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九十二章:上朝,面圣,儒官,敌意nongnong【新书求一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上朝,面圣,儒官,敌意nongnong【新书求一切】 (第1/5页)

    大魏读书人风起平安第九十二章:上朝,面圣,儒官,敌意nongnong【新书求一切】未时。

    安国公府上忽然之间来了一批人。

    齐国公,信国公,李国公,晋国公,卢国公,五位国公都来了,也就是差三位国公没来。

    信武侯,广平侯,射阳侯,曲周侯,阳都侯,五位侯爷也来了,可谓是大驾光临。

    一时之间,整个朱雀大道和玄武大道都沸腾起来了,无论是朝中大臣亦或者是郡王权贵,都不由打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否则的话,怎么好端端这么多权贵去安国公府?这明显有问题啊。

    各府都差人去打听。

    而在安国公府上,五位国公龙行虎步,一个个满是笑意地走到许清宵面前。

    “这就是清宵侄儿?好啊,一表人才,当真是一表人才。”

    “啧啧,不愧是敢怒怼朱圣一脉的读书人,看起来就有锐气,好小子。”

    “清宵侄儿,老夫没读什么书,也不喜欢绕弯弯,你若是能把我这几个没出息的孙子教好,以后这皇城内,只要你不犯什么大事,尽管来找老夫。”

    “李国公,你这话说的?好像我们罩不住清宵侄儿一般?清宵侄儿,老夫可不像他们,空头支票,这块暖玉你拿着,戴在身上,可滋润气血,养身益寿之效。”

    “好你个晋国公,没想到这么阴险?清宵侄儿,你等着,老夫现在让人去给你准备薄礼。”

    五位国公分别来到许清宵面前,满脸都是笑容,尤其是晋国公更是十分好奇,送来一块红血暖玉,这东西价值不菲,引来其他几位国公吐槽。

    “晋国公客气了,客气了,诸位国公言重了,言重了,学生无功无名,怎可能受如此恩惠,暖玉清宵就不用了,几位国公前来,已经让学生受宠若惊了。”

    许清宵连忙拒绝,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尤其是这么珍贵的东西,或许在国公眼中不算什么,但许清宵可不能要。

    最起码自己还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之前,绝对不能收什么好处,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

    “拿着,我晋国公送的东西,怎么可能收回,清宵侄儿,你要是不拿着,就是不给我晋国公面子了,那老夫可就要发飙了。”

    晋国公有些佯怒道。

    “学生实在不能收,待以后当真教好这些孩子,学生再收也不迟。”

    许清宵作礼道。

    当下安国公开口了。

    “行了,行了,你们几个老家伙,可别欺负我清宵侄儿了,来来来,坐坐坐。”

    安国公开口,他看得出许清宵的心思,所以喊了一声,让诸位坐过来。

    诸位国公也点了点头,许清宵不收礼他们并不生气,反倒觉得许清宵这人聪明,不是那种愣头青。

    国公走了过去,几位侯爷立刻凑了上来,说的话如方才一般,大致意思就是,整个大魏京都,没有一家先生愿意收我们的孙子,许清宵,你真他娘是个好人啊。

    几位侯爷年纪比国公要小个二十来岁,其余不少没来的侯爷,大部分都是没有后人,要有后人估计已经凑过来了。

    如许清宵猜测的一模一样。

    武官势力的后人,学业是一个问题,交给朱圣一脉,他们死活不同意,请其他老师过来呢,又管不好这帮熊孩子,毕竟都是一些老先生,这些顽童也是一个个顽皮。

    再加上如今朝政繁忙,压根就没时间去管,以致于这帮顽童整天成群结队,不是去这里惹祸,就是去那里惹祸。

    而他们从小也是这么皮过来了,武官思想就是这样的,管不了就拉到,任他们去吧。

    但任他们去,不代表他们不想管,只是没有一个合适的人来教,今日许清宵一来,再加上安国公给他们写的信。

    一时之间,立刻喊来自己家的孙儿,带着人就赶过来了,生怕错过拜师。

    “诸位请放心,许某既愿收,便会用心去教,但需约法三章。”

    “第一,既为吾徒,必先尊师,往后这些孩子要做什么,都由我来说,诸位不能插手。”

    “第二,许某知晓,诸位心疼儿孙,但育人从严,不可逾越,所以无论如何,诸位不能心疼宠溺。”

    “第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若拜我为师,就不能轻言说退学,除非许某同意,否则不可当玩笑。”

    许清宵振振有词道,也十分严肃。

    而这番话得先说好,万一谁家孩子母亲舍不得了,心疼了,那怎么办?

    所以事先说好,别后悔了。

    自己育人,虽然为的是人脉关系,可也要负责,不然长久不了,别看一个个许先生许先生喊着,一口口大才。

    教好了,他们无条件支持自己,就当做是还恩情。

    教不好,那就是口头上喊一声,又不要钱。

    “此言极是,许老弟,我信武侯也不废话,这孩子就交给你,往后要是真不听话,你就往死里打,我绝不心疼。”

    “许老弟,将心比心,你用心教本侯的孩子,本侯承你这恩情,至于打骂你随意,本侯也是从小被打到大的,不打不成器。”

    众人这个道理还是懂的,小孩子闹归闹,玩归玩,但不听话就该打,尤其是学习上面,不打不成器。

    “诸位侯爷明白就好,不过我许某也不是一定要打,还是会悉心教导,就怕他们玩心太重了。”

    许清宵也客气了一句,一直说打打打肯定不好,得说几句好话。

    “行,许老弟,快快入座,一起喝一杯,本侯平生不太喜欢和读书人喝酒,但看你不一样,很对眼,来来来。”

    “对,喝一杯。”

    武将们的性子还是比较直爽,不像读书人一个个端着架子。

    许清宵倒也洒脱,跟着众人落座下来。

    国公坐在最前列,侯爷们依次落座,许清宵则坐在侯爷下面,然后便是几位国公的长子,也就是世子了。

    其余就在旁边一桌,至于这些顽童,则一个个站在一起,不知道在嘀咕着什么。

    “上酒。”

    随着一道声音响起,侍女们将已经倒出来的美酒给众人斟上。

    三次举杯过后。

    许清宵有些赞叹,这酒不一样,虽然依旧没有茅子好喝,但比起之前的要好很多了。

    “清宵侄儿,今日我等是托了你的福,否则的话,安国公也不可能拿出这等美酒出来,让我等品尝啊。”

    齐国公开口笑道,他满头白发,国字脸,即便是笑起来,也给人一种威严感。

    “哪里,哪里,是安国公看得起学生。”

    许清宵回答道。

    “还称什么学生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