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百三十章交流 (第1/1页)
李家族老出来这么一吓,整个长安城上层皇子间的风气就好太多了。 包括李渊的几个儿子都老老实实的。 同时,在某个不知情的小仆人传递下,李家族老呵斥李泰的话也被传了出来。 那一句这李唐江山是我们这些老人打下来的,和你李泰有什么关系,尤其是后面紧跟着的李靖等将军,底层戊边的士卒都有资格和我们坐而论道,只有你李泰没有。 安慰人心,太抚慰人心了。 有些时候就需要这样的话来安慰人心。 李唐的将军们凭什么对那些皇族尊敬,李渊登基后大封宗室而无人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是因为那些宗室真的为江山抛头颅洒热血,冲杀在第一线,撤退在最后,他们真正做到了那一点。 谁不知道李渊起家的时候,连太原王氏最初支持的都不是李渊。 那李渊拉军队需要的底层将领都是自己家人填充进去的,最初的元从禁卫军队也是这样打造出来的。 只有李家人自己冲杀拼命,才能在一开始就打造出一支强悍的军团。 底下的士兵一听我的队率和主公是亲戚,还不算太远,每次打仗还冲锋在最前面,我肯定要跟着这个老大干。 打仗也更加起劲。 皇宫花园之中,族老被李二扶着坐下。 “多谢三爷爷,要不是您,这件事还真不好处理。” 李二和长孙皇后陪着老人在花园里喝茶。 “二郎说笑了,对于老头我来说,最大的安慰就是看着我们李家的天下安慰。” 老头开心的笑道。 古往今来能被皇帝扶着的人有几个。 李二和长孙皇后在旁边笑呵呵陪着,这位爷刚给自己解决了一大堆麻烦事。 很多东西他们两个不好去做,这些老人可以去做。 “二郎,你父亲如何?” 族老突然转移话题,来的猝不及防。 李二的笑容停顿一下,随后叹口气。 “醉生梦死。” 四个字解答一切。 族老叹口气,他比李渊带了一辈,岁数大了二十多岁,李渊可以说是他看着长大的。 李家的很多年轻人都是他看着长大的。 里面的感情没办法言说。 “算了算了,他有他自己的路,二郎你只需要记住走好自己的路就行。” 族老叹口气,还是放弃了去看的想法,就让自己对李渊的观念,停留在十年前的意气风发,二十年前的雄姿勃发,三十年前的天之骄子上好了。 身为太上皇,还能要求李渊去做什么呢。 他身为李家的上一代家主,一个把李家带到皇位上的人,已经做的够多够好了。 现在再去要求他,也没有意义。 “二郎,你父亲把我们家族带到了鼎峰,你有资格把我们带到历史留名的地步。” 族老看着李二,一字一句的说道。 “我多希望我们李家能像刘家和赢家那样,出一名千古一帝。” 族老看着李二,语气中充满激动。 “出过千古一帝的家族,多么大的荣耀。 为你扫平一些麻烦事,是我们理所应当的。” 李二明白了。 他在反哺家族,家族也一直在默默的支持他。 说着,族老从怀里掏出一块印玺。 “这是元从禁卫最后一支的调动印玺,看见这个,太原老家最根本,也是最后一支元从禁卫就会听你的。 这是我李家最根本的宝物。” 李二面色肃然,长孙皇后被惊呆了。 “由庇护李家名下的良家子组成士兵,将领级别由李家本身的孩子组成。 每年都会军训十个月,全职业兵。 加上后备军,有一万两千人,是我们倾家荡产筹备出来的。 是我们最后的底蕴。 时间是五年。” 族老一字一句,缓慢的说道。 李二惊呆了。 五年时间组成,每年都有十个月进行军训。 这样的军队,只差一点见血。 或者说,只差一场战争的洗礼。 “三爷爷您这是………。” 李二欲言又止,不理解这是为何。 “李家不会再出去建国,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彻底融入这个国家。 李家不养废物,李家的每一代儿郎都会奔赴战场进入官场学习技术。” 族老一字一句异常严肃的道。 “我来长安之前,就想好了这些东西,我们也已经开始试行,就等结果。 真期待看到我李家子弟融进大唐角角落落的场景。 不希望他们变成纨绔子弟。” 族老不给李二等人劝说的机会,迅速把自己的想法说完。 “二郎,我有预感,接下来是千年未见的变局,我李家既然已经攥住最大的礼品,那我们就应该努力把握住。 大唐是我们打下来的,我们李家就应该守护好他。” 族老继续努力的说道。 李二点头应下,眼中含着一些泪水,他已经听明白族老的意思,这是要让李家彻底融入大唐,这是真正把大唐看做是自家的东西。 族老走了,走的干脆无比,直接回到李家曾经在长安的院落。 那是他们作为世家时在长安固定的院落,后来大家就有了更好的王府,大家很少再回去。 族老拒绝了李二夜宿皇宫的愿望,走向了哪里。 大安宫中,李渊今日没有享乐,而是身着一身素服,梳着一丝不苟的头发,坐在案几后面,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夜色将临,他等的人始终没来。 “三叔,你已经对我失望了吗?” 李渊睁开眼睛,喃喃道,眼神中满是失望。 他终究不在是那意气风发,让整个李家都为之骄傲的少年郎。 现在的他,只是一名浑浑噩噩的老人。 “陛下。” 宫门打开,一名老太监走进来。 “陛下,据说族老把最后一支元从禁卫交给了陛下。 太原李家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李家化整为零,进入大唐的各行各业,开始努力工作上进。 最后一支元从禁卫中,有着很多李家子弟,他还请命奔赴战场。” 老太监迅速说完。 李渊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他仿佛掌握了什么。 “三叔,这就是你们的想法吗? 你们希望李家的每一个人都是有用的,不期望出现废物。 你是想让记忆中的我始终留在英武中吗?” 李渊喃喃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