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六部之争,大魏文报显,卖报了! (第4/5页)
竟这是户部尚书,该给的尊重还是要给。 “老夫同意。” 没想到的是,顾言直接答应下来了,因为许清宵分配的十分均匀,而且给出的理由也让他满意。 果然,随着顾言同意,其余几位尚书们也纷纷答应下来了。 “果然还是守仁聪明啊。” “守仁这一来,所有的麻烦都解决了,好,好,好啊。” “下次咱们开会,守仁必须要到场,不然的话,就光我们一直聊,有什么意思?” “行,下次一定要叫守仁来。” 众尚书都很满意,虽然没有要到自己想要的价格,但他们也知道,自己想要的银子,顾言死活不会给。 许清宵的出现,算是打个圆场,大家都分到一些,都不吃亏,一人退一步吧。 此时,六位尚书纷纷开口,要许清宵以后多多来参加会议。 “我就不来了,诸位大人,我还有一大堆的事情。” “反正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还是几位大人做主。” 许清宵直接开口,让自己天天来开会?吃饱没事干吧? 许清宵不想躺平,但也不想太累啊,劳逸结合最好,你看看这几位尚书们,一个个多累? 反正不管怎么说,许清宵都不来。 这个回答让诸位尚书有些不开心了,年纪轻轻的,不多为国家出力,天天就想着偷懒? 但想了想,他们也知道许清宵毕竟是儒道读书人,现在又成为了大儒,花点心思读书也没什么大问题,所以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哦,对了,顾大人,户部要增加点人手了,还有诸位尚书,以后你们派几个人,汇报一些事情给我。” “能公开的事情,不能公开的就别说。” 许清宵不忘提醒一句,让六部尚书专门找几个人,来守仁学堂汇报工作。 此话一说,六部尚书们有些好奇了,不知道许清宵这又是在搞什么鬼。 “守仁,你这是?” “守仁,你又要做什么事啊?” “是啊,守仁,你有什么事,能不能提前跟我们说下啊?别每次把事情搞大了,我等只能在一旁干看。” 几位尚书有些不愉快了。 “赚钱的事情!反正不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我就问一句话,想不想多赚点银子?” 许清宵开口,如此说道。 “想!” 六位尚书齐齐开口,大家聚在一起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分赃吗?为何大打出手?不就是分赃不均吗? 现在许清宵又搞出赚钱的门路了,他们如何不同意? “那就行,不要多问,诸位大人,只要这个事情搞定了,守仁可以保证,以后诸位大人就不会再为银子争了。” 许清宵一脸神秘道。 让六部尚书瞬间好奇起来了。 不为银子争吵了? 现在国库有一百万万两银子,他们都吵的不可开交。 那要多少银子,才不会争吵?一千万万两? 好家伙,许守仁当真是大魏摇钱树啊。 “行,不管如何,从今往后,只要你开口了,老夫都配合。” “不过有一点,回头真赚了银子,得多给我们兵部一点。” 周严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起身支持许清宵,管他许清宵说不说,先讨好许清宵再说,回头赚了银子,自己还能多分点。 “老夫也支持,守仁,需要帮忙,直接来刑部喊人,你要是不嫌弃老夫,老夫亲自上场。” 刑部尚书张靖如此说道。 这下子,其余几位尚书纷纷开口了,生怕许清宵误会,回头有银子不给他们。 “行,诸位大人既然说这话,那回头事搞好了,一定要支持,不准说我。” 许清宵挖了个坑道。 “肯定不说,谁敢说你?” “只要能赚银子,我等一定支持!” “守仁,你是知道老夫脾气的,只要你能给大魏弄到银子,别的不说,这朝堂当中谁要是敢招惹你,老夫第一时间参他一本。” 周严,张靖,顾言三人齐齐开口,态度很强烈。 这不废话?许清宵为大魏赚银子,谁敢找许清宵麻烦?谁找谁死。 张靖还觉得刑部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 周严也是如此,真有人敢找许清宵麻烦,他直接带兵杀了过去,一群什么臭鱼烂虾,敢得罪我许侄儿? 杀杀杀!杀光你们这群臭鱼烂虾。 这是六部尚书的想法。 得到这个肯定的答复,许清宵心满意足了。 现在想想,要朱圣一脉,当真敢找自己麻烦,别的不说,六部尚书们估计第一时间就不爽了。 不过,这些事情,也是以后的事情,先把当前的事情落实再说。 水车工程! 压的许清宵根本没心思去做其他事情啊。 很快,许清宵回去了。 回去第一时间,就开始写头版头条。 【六部尚书为何大打出手,原因竟然是为了国库银两】 这头版头条绝对能吊足京都百姓胃口吧? 至于报纸一旦宣发出去了,六部尚书会不会找自己麻烦许清宵就不管了。 反正他们说了会支持自己的。 当然,许清宵也不是真的贬低六部尚书,肯定是要进行修改的啊。 工部尚书要求大力发展水车,利国利民,早一点动工,早一点让百姓们吃饱喝足。 兵部尚书要求整顿军队,免得让外国异族瞧不起,弘扬大魏国威。 刑部尚书要求加大成本,惩恶锄jianian,打压妖魔,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吏部尚书就算了,许清宵修改为,吏部尚书一直在拉架。 礼部尚书也算了,也是拉架的。 至于户部尚书顾言,则是担心大魏随时会有灾祸,留点银子留点家底,不希望再发生平丘府之事。 这要是公开出去,估计百姓们要感动死来,六部尚书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帮他们刷了一波好感。 头版头条写完了。 许清宵便开始真正运作了。 就如此,一转眼,五天的时间过去了。 水车之事,再许清宵的时时刻刻监督之下,总算是彻底落实和推广了。 如今晋商,徽商,以及赣商开始运输材料,有些比较近的府郡,已经开始动工了。 而其他五商也纷纷捐赠了许多水车材料,当然也会给价格,不可能让人白给钱,同时也可以用材料抵入官费。 如此一来,光是这五天,已经有二十五个郡开始动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