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节 改现金交税 (第1/1页)
古利特不在乎被骂一顿。 左耳进、右耳出,也就过去了。 让他脸色难看的是,大总督扣了三和城下半年的所有经费。 包括行政支出和军务支出,但该交的税一分不能少。 这可要了亲命,总不能用自己的钱倒贴吧? 那干这个行政长官还有什么意思? “大人不必动怒,我们可以从那些土人农民身上想想办法,左右不过半年,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古利特的助手兼职办公室秘书约乐迪提意。 “农民能有什么钱?不如拿郑奕住那些富人开刀。”古利特反驳。 “免除三年商业税政策是大总督颁布的政策。”阿尔迪提醒,“贸然破坏有可能....而且郑奕住现在动不得...皇家银行那边没法交代。” 提到这个‘古利特’就来气。 原本他可以随意拿捏郑奕住,隔三岔五随便找借口,就能敲诈到几千盾。 偶尔还能随便加加税。 突然郑奕住像变了个人似的,疯狂从银行贷款。 欠钱是‘大爷’。 所有银行都保护他。 特别是风车皇室的皇家银行,明确要求殖民政府不许sao扰郑奕住。 否则2000万盾贷款收不回来,责任由殖民政府和古利特承担。 这般耍无赖的cao作,气的古利特砸掉了好几次桌子。 想通这些,古利特明白,从商人那边敛财是不可能了。 “你说说看,农民身上如何创造更多收益?” “土人喜欢种植水稻,交税交的也是实物稻米,可稻米并不值钱,如果想额外增加创收,只要让土人交税改用现金就行。” “...” 古利特瞳孔慢慢放大,他好像抓到了什么重点。 约尔迪又道:“现在每丘地交税稻米100公斤,也就是5盾。 如果改收现金,聪明的农民会自行拿出一部分土地改种经济作物,比如糖、丁香、可可、橡胶...等等。” “尝到甜头的农民会逐步减少种水稻,改种更多丁香、可可!”古利特补充。 “大人英明。”约尔迪送上一记马屁,“丁香、可可、豆蔻,这三种垄断农作物,我们只要像过往那样定价收购,转手出口赚差价就行,产量大幅增加,收入自然会变多。” 农民售卖自家种的丁香、可可、豆蔻只能卖给殖民政府指定的回收商。 私人不被允许参于收购。 当天下午,农民交税、改交现金的政策,被确定下来。 张新在尼亚办公室里听到这个消息。 “你帮我分析一下,这条政策有没有可以赚钱的商机?” 尼亚问张新。 张新瞬息间想到。 这条政府策实施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将会增加。 土地是定量的,如果农民只种殖民政府垄断的农作物。 那么商人就会提高甘蔗、胶橡、亚麻...等等非垄断农场作的收购价格。 农民可以根据回报率,选择种什么。 这看上去对殖民政府、商人、农民都有好外。 大家的收入都加了。 但,农民都去种经济作物,谁来种水稻呢? 爪哇水稻一年三熟,所以稻米的价格实惠且稳定,5盾可买100公斤。 在这个运输不畅的年代,可以预见三和城将会缺稻米、物价节节攀高。 也就是说通胀要来了。 这对张新来说是好事,因为他是纯负债。 对郑奕住来说,更是天大喜讯,他会因此少还很多钱。 想到这里张新咧起嘴角,差点笑出声。 不过,这是个缓慢过程。 毕竟农作物生长需要时间,通胀至少需要半年或一年后才会显现。 “张新,你在想什么坏事情?” 尼亚疑惑问。 得意忘形差点笑出来,理了理思路回答她前面的问题。 “尼亚经理,有两个直接影响,一是盾可能会贬值、二是大米可能会涨价。” 尼亚是三和城摩根银行副行长,因为没有正行长,所以她是实际意义上的BOSS。 坐在这个位置上脑袋自然是灵光的。 瞬间想到大概,喃喃道:“看来要增加放贷利率、降低存款利息,来对冲贬值。” “...” 张新当场社会死,他还想趁机向银行多借点钱呢,没想到尼亚小妞居然想涨利率! 太过份了! “对了,你现在生意怎么回事,营业额为什么没增涨?” “你关注我这点钱干嘛?”张一奇怪问。 “泗水摩根银行金库被抢,我担心那边的人会过来挤兑,而且我这里也没多少钱。” “...” 银行没钱听着像笑话。 张新知道,摩根银行大部分现金都被借出去了。 这个年代也有‘准备金’的说法。 但一般不超过10%,有时为了业绩,甚至会压到5%。 客户存100,借出去95. 现在的情况是,两个城市的摩根银行都没钱了。 如果客户突然都来取钱,银行无法支付,就会引发严重后果。 银行就是‘信誉’。 丢了信誉,等于关门倒闭。 话说,尼亚把这么秘密的事情说出来,说明她很信任张新。 否则消息传出去,泗水那边的储户没来,三和城这边会先乱起来。 “我大概有45万盾,可以帮到你吗?” “...” 尼亚下意识追问,“你那来的这么多钱?” 接着尼亚又摆摆手,“算了,你不用回答,45万盾对我有用,尽快给我。” 故计重施,张新把另一半武器再次交易给反抗军。 总价21.5万盾,抹掉1.5万盾的零头,给反抗军报价30万盾。 本以为反抗军会拒绝,或者是拖几天交易。 没想到人家第二天就来摩根银行存钱,并把存单藏在墓地里。 担心被监视,张新根本没去取。 直到蔡德隆从泗水城回来,在反抗军进攻前夕,他从银行里取出22万盾现金。 三小时后银行被反抗军攻馅,运气好到爆棚。 取兑票的事情还是交给蔡德隆去做,毕竟多年练武,无论是身手还是警觉,都不是张新可以比的。 凌晨两点,蔡德隆返回南县小吃店,把刚刚从墓地里取回来的不记名兑票交给张新。 兑票是用防水油布包裹着的,还没拆开。 随手打开,张新揉了揉眼睛,60万盾? 再看还是60万盾。 “我只要了30万盾,对方什么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