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满朝文武哗然,许清宵之布局,最后三日!【为最单纯加更】 (第1/5页)
武昌一年,六月二十六日。 许清宵如往常一般醒来。 可以这一日,无论是满朝文武,还是大魏京都的百姓,所有人都显得有些激动。 平丘府赈灾案,两千万两白银下落不明,如此悬案自然能勾起百姓好奇之心。 故此所有人一直都在等待今日,想要看看,到底谁是幕后真凶,而许清宵又会拿出什么证据来? 今日注定不平凡啊。 百姓们走来街上,一个个在打听着宫里的事情,若不是皇宫之外不让站人,他们估计已经去了。 而守仁学堂之外,满是百姓,许多百姓还未亮就已经过来了。 无论是哪里的人,都爱看热闹。 许清宵整理好衣冠后,便从守仁学堂走了出来,街道当中皆是百姓。 待许清宵出现后,百姓们纷纷露出笑容,他们也不知道什么,只是看到许清宵就笑。 “诸位,早。” 许清宵拱手,朝着百姓们打了个招呼。 “许大人早啊。” “许大人,今日上朝,可要为我等百姓讨个公道啊。” “是啊,平丘府之案,死了多少无辜老百姓,许大人,您可一定要揪出幕后黑手。” “没错,许大人,我等了一个月,就等着今日。” “许大人,无论谁阻拦你,我等百姓都会拼尽全力保护你。” 随着许清宵一声招呼,有些不知什么的百姓,这一刻彻底放开,而后各种支持言论响起,越百姓们越为振奋,甚至百姓们齐齐朝着许清宵一拜,行之大礼。 “多谢诸位了。” “请诸位放心,本官必会为下百姓讨个公道,也会为平丘府无辜百姓,讨个公道。” “诸位也莫要感谢,为官者,为民伸冤,为民解忧,经地义,受不起这一拜。” 许清宵朝着百姓们一拜,为官者,替民伸冤,这是经地义之事,所以面对百姓们这一拜,许清宵受之有愧。 他回拜之后,便转身离去,朝着大魏宫廷走去。 百姓们则无比感动,夸赞之声彼此起伏。 “许万古当真是个好官啊。” “为官者,为民伸冤,为民解忧,经地义,许大人这番话,莫名想让我落泪。” “孩子,你得好好学着点,以后要是有机会当官了,也要学许大人这般,知道吗?” “许万古,当为下第一官。” 百姓们发自内心夸赞。 实际上他们这次过来是带着看热闹的性质,然而却在不知不觉中,被许清宵给感染到了。 虽然许清宵没什么,可一番话就是能莫名让人感到其心意。 这年头找个贪官容易,但找个好官太难了啊。 大魏皇宫外。 文武百官今日来的颇早,至于为何,众人心知肚明。 百官们两三一队,在压声低语,大致的东西,无非就是涉及到许清宵。 此时。 许清宵的身影缓缓出现。 随着他出现后,不少声音止住,没有再去议论什么了。 “清宵侄儿,好些日子不见,有些偏瘦啊。” 安国公第一个出声,他朝着许清宵看去,老脸满是笑容,一口侄儿也喊得十分熟练,惹来儒官们丢来异样之色。 “清宵侄儿,来来来,让叔瞧瞧,还真瘦了啊。” “这几日查案查的累吧?瘦了这么多。” 国公们一个个喊着许清宵瘦了,各种关怀,而列侯们则是拍了拍许清宵的肩膀笑道。 “清宵,你行啊,把刑部都闹了一遍,啧啧,真有我们兵家的气势。” “我问你,打侍郎的感觉shuangma?哥哥我虽然是侯爷,可还真没打过侍郎。” “是啊,是啊,这滋味shuangma?” 列侯们大笑道,丝毫不顾及不远处的李远。 也就在此时,太监的声音响起了。 “宣,百官入朝。” 声音洪亮,让许清宵不好什么,只是笑了笑,跟着众人一同进朝了。 走进宫郑 安国公直接拉来许清宵,声音不算很大,但也不道。 “清宵,给叔一声,这案子到底查到什么地步了?” 安国公如此问道,此话一,几乎所以官员都忍不住靠近一点点了,想要听听许清宵怎么回答。 “安国公,您想听真话还是听假话。” 许清宵有些无奈道。 “肯定是真话啊,跟叔还能假话,快。” 安国公这么一,众人顿时更加好奇了。 “没查!查不出。” 许清宵摊了摊手道。 声音响起,诸位国公:“......” 列侯:“......” 百官:“......” 众人脸色有些郁闷,不是别的意思,许清宵这话,搁谁谁信啊? “清宵,你连叔都不相信?” 安国公有些郁闷道。 “是真的啊,我真没骗您,这案子谁能查出来?我是查不出来。” 许清宵很认真道。 “算了,叔知道你有苦衷,不能乱,毕竟有外人在,行,待会上了朝,什么都知道了,叔也就不提前问了。” 安国公扫了一眼百官,这句话就是给这帮人听的。 当下百官们微微又回调了身子,显得若无其事,如往常一般上朝。 殿外。 百官止步。 过了半刻钟后,太监之声响起了。 “入朝!” 当即,百官整列好位置,一个接着一个上朝,许清宵也跟在后面,一同上了朝。 他是特事官员,所以有资格上朝,但必须要是特办之事,否则的话,从七品的主事,是没有资格上朝的。 而且许清宵不是跟着武官上朝,而是来到了文官一列,站在最后,跟着前面的人上朝。 走进大殿。 清凉感袭来,当下洪亮的声音响起。 “臣等拜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拜见,许清宵也有模有样地学着。 “平身。” 熟悉的女帝声响起,许清宵跟着百官们起身,而后微微正视前方,看着前面官员的后脑勺沉默不语。 很快,各种套路化的开场白响起。 朝堂上前半个时辰或者是一个时辰,基本上都是在讨论国家大事,许清宵第一次上朝,倒也听得津津有味。 大致内容也很简单。 武官们现先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