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一百三十四章:京都又打起来了!顾大人的暗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四章:京都又打起来了!顾大人的暗示 (第3/5页)

然是大魏的读书人啊,怎么不能代表大魏文坛?

    十国才子有些语塞,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过有人开口,望着这帮人冷笑道。

    “大魏文坛的代表,不是大魏文宫吗?我可是听说,许清宵自创学派,而且在大魏文坛中不受待见啊。”

    “他是大魏人不错,可不是五圣一脉,更不是朱圣一脉,大魏自称朱圣正统,所以说到底并非是大魏正统文人,可我十国敬重五圣。”

    “反倒是这个许清宵,应当是独自学派,他有才华不假,但也轮不到尔等蹭光。”

    这人开口,找到一个角度,进行攻击。

    此话一说,十国才子激动起来了,纷纷拿着这点攻击。

    “是啊,不管怎么说,大魏文宫这一次可没有一个像样的,还得靠许清宵。”

    “可这许清宵,貌似也不是你们大魏文宫之人,啧啧,听说尔等针对许清宵,可如今却要硬蹭许清宵的光。”

    “当真是不嫌丢人。”

    “堂堂大魏文宫,朱圣一脉门徒,却没有丝毫才华,到头来依靠着许清宵来撑场面,这可当真是天大的笑话。”

    十国大才开口,这一番话的确有杀伤力。

    这下子大魏文人的确没话说了。

    是啊,之前还嘲讽许清宵这个那个,现在许清宵诗出千古,又得意洋洋的沾光,属实有些不好。

    “不说话了?哑巴了?”

    “再说一句难听点的话,许清宵昨日入场,还未作诗就敢自称千古!”

    “这里面到底有没有什么蹊跷,尔等心知肚明。”

    这人开口,冷漠道。

    可此话一说,大魏文人皱眉了。

    “你此话是什么意思?”

    他们有些皱眉道。

    “什么意思?千古名诗,想作就作出来吗?而且刚好有镇国诗在前?”

    “这里面若是没有大魏文宫的影子,我等是不信,指不定这首诗词就是某一位天地大儒所写,不过只是写了一半,而后交给许清宵。”

    “让他打压我十国才子,否则的话,为什么刚好在最后一刻,为什么刚好又是李兄写出镇国诗时拿出来?他许清宵为何不第一日来?”

    “为何第三日来?你们如何解释?”

    十国才子终于忍不了了,其实这话他们早就想说,但说出来的话,又感觉是自己输不起,所以就不说。

    可没想到的是,大魏才子到处吹捧许清宵,拿许清宵来践踏他们。

    这下子谁服?

    反正他们是不服的。

    “可笑!可笑!可笑!”

    “我还以为十国大才有多大才呢?没想到也是这种小人,我大魏什么时候需要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

    “输不起就输不起,何必在这里犬吠?”

    大魏文人听完对方的意思后,集体炸锅了。

    你大爷的,我们作出千古名诗,按理说应该就是赢定了啊,知道你们不服,但在千古名诗之下,你们再不服也要咽下去。

    可没想到的是,竟然用这种阴谋论来贬低许清宵,甚至还贬低了大魏文宫,大魏王朝,这他们怎么能忍?

    包括不少百姓也忍不住了,纷纷开始叫骂。

    =======================================================

    头晕了一天,恶心了一天,抽烟抽的,去医院吊了一针,晚上八点多回来。

    今天一更,实在抱歉,各位读者老爷们,实在是惭愧啊,又恢复日更一万。

    给自己一巴掌!!!!!!!!!!

    打脸了!!!!!!!!!!!!

    =========================================================

    第一百三十四章:

    作诗获取民意。

    这应该是不可能的。

    自己之前作千古名词,千古第一骈文的时候,没有任何民意。

    但写千古名言的时候,好像有一点民意,只是不多罢了,根本察觉不到。

    因为那个时候的自己,也不懂民意是什么,是后来斩杀番商,才获得了民意,蕴养民心。

    而昨日,自己将进酒一诗,却获得海量民意。

    让许清宵百思不得其解,可就在方才,许清宵彻底想明白了。

    所谓民意,则是民心所向。

    吃饱喝足,是民心所向。

    国家强大,也是民心所向。

    吃饱喝足就不用解释,这国家强大,笼统划分两种,一种是军事上的强大,一种是精神上的强大。

    精神上的强大,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文化底气,大魏为何尊重儒道一脉?甚至说,天下人为何都敬重读书人?

    就因为读书人有智商?可这天下有智商的人海了去,皇室一脉,那些亲王郡王不聪明吗?

    主要是因为,读书人的特性,修炼浩然正气,克制妖魔鬼怪,在危难之际,拯救苍生,而且读书又能完成阶级翻身,以及读书人可被天地认可。

    所以儒道,是精神底蕴,不容践踏。

    十国才子,在离阳宫大肆羞辱大魏文宫,对老百姓来说,也是一种羞辱,因为大魏文宫代表的是大魏儒道。

    自然大魏百姓还是希望文宫能胜。

    可发生这么多事情,十国大才又如此嚣张跋扈,引来百姓民怨,自己作诗千古,不但赢了十国大才,而且还震撼百姓,赢得了大量民意。

    所以想要获得民意,不是说自己作诗就行,而是要在特定的事件上作诗,就可以获得民意。

    说直接一点,让大魏百姓爽起来,就可以获得民意。

    这样解释通俗易懂。

    “如若是这样的话,那以后就得多参加参加这种聚会啊。”

    许清宵心中自语。

    不过他心里更加明白一个道理,需要特殊条件才有明意,不然一直装逼不会有什么民意的。

    要先抑后扬,就比如说十国大才各种嚣张,大魏拿不出什么作品,被人家各种羞辱,然后自己再登场。

    装完逼还可以捞民意,这种好事有多少要多少啊。

    不过许清宵也知道,这种情况其实一般比较少。

    不会真有人觉得大魏文宫不行吧?

    朱圣正统,几十个大儒,还有天地大儒,甚至许清宵怀疑里面是有圣人的。

    活着的半圣。

    在这样的环境下,滋生出来的儒生,会是等闲之辈?

    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