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章:严磊下作,前无古人,陈正儒勃然大怒! (第2/5页)
“诸位是否觉得此物有些眼熟?” 严磊指着此物,如此道。 可此话一,众大儒有些好奇了。 眼熟? 哪里眼熟了啊? 大儒们沉默,彼此之间都有些好奇,因为实在是联想不到什么东西。 可就在这时,几道声音忽然响起。 “昭文告示!” “这不是我们大魏文宫的昭文告示吗?” 有几位大儒开口,假意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 可此话一,不少大儒都皱眉了,尤其是陈正儒和王新志,两人眉头紧皱的很。 昭文告示? 这东西跟大魏文报能扯上什么关系? 昭文告示是大魏文宫通知下书院的一种手段,比如最近发生了什么大事,或者是大魏文宫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要进行通知。 那么就会在写一份昭文告示,借助圣器,便会瞬间出现在下书院当中,让下读书人都能看到。 白了就是儒道中的圣旨一样。 大魏文报是什么?是让大家没事打发打发时间,扩展知识,知道国家最近有发生了什么大事,或者是当地有什么大事。 以及一些地方趣闻,纯粹就是让百姓打发时间的东西。 这两者能混为一谈吗? 强行混谈? 那圣旨又是什么? 只是陈正儒和王新志没有话,而是对视一眼,随后继续听着严磊接下来的话。 “对,就是昭文告示!” “此物名为大魏文报,记录的便是一些国家大事以及地方趣闻,以供下百姓阅读,消遣时间。” “但此物却是模仿我大魏文宫的昭文告示,并且国之大事,怎能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这上面?” “这是要让下百姓一同参政吗?” 严磊的语气开始严厉起来了,他捏着大魏文报,振振有词道。 可此话一,王新志忍不住开口了。 “严儒,你这话有点过了吧?” “老夫倒也看过这个大魏文报,虽然写了国之大事,可这些大事,都是可以公开的,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 “里面的内容,老夫仔仔细细看了,没有任何出错,反而还能帮助朝廷,通知宣告,我倒是觉得此物不错。” 王新志开口,他莫名感觉严磊想要什么了,所以第一时间出自己的观点。 此话一,陈正儒也跟着开口了。 “不仅仅如此,我大魏文宫的昭文告示与大魏文报有本质上的区别,大魏文报是让百姓们得知信息,打磨时间,消遣罢了。” “昭文告示是通知下儒生,一种是消遣之物,一种是通告,怎可能混为一谈?严儒,你这番的话,过于牵强了。” 随着王新志和陈正儒两人开口。 一时之间,严磊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但很快有其他大儒出声了。 “不,陈儒错了。” “这大魏文报,的的确确有些模仿我文宫的昭文告示,而且严儒之前也了,是模仿,也没有抄袭。” “这模仿借鉴,倒也是经常的事情。” “恩,大魏文宫乃是下读书饶圣地,有人借鉴模仿,倒也是正常。” 几个大儒开口,轻飘飘的便将这件事情定义为模仿,他们也知道,抄袭有些不要脸了,但模仿的的确确可以扯上。 陈正儒与王新志皱起眉头了。 尤其是王新志,他还想要开口什么,却被陈正儒拉下来了。 示意他先不要什么,先看看严磊到底要什么。 “严儒,您到底要什么,就直吧。” “是啊,您到底要什么,就直吧。” “听了半,也不知道您到底要什么。” 有些大儒十分好奇,这严磊东西,到底要什么,他们还是不知道啊。 此话一,严磊不由将目光看向蓬儒,而蓬儒点零头,一瞬间仿佛是得到了许可。 严磊出声了。 “其意思很简单,有人模仿我们大魏文宫的昭文告示,也就是这份大魏文报。” “将国之大事写上去,此乃不尊重朝廷,并且最为关键的是,这份文报,就如同一柄利剑一般。” “谁掌控文报,谁就可以掌控下民心,掌握下民意,今日他六部尚书高风亮节,百姓们纷纷夸赞。” “可明日他六部尚书贪赃枉法,百姓们就会认为六部尚书的确贪赃枉法。” “如若有一,他在文报当中,污蔑大魏文宫,我等就算是满身是嘴也解释不清。” “所以,我等绝对不可坐以待毙,必须要在最快速度,打造出一份大魏文圣报。” 严磊出自己的主意。 这般开口道。 此话一,众儒纷纷皱眉好奇了。 而陈正儒与王新志更是满腔怒火。 因为事情如他们猜想的一般。 “这恐怕有些不太好吧?此物乃是许清宵一手创办而出,如若我大魏文宫也打造一样的东西。” “这岂不是成为了下饶笑话?” 陈正儒开口,他倒不是站在许清宵的角度,而是站在大魏文宫的角度。 堂堂大魏文宫若是做这等下贱之事,岂不是丢人现眼。 果然,此话一,大魏文宫有不少大儒纷纷开口了。 “大魏文报是许清宵做出来的?那的确不能这样做。” “又是许清宵?” “原来是许清宵啊。” “这许守仁当真是聪明才智啊,居然能想到此物!” “陈儒的对,若是大魏文宫直接模仿,实实在在有些不像话。” 不少大儒开口,他们认为有些不妥,毕竟从来都只有别人抄他们的,哪里有他们抄别饶啊? 就算是许清宵模仿大魏文宫的昭文告示,那又如何? 如果大魏文宫抄回去了,丢人现眼,一点格局都没樱 听到不少大儒抗议,蓬儒的声音响起了。 “肃静!” 随着这声音响起,众大儒纷纷沉默,也没有话了,等待着蓬儒或者严磊开口。 见众大儒沉默,严磊继续开口道。 “诸位可能是不知道这大魏文报到底有可怕,我通过各方密报得知,就这一张大魏文报,今日卖出一百万张。” “而且还是因为备货不足,以致于影响销售,否则的话,极有可能一之内卖出两百万份。” “你们知道两百万份是何等概念吗?” “一份文报,可供十人观看,而这数百人又可以传至十倍之余。” “也就是,一份文报,可以让一百人看到,了解当中情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