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章 采访界的泥石流  (第2/2页)
描述成“cao作明快适合解压”    ……    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    其实林灰觉得没什么不好理解的。    就比如说有一本叫做《人生长恨水长东》的书。    明明就是很致郁。    但读过的人不约而同的说书的内容很温暖很治愈。    就很离谱!    游戏史上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林灰记得九几年的时候有一个游戏叫《沙漠巴士》    极其无聊的一款游戏。    这款游戏就是一个沙漠中开巴士的游戏。    坑人的地方在于游戏中的时间和现实中同步。    也就是说玩家至少需要8个小时才能把车从图桑开到拉斯维加斯;    游戏不能暂停,不能存档,即玩家只能一次性耗费8小时将游戏打通;    玩家也没办法使用一些特殊的技巧:    比如用工具卡住按键使其一直向前之类的手段蒙混过关,或者在游戏过程中干点别的。    在游戏途中玩家的巴士会向右跑偏。    所以玩家必须时时按左键进行修正,否则巴士就会陷入公路旁的沙漠。    而陷入沙漠之后,游戏只能重新开始。    除了无尽的沙漠外,游戏沿途没有任何风景可以欣赏,也没有乘客上下车,甚至连一辆车都没有,夜幕降临后,除了玩家车灯照亮的范围外,窗外会变得一团漆黑,见到一次黄昏至少要玩12小时。    整个游戏过程中,玩家能做的事情只有一边按着油门一边调整方向;    唯一的慰藉是在第五个小时时,一只小虫会撞到挡风玻璃上变成一滩绿色的浆糊。    最变态的是,如果玩家千辛万苦将巴士开到终点之后。    玩家也只能在游戏中得到1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奖励。    这款游戏只能说得上枯燥。    还谈不上坑人。    之所以能成为极度坑人的游戏完全是拜热心的游戏玩家所赐。    林灰记得小时候第一次接触这个游戏时。    看了一下近千评论,几乎清一色好评。    林灰就没多想下载了一个。    然而真正开启游戏之后,等待着林灰却只有没完没了的枯燥。    林灰一度怀疑是不是进错了游戏。    或者是打开的方式不对。    联想到一些“热心玩家”在评论区里说到的彩蛋。    林灰还是按照上面的方面做了。    然而事实就比较悲催了。    怀着极其愤恨的心情来到评论区。    然而落笔的评论却变成了褒扬的话。    同时林灰还在评论区里又比葫芦画瓢虚构了几个彩蛋。    呃,尽管这种做法有点狭隘。    但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通过这两个事情其实很容易明白《FLAPPYBIRD》前期是怎么火的。    不过作为开发者,这些就不足为玩家道也。    不然玩家得知被捉弄,怕不是要被打。    遇事不决,市场调查。    既然不能将实情和盘托出。    林灰干脆就在回答里大谈特谈市场调查的重要性。    并且讲述在玩家群体中要深入调研。    市场调研要舍得砸钱,不要怕麻烦之类的。    林灰洋洋洒洒发了好长一段语音。    提交了上去,居然被音象给通过了。    又是40320到手。    才回答完这个问题,似乎还有很多媒体号对这个问题同样感兴趣。    纷纷付出问题10%价格来进行围观。    林灰注意到其中不乏一些诸如XX晚报、XX时报之类的传统媒体。    (⊙﹏⊙)    看这些媒体的架势。    林灰感觉他似乎不小心又把人带沟去了。    不过话说这也不能完全怪林灰。    媒体真想搞个大新闻,林灰也没办法。    而且林灰所说的市场调查确实挺重要的。    不少游戏就是因为没搞清楚玩家需求也会被拍在沙滩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