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节 有人哭 有人笑 (第1/1页)
三和城行政长官古利特,正坐在总督府办公室内发呆。 手里的香烟已经燃到烟嘴。 三天。 他购买的武器已经迟到三天。 迟到一天、二天还能理解成天气原因,可连续三天过去,依旧没有船影,彻底打破他的幻想。 这时手下来报。 原来,昨晚又有人在三和城内搞破坏。 究其原因还和总督本人有关。 过去一周,他封停了三和城周边数处没有交保护费的私矿,并计划卖拍。 打算尽快归还银行贷款。 因为矿主主要是东日人,古利特的做法惹恼了生活在三和城内的东日裔。 在少数人的鼓动下,他们夜间成群结队破坏城内公共设施、打砸店铺。 弄的三和城乌烟障气。 古斯特听闻后气的火冒三丈,怒道:“让警察开枪!” 助理感觉到上司今天心情很糟,低低头退出办公室。 ... 从海上回来后,张新像个小透明一样,已经在银行门口连续卖了三天盒饭。 “张新,尼可经理叫你。” 临近中午,蔡小景从银行里跑出来找到张新。 ‘不知道尼亚小妞找自己什么事?’ 心里这样想,张新随蔡小景来到尼亚办公室外,轻轻扣了扣敞开的门框。 “坐吧,你有一封电报从日尔曼拍过来。” 三和城有电报局,为普通公众服务,用于远程传递信息。 银行和富人,通常也安装有电报机。 而这个年代使用电报机传递信息的价格按字数收费,一字一盾。 贼贵! 展开电报,上面只有一个数字‘2’。 为了省钱,张新和杨花狗使用了密码本。 意思是:一切顺利,已经到达日尔曼。 “我可以使用银行电报机,回一封电报吗?” 尼亚耸耸肩,“随便用。” 张新没有立即使用电报机,而是先是跑回店里。 从后厨厨柜里找出一个小布包。 这里有一双崭新布鞋,和一个小本子。 布鞋是这具身体母亲缝制的,离开唐山前张新一直把它揣在怀里,赤脚来到爪哇。 小本子是‘密码本’。 作用是把一个数字,或一个单语,赋予另一层意思。 比如。 2的意思是:‘一切顺利,已经到达日尔曼。’ 3的意思是:‘到达日尔曼,并进入学校。’ 4代表:‘还在萨克逊,正在准备前往日尔曼。’ 周的意思是:平安。 大的意思是:危险、躲避。 王的意思是:钱、盾。 ... 等等诸如此类。 杨花狗过目不忘,看一遍记住,张新则需要借助密码本给他写回信。 明文:‘保重自己、晚睡早起、努力赚钱。’ 译文:‘同一个电报地址,10月15号中午12点再联系。’ 尼亚拿到电报内容飘了张新一眼,“就这?” “就这。” 说话时张新把12盾放到她桌子上。 尼亚点点头,使用电报机把内容发出去。 再经电报局转出。 “话说,你上次借我的枪干嘛去了?” 尼亚走到茶柜前,冲了两杯咖啡。 自己一杯,给张新一杯,旋即重新坐回那她张宽大的梨木椅。 “出海。”张新解释道,“我买了条船,本打算跑运输生意,结果...” “遇到海盗了?”尼亚追问。 张新把头点点。 按朱秀章的说活,遇到海盗很正常,没遇过海盗的、十有八九本身就是海盗。 “我向他们开了几枪,结果寡不敌众,只能跳船逃走,还没开张,就把船赔了进去。” 尼亚点点头,“运输生意以后不要做了,早晚丢命的事情。” 张新应付地点点头,心里坚持认为海运必须涉足。 “我听到风声,说是古利特总督贷款购买的武器,在海上被人劫了,你注意避嫌,毕竟你的船丢了,而且时间太巧合。” “谢谢提醒,请尼亚经理为我隐瞒借枪的事情。” “小事情...”像是想到什么,尼亚又道:“古利特总督打算拍卖六个私矿,你要不要拍一个玩玩?” “多少钱可以拍到?”张新好奇问。 尼亚·戈麦斯用不在意的口吻说道:“小型矿几十万盾吧。” 张新语塞。 “我觉的卖盒饭挺好。” “呵呵...别灰心,你早晚有一天有实力参于这种买卖,倒时别忘记找jiejie贷款。” “一定。” 张新客气一句,就打算离开。 “对了,你买的制冷机、制冰机10月1号到港,别忘记去提货。” 比预想中快许多,好事情。 回到摊位,黄大山和周福正在摊位后面聊天。 黄大山看上去很气愤的样子。 “怎么了?” “东家,因为我们最近大量收购市场尾鱼,有些鱼贩起了心思,想要制定统一最低售价。” 张新扶额。 这事不能怪别人,出门就是为了钱,形成统一最低售价,避免无限低价竟争,是每个行业都要做的事情。 “没关系,放弃鱼市,改从码头直接从渔民手里收购。” “好。”黄大山应声。 傍晚张新送蔡小景回家,女孩坐在后面心情不错。 “什么事情这么开心?” 张新回头问一句。 蔡小景介绍道,“因为殖民政府打击黑矿,导致旭日银行产生很多坏帐,他们因此有可能会被撤行。” 张新秒懂其中套路。 三和城开矿的大都是东日人。 旭日银行是日资银行。 开矿需要大本钱,两者之间有资金来往理所当然。 如今这些黑矿被突然封掉,前期所有投资打水漂,旭日银行这部分大额放贷也就变成了呆帐。 惨! 张新打算明天早上去旭日银行看看。 去看什么? 借的2000盾不用还了? 这是不可能的! 前世喜欢逛某宝拍卖,公司破产后所有东西都会被银行拿走卖拍。 是淘宝的好机会。 小到桌子板登、圆珠笔。 大到厂房、机器。 甚至连老人家骨灰盒,都被银行拿出来拍卖。 简直了... 到了蔡小景家,其母亲何幼娘正在院子里喂鸡。 蔡德隆正在走廊下劈材。 以前以为他是在劈材,现在明白他这是在练刀。 张新跟两人打了声招呼,像往常一样,出城去养猪场。 在那边吃晚饭、过夜。 凌晨在跟取货、送货的蔡德隆、何幼娘一起回城。 每天日子过的重复、充实。 第二天,过了摊位生意早高峰,张新来到旭日银行门口。 打算来一次淘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