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art 238  (第1/1页)
    薛研见哥哥滔滔不绝,便走上前来,挡在了哥哥的前面,大声说:    “我也会说,大家听我说!火炕生出豆芽菜,火炕孵出小鸡崽!苞米挂在墙上晒,苞米住进木楼里!”    薛研毫不掩饰,抢哥哥风头,一句话逗的大家笑了起来。    “火炕”当然一定能引起大家的话题,于是你一嘴他一舌,果真聊了起来,把个薛拯给晒那里了。    “火炕”是东北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室内的大部分平面空间都被炕占据。    所以人们的室内生活主要是在炕上。    家里来客人要请到炕上坐。    平吃饭、读书写字都是在炕桌上。    孩子们抓“嘎拉哈”、弹杏核、翻绳等游戏也是在炕上玩。    特别是在东北农村,家家会把火炕利用起来。    用一个盆,装上黄豆或者绿豆,放上少量水,放在炕上。    由于火炕的温度,盆水升温,豆儿生芽,两晚的时间,一盆鲜豆芽儿就诞生了。    火炕上,诞生的还不只是豆芽儿菜。    黄黄的草筐,一窝鸡蛋,几个星期之后,鸡蛋壳里走出了小鸡崽。    原来,农民把鸡蛋放在草囤里,放在火炕上,使蛋受。    几个星期之内,一个个新的小生命在温暖的火炕上慢慢孕育成熟。    而长这个地方,正处于中国黄金玉米带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    玉米更是主要的种植粮食品种。    在东北农村晒苞米,也就自然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风景。    一入秋,家家户户就把苞米串在一起,挂在房山墙上……    而在东北的农家院里,您还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空中楼阁”。    下边是以木桩支撑,上面却似一间木房,俗称“苞米楼子”。    里面装满金黄色的苞米棒,再衬以皑皑白雪覆盖的屋顶和庭院,颇具东北农家的自然风貌。在靠近东北和北部山区的地方“苞米楼子”几乎家家都有。    其建造式样非常实用,仓底距离地面较高,完全是自家储粮的一种非常好的手段。    既可以防止老鼠偷吃粮食,又可以防止粮食受潮发霉。    “苞米楼子”满满当当,说明农民的子过的吃穿不愁。    老何又是隔墙来了一句:    “薛研!你还抢你哥哥的宠,你要马上要成二无赖了!”    “这老何,跟个孩子,怎么讲这个话?”    老何并不理会别人对他的指责,继续跟薛研说:    “你是喜欢有个弟弟呢?还是喜欢有个meimei?”    薛研认真的想了想,回答说:    “何伯伯,我不想要弟弟,也不想要meimei!”    “为什么呀?弟弟meimei都是你的兵啊!免得你整天跟在你哥哥后当他的兵了。”    老何说完,就有人朗声说道:    “薛研说的对,他们又不是在农村,要是有个弟弟能帮自己捡柴火,要是有个meimei能帮自己摘蘸酱菜的......”    没有等薛研说话,就有人打断话来,说:    “还别说,这几年,这附近也没有多少,房前屋后柴草垛,园子种满蘸酱菜的房子了嘛。    大家望望周围的几家院子,真的是“功能”不一样了。    薛德珠家里首先就改成了木工兼休闲聊天娱乐区域。    而在北方的平原上,村落星罗棋布的散落在原野上,一村一屯,一家一户突出的特点就是柴草垛。    城里人既便是很少烧柴,也有个柴草堆在院内或院个,那里也可能是些煤,也可能是些和煤用的黄土,更可能是些引火的柴火。    柴草垛是人家重要的生活标志,谁家的柴垛高、大、整齐,谁家的子过的就富裕殷实。    这里农村的柴草垛是以自家栽种的苞米、高粱等庄稼秸秆为主,也有杂树枝等。    各家的柴草垛大小不一、高矮不同,成为北方平原景色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东北人吃蘸酱菜,人尽皆知。    真正的蘸酱菜讲究的是“新鲜”。    所以,东北人的房前屋后都有自家的菜园子居多。    现吃现摘,再蘸着农家大酱一并入胃,那是星级酒店无法体会的乐事。    自家的小菜院子里,品种繁多:    黄瓜、辣椒、西红柿、茄子、豆角、白菜、大葱、香菜……    越来越多的新鲜品种的蔬菜益丰富着家人的餐桌。    一边体验着采摘的乐趣,一遍享受着来自大自然的给予。    说起菜品的种类,老何不住想起长当地的一种名菜叫“乱炖”。    所谓“乱炖”,是指把各种菜放在一起大锅炖。    关于这道菜还有一个故事。    于是,老何便津津有味的自己改变了话是,讲起故事来。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渔民给皇帝打鳇鱼,但只能打,不准吃。    一天,渔夫的母亲病了,白天梦里,都吵着想吃鳇鱼。    厨师和渔民是要好的邻居,渔民给皇帝打鳇鱼,自己家里却没有一条鳇鱼给病重的母亲吃。    厨师见了,既同又心酸。    于是,好心的厨师就去河边,捡了一条小鳇鱼回来。    清洗之后,加了一些必要的做鱼佐料,把鱼给渔夫的母亲炖上了。    刚刚炖上,厨师便想起官府对鳇鱼的管控,不住后背有些发麻。    于是,他随便回到家里,拿些常做菜的食材,回来了。    由于怕官府追查,他在鳇鱼锅里面又加了其他的杂鱼和菜。    不一会儿,香味引来了衙门的官差,官差喝问:    “是炖鱼吗?”    厨师说:    “不是,是乱炖。”    官差揭开锅盖,发现里里然有鱼,闻着香味是鳇鱼的香味。    刚要发作,厨师地用勺子舀出一条鱼来给官差看。    真的不是鳇鱼,是鲫鱼。    再舀出一条是鲢鱼。    再舀出一条是鲤鱼......    而有些面目全非的像是鳇鱼,又看不真切。    锅里还有一些其他的菜。    厨师一边舀鱼给官差看,一边诉说着渔夫娘亲生病的事。    想到并无真凭实扰,谁又无爹娘。    于是,官差就饶过了厨师和渔夫。    “乱炖”因此得名    老何刚讲到这里,便有人高声说:    “老何,你说的有鼻子有眼,那你知道清朝皇帝去长白山祭祖,必须上道什么菜吗?”    老何被问住了。    “白血肠杀猪菜!也就是吉菜!”    大家听了频频应声点头称是。    东北人有吃酸菜的习惯,用酸菜做主要原料的满族传统菜肴有很多,首屈一指的就是白血肠杀猪菜。    这道菜以猪、血肠为主要原料,再用农家酸菜一起炖煮,就成为“吉菜”中的名菜——白血肠杀猪菜。    白吃起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血肠明亮鲜美,脆嫩绵软,汤鲜香味醇,再配以韭菜花、腐、辣椒油、蒜泥等佐料,更加醇香四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