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碰到好货了  (第1/1页)
    时间很快就来了1961年。    之前厂里虽然把何雨柱的申请给批了下来。    但因为天气原因。    只能等到来年开春才能有动作。    但今年还是大旱灾年。    这地也是荒地,估计也不肥。    何雨柱想着今年弄些草木灰、农家肥啥的先给土地增加点力。    万人的轧钢厂。    农家肥可不会缺。    不过这东西可不能直接使用,而是要堆成堆让其发酵腐熟一段时间。    中间再进行一次翻堆。    这是一个有“味道”的活。    如果是厂里指派还好,但现在是自己在弄。    找谁去弄也是个问题。    思来想去,厂里不是经常有犯错被罚扫厕所的人么。    就都给他们去弄好了。    何雨柱在厂里弄这些东西还是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不知道他弄几块荒地是做什么。    后来听说是打算自己种些东西。    那是说什么的都有。    有些人觉得他纯粹就是闲的。    有些自认为聪明的人认为是领导吩咐的。    何雨柱弄出味精的事。    经过这几个月的时间。    大多数工人也是听说了。    但因为数量不多,只能给领导做招待的时候使用。    不过大多数人是不看好。    你一厨子怎么会懂种地。    不少人等着看他出丑。    特别是院里的几个人。    许大茂更是特意跑过来嘲笑了何雨柱一番。    趁着他大笑的时候。    何雨柱给他来了一发“瞄准射击”。    看到许大茂完整的咽了下去。    不禁对许大茂这种节约“粮食”的行为大加赞赏。    这一下给许大茂恶心的。    好几天一听到吃的就想吐。    据院里小道消息。    许大茂也因此好久没能爬上章燕的床。    之后厂里也一直流传着许大茂的传说。    听过的人无不表示其是“我辈楷模”。    这事甚至传到了领导的耳朵里。    不少的领导也因此记住了许大茂。    以至于很多的人第一句话说的是:    你就是那个许大茂?    这天回到家里。    何雨柱说要买台收音机。    找娄晓娥要票。    “傻柱,家里不是有收音机吗?”    “又不是不能用,就别浪费那个钱了。”    自从有了星星后,娄晓娥也学会省钱了。    这也是没法的事,有钱花不出去,能不省吗。    “那个台太老旧了。”    “信号也不好。”    何雨柱知道今年年底国家就会发行工业券。    到时候买这些东西就不是钱和票了。    还要加上这个券。    每个地区的券面值好像不一样。    有的地区是每20元工资给一张工业券。    也是10元给一张的。    何雨柱也听村里老人聊过这些。    说什么的都有。    有说买辆自行车要20张要券的。    有说要10张,更夸张一位说要50张。    这四九城估计发行是20元一张的。    这些没法对娄晓娥明说。    “雨水不一直也想要台收音机么。”    “那台就给雨水听吧。”    听到何雨柱这么说,娄晓娥也就没有反驳了。    拿到票的何雨柱就朝着商场出发了。    到了商场后才发现,还是这些老类的收音机。    这时何雨柱才想起:    62年的时候我国首条晶体管收音机生产流水线才建立。    从此收音机就朝着小型化、便携化发展。    买到不新式的收音机,何雨柱也不在意。    就开始在商场转了起来。    这一转不要紧。    何雨柱居然发现了:    一台熊猫牌1501型收音机和一台1502型收音机。    这怎么可能。    何雨柱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    要不是以前自己去过博物馆。    还真认不出这两样来。    1501型是59年的国庆献礼。    总共就生产了328台。    有钱在市场上也不到的。    而02型的就更少了。    根据设计师的回忆。    在60年这两种就停止生产了。    二者总共就生产了400多台。    看着这两台收音机。    何雨柱想着无论如何都得拿下。    这可是具体特别纪念意义的。    将来放在自己的博物馆里想来也是极好的。    钱自己是不缺。    但还是少一张票。    找谁弄呢。    何雨柱想了想。    对了,李主任。    这老货不是一直想拉拢自己么。    自己有困难找他而不去找杨厂长。    在他看来不正好是亲近自己的意思么。    何雨柱在售货员惊讶的眼神中买了一台后匆忙离去了。    路上找个角落将收音机放在空间后。    直奔厂里找到了李主行。    跟他扯了半天皮,才拿到了票。    又赶忙回到商场将另一台也拿下了。    这时售货员看着这位着急的样子。    心说这是个傻子吧。    1000多块弄2台收音机。    看他刚才的样子,想必是出去弄票了。    嘴上还是ren不住说了句:    “您这花这么多钱就买两台这?”    “也就你们这些资本家才有这些闲情。”    何雨柱回到:    “你知道这两台收音机的来历吗?”    “我也不是资本家,就是一名厨子。”    售货员表示不信。    然后又说这么贵重的东西,自己也是好好打听过来历。    “很有收藏价值。”    听何雨柱这么说。    售货员更加确信他就是资本家。    在心里骂着。    饭都吃不饱,还收藏。    也就你们这些资本家才会搞这些。    真该把你们全部打倒。    看着售货员的样子,何雨柱估摸她心里不定在怎么骂自己呢。    也不跟她一般见识。    就回家去了。    在何雨柱走后,这位售货员将自己的事讲了出去。    顿时也是一片骂声,只有主任仔细的问了一遍。    得知身上穿的是轧钢厂的工作服。    还说自己是厨子。    大概就知道是谁买的了。    那位也去他家做过饭的。    自己跟他聊过天。    知道是位挺有见识的人。    买下这个也不足为奇了。    回到家后。    看着乐得找不到北的何雨柱。    娄晓娥有些生气,质问道:    “你花580就买了这个么个破玩艺?”    “晓娥,我跟你说,这可是好东西。”    “以后可以传给后代的。”    “你是不是觉得我好骗。”    听到这话的娄晓娥更来气了。    何雨柱赶忙拉着她对她说了一遍这东西的来历。    听完后,娄晓娥气虽然消了。    可还是有些疑虑。    何雨柱也不在解释了。    过两天她也就忘差不多了。    后世这两种保存完整的不超过10台。    越看何雨柱是心里越美。    心里不禁哼着咱老百姓今个真高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