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可怕的幕后!【必看】 (第3/5页)
是两耳光。 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试问一下,一样东西原本可以卖出一万六千五百两白银,可让你以三千七百五十两白银的价格卖出去,在你知道其价值的前提之下。 谁愿意?这不是白给吗?而且还是亏本白给啊,一点利润都没有就算了,还得亏本。 相当于亏个三成左右,因为七千五百两白银是户部的价格,他们的成本价肯定没这么高。 看着顾言不说话,许清宵又淡淡吐出两个字。 “包邮。” 声音响起,顾言有些皱眉,他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 “免漕运。” 许清宵换了个方式,一瞬间,顾言沉默了。 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三千七百五十两还免漕运费? 守仁,你是不是被才气冲傻了? 顾言咽了口唾沫,等过了一会,心情平复后,才继续开口。 “守仁,你有什么计谋?可不要乱来啊。” 顾言有点怕,怕许清宵对大魏商人直接开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宁可不要这样搞。 斩番商,是因为番商惹了民怨,而且说来说去是异族人,不给他们脸又能如何? 可斩大魏商人不行,这开不得玩笑,后面涉及到的是什么?是整个大魏上上下下,无论是百姓还是权贵,都涉及到了。 除非他们找死,比如说你手头上有他们通敌的证据,否则的话,不能动。 “顾大人,您放心,清宵不会冲动。” “我有计划,只是暂时不能和顾大人您说,但有一件事,顾大人一定要帮我,否则的话,清宵这计划施行不了。” 许清宵这般说道。 “你说。” 顾言询问,倒也干脆。 “拟一道奏折,由户部昭告天下商户,大魏需推广水车工程,欠缺银两,望大魏商人,慷慨资助。” 许清宵平静道。 “商人资助?” 顾言有些好奇了,这种事情倒不是什么大事,因为第六次第七次北伐之时,也做过类似的事情,甚至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也会发布这种公告。 希望各地商人能够资助一番,但一般来说往往是权益交换,真心愿意资助的人不多,撑到死一百万两白银,这还是极大的商会,而且出于其他目的。 刚刚捐赠百万两白银后,回头又借助这个去赚取百姓钱财。 而大部分的商会,捐个几千两几万两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商会一年收入几百万两,却捐赠一百来两。 这意义不大,反而有点损失国体。 “恩,而且限制在京都内,京都之外不要说,就在京都内,但允许各地商户来京捐赠。” 许清宵继续道。 “限制京都?” 顾言这回更加不理解了,京都权贵是多,有钱人也多,但越有钱越抠门,更何况捐赠大魏? 要说战争时期还好说一点,毕竟国破山河,很多商人也会受到波及,所以不得不捐,可现在也算得上是太平盛世,让这些商人捐赠,几乎不可能。 再者,捐赠之后,也没什么好处,无非就是户部送点牌匾之类,当然捐的最多,比如说最高记录,一千七百万两,武帝赏了几个字,不过不是牌匾,只能贴在家族内堂。 有意义是有意义,但意义不大。 故此,顾言实实在在不理解许清宵的想法。 “大人,总而言之,您这样做就好,其余的交给许某。” “七天之内,我让三大商会,争先恐后提供材料。” 许清宵出声,他语气之中充满着笃定。 望着许清宵满脸的笃定,再加上这信之凿凿的语气,顾言心中充满着好奇,可许清宵既然不说,他也没有过多询问了。 七天!行,那就看看许清宵这七天后,到底用什么办法,让三大商亏本给银。 过了一会,马车来到守仁学堂。 二十分钟内会修改!!!!!!!!!!!!!!!!!!!!!!! 二十分钟内会修改!!!!!!!!!!!!!!!!!!!!!!! 二十分钟内会修改!!!!!!!!!!!!!!!!!!!!!!! 二十分钟内会修改!!!!!!!!!!!!!!!!!!!!!!! 大魏京都。 离阳宫。 滚滚才气至东而来,连绵三千里。 浩浩荡荡的才气,震撼人心。 如圣光一般,映照天穹,光芒四射,淹没了一切。 大魏京都所有百姓都沉默了。 人们静静看着这一切。 之前所有的异象忽然消失,而现在众人彻底明白为什么了。 因为所有的异象,凝聚在了一起,形成了这无与伦比的异象。 才气东来三千里。 这是何等的可怕。 十国大才沉默了,他们的嘴张了又张,想要说些什么,可面对这样的异象,他们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了。 十国才子们彻彻底底升起了一种无力感。 之前,许清宵作诗,他们可以说是泄题。 如今许清宵作诗,他们可以从中挑刺。 可现在,七诗传世,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去反驳许清宵,去反驳大魏。 即便当真幕后有人,可那又如何?这也能证明大魏的儒道实力啊。 七诗镇十国,才气东来三千里。 十国才子眼神中的锐气彻底没了,他们心中的傲气也被许清宵打没了。 无力感升起,许清宵仿佛是一座神山一般,耸立在众人心中,耸立在所有文人心中。 寂静。 寂静。 寂静。 这一刻,每个人心中都出现了一座神山,文坛上的神山,而许清宵立在神山之上,他的背影,如圣人一般,让他们只能仰望。 十国大才们的心气没了,如抽丝一般,每一个人脸上都显得落寞,他们准备了数年,来参加太平诗会。 为的,就是希望在太平诗会上,力压一切。 可结果呢? 大魏衰败,文坛没落,却出了一个许清宵,一个万古妖孽啊。 人们安静,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了。 “许兄,惊天之才。” “许兄,气吞山河。” “七诗镇会,才气东来三千里,某,服了!” 下一刻,大魏文人们传来声音,他们彻彻底底服了许清宵,一人作七首千古传世之诗,这如何不让他们服气啊。 如此才华,五千年不出一位。 这一刻,不知为何,所有人脑海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