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逆岁月_精编版白铄篇:27、再见了雷曼兄弟(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精编版白铄篇:27、再见了雷曼兄弟(上) (第2/8页)

种侮辱。

    还未对整个方案做出详细的分析,雷总便已经直接否决了非巴特的提议,心想:“嘿,老兄弟,还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吧。”

    不过他并没有和非巴特做任何接触,直接把这份方案丢到了一边,像啥事也没发生过一般。他还是坚信房地产市场很快就会恢复,而且他觉得雷曼公司还是很有市场的,只要他愿意,会有一大把的人排着队来洽谈。

    非巴特见这老兄也没个回信,好吧,既然你“装聋”那我也“做哑”,被老财好不容易撮合而来的投资一事变得不了了之,就好似小孩子过家家一般。很久以后据非巴特回忆,当时他正陪着老婆在外面旅游,把方案发给雷总后,因为没有见到回复,他也把这事给忘了。毕竟趁着身体还行,老婆才是最重要的。

    米国政府没有办法,可是还不能和雷总翻脸,财政部、米联储又是一番商量,觉得雷曼只能找一个认清现状的买家来接手,一番商议后,准备找对雷曼感兴趣的大英帝国巴克莱银行、米国银行来接手,但是这件事得保密,万一市场知道了雷曼已经到了准备出售的地步,搞不好立刻就会成为贝尔斯登第二。于是,米国政府出面开始小心的撮合巴克莱和米国银行接手“雷曼兄弟”。

    时间不等人,二季度雷曼兄弟公司业绩出台后,显示再度亏损28亿米元。在此情形下,雷曼股价每况越下,市场上的投资者、客户显然越来越对雷曼失去信心,要是再这样下去,一旦出现大幅度的抽资,那雷曼可就真的完了。

    不过雷总也真是厉害,狠起来对自己都下手。他直接打出了三记重拳:一是甩锅,公然斥责高盛cao纵股价,扰乱市场,想要搞垮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言论一出在市场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这摆明就是说:“不是我雷曼不行,是有人在乱搞,如果能把乱搞的人给干掉,我们还是很行滴。”

    不过这招虽然烂,还是暂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转移了市场的注意力。毕竟最容易欺骗的就是那些不明真相的社会大众。

    第二招雷总直接开掉了自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并且高薪聘请了业界的大咖坐镇雷曼,做出了一副积极改革的新气象,争取公众的信任。

    第三招则是准备出售公司400亿米元左右的资产,获取资金以度过这次危机。

    雷曼新任CEO也挺厉害,上任不久就立刻找到了来自高丽买家进行谈判。在以往的认知中,这些人都是愣头青,是什么都不懂只知道抱米国大腿的家伙。

    前期的谈判还比较顺利,不过这些买家模样傻可心里一点也不傻,谈来谈去只愿意买入优质资产,对于问题最大的房地产资产则不感兴趣,要求剥离这些不良资产。无论雷曼这边如何解释,如何引导,他们完全是一脸懵逼,似乎就是听不懂。

    自负的雷总有些承不住气了,觉得进度太慢,决定亲自出面与对方谈判。雷总的突然出现并没有获得对方足够的尊重,不过雷总不在乎,因为他觉得很快就能让这些人心甘情愿的拿出大把钱来。

    在谈判中,雷总依然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什么?只要优质资产,不要房地产资产,我是要你们来吃屎的,你们还想只吃rou,没门。你们给我从新评估房地产方面资产的价值,必须给我们吃下去。最好还是只消化房地产资产,其它的优质资产就别想了。

    高丽买家们一看这架势,咋地?这是准备强买强卖不成,我有钱我怕谁啊。雷总觉得这些人太不识相,火爆脾气蹭的又上来了,很不赖烦的瞪着对方。

    这些买家们见状也不示弱,桌子一拍:“你瞅啥?”

    雷总也一拍桌子:“瞅你咋地?”

    高丽买家:“再瞅一个试试”

    雷总:“试试就试试!”

    正当雷总的气势达到最顶峰的时候,对方没有选择硬碰,气势瞬间矮了下去。不过雷总也没能得意,因为这些人竟然直接拂袖而去。

    “轻轻的,我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耶,剧本不是这样演的呢?你们给我回来。

    一向养尊处优,受惯了尊重与爱戴的雷总一脸懵逼的看着自己的下属:“咋的啦,这哥们?以前我面对老财、老储他们可都是这样,人家可是屁都不敢放一个,这些高丽人咋突然就这样呢?这世道还真的变了。”

    新任CEO耸耸肩膀,摊开两手,一副无奈的表情,心里暗暗骂到:“和我没关系,是你自己作死……”

    雷总恼羞成怒,好吧!老子这么丢人的事都被你发现了,你也可以滚了。于是雷曼的高层又是换了一茬又一茬。随着雷总一波又一波的“作死saocao作”,雷曼也正一步步的滑向崩溃的边缘。

    在雷曼不断挣扎的同时,米国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要说这两家企业在米国房地产行业可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房利美成立于1938年,距今已经有70年的历史。当时适逢经济大萧条,百业凋敝,米国至少20%的老百姓无力偿付房贷,因此当时的米国总统老罗为了挽救米国经济,便力主国会创立了房利美这家最大的“米国政府赞助企业”,在当时它实际上的功能是一家政府机构,旨在为地方银行提供联邦资金,以扩大住房贷款业务,刺激房地产市场。

    随着时间流逝,房利美的积极意义逐渐被消极意义取代。政府在危机过后将房利美从政府机构变为私人机构,但是权力却没有减少反而扩大,被批准可以cao作未经政府审批的房地产贷款。也正这种权力使得房利美背后的资本眼中只有利润逐渐忽视风险。

    后来米国政府发现房利美的“权力”太大,有些尾大不掉了。一想:奶奶的,我们这是给自己搞了一个大爷出来呀。咋办?打压不行,房利美背后的资本家们可都是硬茬。撤掉更不行,房利美在米国房地产市场上的作用已经变得无可取代,强来容易出乱子。这些问题可难不倒政府的精英们,他们心想有了大爷干脆就再来个二爷吧,于是1970年第二大的米国政府赞助企业——“房地美”成立了,房地美的业务与房利美相差无几,它存在的价值就是为打破房利美一家独大的局面。

    几十年来,两家公司为住房市场提供流动性、稳定性和购买力,圆了不少米国人的住房梦。其30年固息抵押贷款政策不仅在米国是独一份,而且深受购房者的欢迎。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米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它们所持有或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约为5.3万亿米元,几乎占了米国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一半。不过成也萧何败萧何,受米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次贷债危机冲击,房利美和房地美更是首当其冲的陷入全面危机。最为搞笑的是7月份房地美还发布了财务状况十分良好的声明,但没想到很快就被啪啪打脸。

    这时米国政府对于处理“两房”问题所面临的情况是这样的:银行把钱贷给了那些没有多少收入或信用记录差的个人,在房价高涨的时候,由于抵押物价值充足,贷款不会产生问题;房价下跌时,抵押物价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