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章:户部税收,皇权特许,大内龙符,许清宵又要开始搞事了! (第4/5页)
得挺开心,在泥地里面打滚,倒也没有反感。 而房内,许清宵则在没日没夜地看书。 十五日后。 六千份卷宗,许清宵全部看完,并且列好所有的数据综合,甚至还画了一张未来趋势图。 而当许清宵看完这六千份卷宗后,也总算明白大魏国库的钱去了什么地方。 四成是官员收入,底层官员极为庞大,哪怕一个人一个月一两银子,一年也是十二两,大魏目前官员三百七十万人,巅峰时期高达七百多万。 所以每年收入一上来,先有四成是要拿出去给官员们发俸。 三成是军饷,没有战争的时候,军饷不会太多,毕竟军兵的俸禄不多,主要还是在伙食住宿等上面花销大。 不过一旦打起仗来,一万万两白银都不够用半年,光是抚恤金你都不知道怎么花。 剩下的一成半,是用来赈灾一类的花销。 最后的一成半,其中一成是杂事开支,正常的国家维护,比如说某某县衙需要修补了,比如说官员要出差,包括一些外使来了,你要赏赐吧?谁做了不错的事,需要赏赐吧? 而半成,是用来发展国家的。 这就是目前大魏的开支。 简直是......穷的令人发指。 国库半成用来发展国家?这国家能昌盛吗? 而且最恐怖的一点是什么? 是许清宵看完如此之多的卷宗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些钱一笔都不能节省了,官员收入不能再减了,军饷可以动一动,可自己不敢动,这涉及到了武官上下的利益。 一成半的赈灾银之类也不能动,这是应付突发情况。 杂事开支也省不了,因为大大小小的事多,总不可能衙门破了你不去修缮吧? 而发展国家的半成,更不可能动了。 本来国家就已经发展不起来了,还动这个银两?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 想省钱是不可能省钱了。 只能赚钱了。 甚至省钱反而是加速王朝衰败。 想要解决大魏当下的麻烦。 一个字。 难! 可再难,许清宵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制定计划了。 “女帝啊女帝,要是我把这件事情解决了,你不封我个王,你别怪我真叛国啊。” 许清宵心中自语。 这个天大的麻烦,换做是任何一个人,只怕直接跑路了。 许清宵一开始也升起了无力感,但很快调整好了心态。 问题大不要紧。 主要看有什么好处。 要是自己解决这个大问题,女帝怎么着也要封自己一个王位吧? 这事一点都不开玩笑,几乎不亚于,北方蛮夷杀到京城,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灭了千万蛮夷,杀到人家老巢。 不封王,说不过去。 白纸出现。 许清宵沾染一点点墨汁,而后开始在白纸上写字。 大魏财政完全是畸形,不能省钱的情况下,就只能赚钱。 那么怎么赚钱是一个问题。 【第一:提高底层生产力】 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家富裕或不富裕,看的就是底层和中层,底层生产力起来了,就会诞生许多中层,然后国家就能逐渐富裕。 而现在大家都是底层,甚至都是地下层了,谈什么富裕不富裕。 想要提高底层生产力,三个办法可以解决。 【种子】、【水车】、【化肥】 种子很简单,类似于土豆番薯这种东西,先把肚子喂饱再说,吃的好不好无所谓,最起码不能饿着。 水车目前已经在施行,只要效果一出来,直接呈交给陛下,然后举国建设,务必争取每一处良田都有水车工程,家家户户的田里都能喝到水。 既解决了百姓争斗,又能稳定生产粮食,不至于荒废土地。 化肥,这个东西是比较超前的东西,许清宵懂一点点化肥,但这制作出来很难,不过这个世界上有仙道,就好比‘求雨符’这种东西。 所以能不能生产出‘化肥’,要是生产出来了,那简直是利国神器,不过这个先放一放,只能当做备用,能不能搞出来真不一定。 但种子和水车好说一点。 尤其是种子,这个世界上没有土豆番薯这种东西,但也有相似的东西,而且可以精确搜寻。 这就是生产力的方案。 而第二点是。 【增加税收】 是的,增加税收。 国家的收入就是收税,大魏如今的税收是三成,对比盛世的大魏来说,比较多了,但对当下百姓来说,多是多,但至少能扛得住,不过要是再往上增税,那就是大麻烦。 可许清宵这个税收,不是针对百姓征税,而是对一群特殊人员。 大魏皇室。 大魏文人。 大魏异国番邦。 大魏商人。 根据大魏律例,皇室一脉,不需要缴纳税收,而且每年可以得到不少补贴。 大魏文人,有功名在身也不需要缴纳税收。 最后就是这个异国人了,当初大魏文帝为了彰显大魏万国之上的气派,允许异国人来大魏做生意不用缴纳税收,甚至入城门都不用给钱。 反倒是百姓们进大城要缴纳几文钱。 这他娘的就是不合理。 都给爷交税。 这就是许清宵的计划。 皇室贵族们吸国家的血,已经成长为绿油油的韭菜了,可以开始割了。 还有文人,谁允许有功名的文人可以不用缴纳税收?谁允许的? 说句难听点的,当文人就应该为国效力,想不交钱?没门! 至于异国番邦?还想不交税?你他娘的做梦吧。 不但要交税,而且还要多交一点,并且严格遵行大魏律法,什么五险一金啊,什么周六周日放假啊,统统给我搞好来。 要是不搞好?就给爷滚,这里是大魏,该滚的是你们! 许清宵写满了一张白纸。 这一刀下去。 保证大魏瞬间肥起来,而这笔钱,完全可以拿来发展农业生产。 造水车要不要钱? 买种子要不要钱? 开拓荒地要不要钱? 统统都要钱。 所以这笔钱不够,但可以解燃眉之急,而且一旦施行下来,就是长久的事情,每年保守估计收割个五千万两白银一点都不过分,甚至更多都有可能。 这笔钱拿来发展大魏国家,爽不爽? 但计划非常美好,可许清宵知道。 一旦施行起来,很难了! 皇室贵族答不答应?这是第一个问题! 大魏文人答不答应?这是第二个问题! 大魏商人答不答应?这是第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许清宵有些沉默了。 啊?你说还有异国番邦啊? 在大魏做生意,许清宵还在乎这帮异族人的想法?他们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唉!这回真没脾气了。” 此时此刻,许清宵将白纸焚烧干净,他这次真的明白为什么女帝如此在乎兵符了。 以上三个问题,其实可以用一个办法解决。 武力镇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