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惊鸿一笔(九)面妆 (第3/3页)
边界,那座还算繁华的城镇。 如闷雷般的马蹄声惊扰了此地居民,那滚滚烟尘遮起了有些黯淡的月光。 一队队兵卫翻身下马,举着火把、扶着腰间长刀,将此地占地最广的那家大院团团围了起来。 挂着‘上官’门匾的大门前,几名将军皱眉凝视,一人道: “敲门!此刻开始,不要放走半只苍蝇!” “是!” 众兵卫齐声答应,这大院中虽灯火通明,却毫无声息。 …… 鸡鸣晨鼓。 太极宫金顶被阳光点亮,长安城已是人声喧哗。 外围角落的阁楼中,两位宫娥已是早早起身梳洗,互相为对方整理衣襟,早早在上官婉儿榻前候着。 不多时,那两位管教大人带着两队宫娥抵达此处…… 她们几乎是将上官婉儿自床上拖下来,抬到了梳妆台前。 上官婉儿眼都未能睁开,打个哈欠的功夫,面前已摆满了铜盆、布巾、药皂、漱口水、玉梳、胭脂、腮红。 那位体态丰腴的管教婆婆抬手示意,围着上官婉儿的七八名成熟宫娥各自挽起袖子、蓄势待发。 吓的旁边采娥采霁紧张不已。 那管教婆婆手掌落下,数名宫娥齐齐向前。 “等会儿!” 上官婉儿睁开惺忪睡眼,朗声道:“你们怎么折腾我都可以,但不要给我画你们这种红扑扑的面妆!脂粉掉到笔墨中,惹怒了陛下拿你们是问!” 众宫娥顿时气势弱了几分。 管教婆婆笑了声,淡然道:“姑娘太小瞧我们宫内的脂粉,动手!” 周遭宫娥带着几分笑意盈盈向前,顿时将坐在铜镜前的上官婉儿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人沾水为她洁面容,一人跪地剪她发梢,一人为她清洁脖颈; 一人端来云鬓画作,在她身后不断比量;一人捧来袅袅熏香,让她多带几分香气。 又有宫娥为她轻轻撩起睫毛,细细描画眉角,还有个不死心的宫娥,总是试图在她嘴角点两颗时下长安最流行的红痣。 待众宫娥含笑退去,上官婉儿看着铜镜中的自己…… 怎得,就跟自己今日要出嫁一般。 “大人,”采霁端来首饰盒,将那名贵木材打造的木盒打开,露出几杆玉簪,“您要戴哪个?” 上官婉儿却笑道:“放下吧,我来挑拣,你莫要过手了。” “是,”采霁柔声应着。 上官婉儿看着盒子中的几根玉钗,淡定的拿起了翠绿的那只,慢慢插在盘起的发髻中,对着镜子照了照。 侧旁注视着这一幕的管教婆婆,略微松了口气。 “何时面圣?” 上官婉儿如此问着。 管教婆婆道:“再过一个半时辰,就可去殿外候着。” “那这么早打扮作甚?” 上官婉儿轻声埋怨着,起身去了书桌旁。 采娥立刻跑了过去,为上官婉儿研墨铺纸。 上官婉儿握着玉杆笔,略微酝酿,提笔书写。 一只只方正大字自她笔下跳跃而出,初看觉得并无多少出彩之处,但盯着看一阵,那些字迹宛若活过来一般,宛若其内有道身影翩然起舞,那横撇挂钩,宛若舞者伸展的肢体。 写完一幅,她似乎还觉得有些不满,将白纸揉成一团扔到一旁,又再次提笔。 “逆锋起笔,最能得势。” 她喃喃自语,笔下龙腾蛇跃,嘴角含笑、目光明媚,似是颇为得意。 一旁有宫娥捡起纸团,低头匆匆离去,将纸团交给了一名侍卫。 上官婉儿提笔书写,全神贯注,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般细节。 时辰在她笔尖悄然溜走。 …… 武府,几名侍卫匆匆跑来,将已平展开的纸张双手捧到桌上。 正在一旁张着胳膊,任由几名侍女穿戴官服的武大人眉头微皱,仔细盯着纸张看了一阵,扭头吆喝: “来几个懂行的!” 几名白发苍苍的老学究顿时被侍卫带了过来,围着那纸张看了阵。 “妙、妙啊!” “武大人,这幅墨宝若能复原,定能卖上一个高价!” “这运笔、这巧思,笔锋好似刀剑,却又有一股绵柔不绝之意境。” 穿戴整齐的武大人,背着手凑了过来,摸了摸八撇胡,小声问:“那照几位先生之见,写这幅字之人,此时心态如何?” 众人立刻道: “方正。” “平和,但平和之下带着几分欲要喷薄的意气。” “是个年轻人所写,有些笔锋处理还不够圆润,但这般更显珍贵。” “这么说,”武大人摸着胡须微微一笑,“这人此时此刻,也不会有什么坏心思喽?” 他目中划过几分笑意,转身走向门庭,又开口呼喊:“关外可有消息传来?” 有身着铠甲的男人在旁禀告: “大人,尚无消息传来! “但大人不必担心,先有机关术士赶过去,昨日又有八百里加急快马,外加十二站飞鸽传书,您的指示绝对送到了,此时必已将那家人带回军营。” “好!” 武大人轻笑几声,迈步下了阶梯。 “备车,入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