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6章:《新三国》要开播啦  (第3/3页)
是被无数人转发了一遍又一遍。    这换成是其他的主持人。    虽然他产心里可能也知道马老师这装得有些大,但恐怕也会配合的称赞马老师对于金钱的心态。    这一对比,一下子就显现出了撒贝宁的真性情。    这让撒贝宁变得更为接地气,也变得更为受大家欢迎。    只是陈平喜欢撒贝宁,撒贝宁却是有些怕陈平。    听到陈平说要看他的节目,撒贝宁立即说道:“别啊,您不要看我节目。”    “为啥?”    “没有为啥,反正看到你,我心里就有些发虚。”    “我又不是老虎,怕我干嘛。对了,听说你还主持了典籍里的中国,改天我也参加试试。”    “我去……你这是想拿我开涮啊。”    撒贝宁有些抓狂:“别的节目先不说,我们还是聊聊一会的节目吧。”    ……    艺术人生是一个访谈类的节目。    与芒果电视台的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不一样。    艺术人生是一个规格更高,也更为上档次的综艺节目    在撒贝宁与陈平等人沟通完后,艺术人生便正式进行了录播。    “惜惜导演,请问当时您接到三国这个剧的时候,您是什么感觉?”    “当时接到这个剧,我第一反应是拒绝的。”    “为什么?”    “片子太大了,三国是我们四大名著之一。而且此前还有老三国,我怕拍得不好被骂。”    “但最终又是什么原因让您接了这一部剧?”    “一个是老三国演义距离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应该要有一个全新版的本国。另一个,也是上头各方面的配合。当然,还有一个,那就是找到了各个适合的演员。”    在这里,高惜惜说的适合的演员,最为重要的自然是陈平。    不过。    因为是带着一众演员来的,所以高惜惜并没有单点陈平。    虽然没说,但撒贝宁显然知道。    这里面其实最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有陈平加盟。    如果没有陈平加盟。    就算是新三国照常开拍,估计影响力也没有这么大。    不过撒贝宁自然也是妙人。    高惜惜没有当众点陈平的名,撒贝宁自然也不会说陈平的名字。    来这里的可是有几位知名演员。    就算是要捧陈平,也得一步一步来。    先与其他演员聊一聊再说。    高惜惜之后,撒贝宁看向了饰演刘备的于和为。    三国当中。    前期最为有关注力度的,自然是曹cao与刘备。    至于吴国的孙权。    虽然也是一方豪杰,但暂时太年轻了。    “于老师,我了解到,您在剧中饰演的是刘备。”    “是的。”    “对于刘备,可能对于我们大众来说,我们会觉得刘备心太软,或者做事没有主心骨。一碰到麻烦的时候,就知道哭。”    “其实并不是。”    于和为摇头:“刘备的这个哭是有,但绝对不像普通人一样的哭。三国当中能称霸一方的,哪一个都是一代枭雄。纵观刘备一生,如果只是懦弱,如果只知道哭。别说他能不能创建蜀国了,恐怕当时流浪的时候,他就已经被一众诸侯给灭了七八回。”    节目继续。    撒贝宁一个一个全都聊了一下。    最后。    撒贝宁看向了陈平。    之所以将陈平放在最后,这显然是压轴。    这要是一开始就来采访陈平,那观众还有啥兴趣了?    新三国当中,显然大家最为关注的就是陈平。    “陈平老师,你好,您在剧中饰演的是什么角色?”    “曹cao。”    “我很喜欢曹cao这个角色,但也有很多人并不喜欢曹cao。您觉得曹cao,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我觉得啊。”    陈平此前就很喜欢曹cao。    更加不用说,在他饰演了曹cao之后,陈平就更爱这个角色了。    “曹cao这个角色很复杂,他即有忠的一面,也有jianian的一面。他有魄力,但也很多疑。要一两句话解释曹cao,我觉得是解释不通的。在这里,我想吟一首诗,以此做为评价曹cao的一个方面。”    在撒贝宁的示意下,陈平开口吟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是曹cao的《观沧海》。    陈平念的非常有气势,就像曹cao复生一般。    只是。    在陈平念完,众人看到的并不是陈平表演出来的曹cao的气势。    而是。    不只是撒贝宁。    包括高惜惜在内的一众演员,都是眼睛直愣愣的看着陈平。    “你们这是?”    陈平无比奇怪的问道。    不就是念一首诗嘛,有这么震惊吗?    虽然陈平知道自己演技好,但也没必要这样吧。    只是。    陈平似乎会错了意。    过了好几秒时间,撒贝宁问道:“陈平老师,您这首诗是谁写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