上去比望舒县城内的城隍庙还要大许多。”陈景元感慨道。 “那是自然。”曲阳说道:“城隍庙地处闹市,脚下的土地寸土寸金,此处地理偏僻,土地不值钱,自然要多占一些。” 说话间,他们三个信步来到了大殿门口,忽然听见从大殿里传来妇人的哭泣之声。曲游拓拔着脖子向里面观瞧,只见百刃真君的神像前,跪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看上去,六十多岁的年纪,一边哭天抹泪,一边絮絮叨叨,在说着什么。 曲游拓说道:“这位老妇人,一定是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无处诉说,这才来神像面前哭泣。” 陈景元望了一眼,不以为然地说道:“那个老妇人没有委屈,只是有所求,却求不得。” 曲游拓反驳道:“师哥,没看他哭得如此伤心吗?分明是受了委屈。” 陈景元又观察了一阵,开口说道:“她在假哭,为了博取旁人的同情。” 两人意见相左,争执不下,曲游拓不悦,扭头问自己的爹爹:“爹爹,依您之见,那个老妇人是真的受了委屈?还是假哭,在博取旁人的同情?” 曲阳手捋着胡须,笑而不语。 曲游拓又问一遍。 曲阳这才开口说道:“拓儿,你可听说过‘三季人’的典故?” “听说过。”曲游拓开口说道: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您是孔子吗?” 子贡答道:“有什么事需要向我们老师请教?” “我想请教关于时间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知道,可以回答你” “那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答。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然后就争论不止,一直争论到中午也没消停。 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来人听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这一年到底应是几季?” 孔子答:“四季” 子贡不解。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面容苍老,它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你明白为父的意思了吗?”曲阳笑眯眯地问曲游拓。 曲游拓恍然大悟,闹着后脑勺,说道:“我明白了,爹爹的意思,师哥见识短浅,分明是那蚂蚱精转世,让孩儿不能跟师兄一般见识。” “我打你个混账东西。”曲阳被儿子的胡说八道气乐了,扬手便要打。 吓得曲游拓捂着脑袋跳到了一旁。见曲阳没有追过来,扭着屁股,吐着舌头,说道:“没打中,没打中。” 曲阳一声叹息,开口说道:“叫你平日里多读书,你就是不听,这个三季人乃是孔子与子贡的若干经典对话之一,其中心意思是——不争执。” “请师叔赐教。”陈景元躬身施礼道。 “瞧瞧你师哥,这才是求学问该有的模样。”曲阳又将陈景元夸奖一通。 曲游拓撇了撇嘴,开口说道:“爹爹想骗师哥来寿安堂替你做事情,当然句句都是好话应承。” 曲阳不理儿子,却对陈景元说道:“元儿,你要明白,这个世界很大,没有人能看清这世界的全貌,你所看到的,并不是真相,而是一种观点。咱们再说‘三季人’,古语云,夏虫不可语冰。北方的蚂蚱,生于春季,亡于秋季,它的一生中,从未见过冬季,你跟它将冬天的事情,它是不会相信的。可是,话又说回来,孔子生于山东,北方的气候,四季分明,但是,南方的气候温暖,有些地方,真的没有冬天,一年之中,只有春、夏、秋三季。从这个角度说,北方人不知南方没有冬天,固执的认为一年就是四季,也是没有错的。” 陈景元听了曲阳的话,若有所思,施礼道:“多谢师叔赐教,侄儿受益匪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