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马都请客  (第1/1页)
    挂了电话,杨明德才拿起钢笔在上面刷刷刷,签上意见和名字,才又问道:“租房子的钱够吗?”    “够了!昨天去秀水街卖了一些木雕!    赚了点钱,交房租没有问题!”    “不错,你在木雕这一块,很有天赋!    你的木雕我看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我也没有什么好教你的,剩下的就是慢慢积累!    今天我和你刘师父商量了一下,你暂时不会转到雕塑系去了!    还是先在国画院待着!    当年,我先学的就是木雕,木雕达到一定境界之后,一直没办法突破,才转头学习书画!    学了大约十年的书画,书画境界突破的时候,我木艺的境界自然而然的随之突破!    我和你说这么多,是因为你木雕的境界基本上达到了我当年的水平!    现在要做的就是积累,研究整理明清古家具是积累,学习书画也是一种积累!    所谓触类旁通,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等你积累够了,自然而然的就会突破!”    “是,我知道了师父!    最近研究明清古家具,感觉收获很多!”    “有收获就好,记住一定要戒骄戒躁!    另外我和你刘师父商量了一下,为了避免你受到特别的对待,干扰你学习,暂时不准备公布你我的关系!    等你什么时候把那些明清古家具整理完,并且达到我们的要求!    我们再正式对外公开收你为徒,你没有意见吧?”    “师父,谢谢您!    说实话,您现在要是对外公开我是您的徒弟,我估计都不敢出门了!    生怕不小心丢了您的人!”    “哈哈!什么丢我的人,要丢也是丢你自己的人!    现在不公开是不想让你背负那么大的压力!    你能理解这很好!”    师徒两个说话间,助理小李来到杨明德的办公室。    “这是小张同学勤工俭学的申请,我已经签字!    你帮他办理一下相关手续,再给他开一份介绍信!”    “好的,杨院长!”    小李上下打量了一眼张俊平,心里很是好奇张俊平和杨院长的关系。    一个学生居然敢直接来找杨院长申请勤工俭学。    最稀奇的是,杨院长还签字批复了。    要知道,以往杨院长是从来不过问这些杂事的,一律扔给另外一位副院长。    “小张同学,你跟着小李去吧!    好好干!”    “谢谢杨院长!”张俊平冲杨明德鞠了一躬,才跟着小李离开办公室。    杨明德既然没向小李说明自己的身份,张俊平自然不会露馅。    现阶段,保密身份对他只有好处。    可以想象,一旦对外公开他是杨明德、刘彦英的徒弟,那他受到的不光是羡慕,更多的则是带有妒忌恨的审视目光。    你张俊平何德何能能拜杨老,刘老为师?    这种扑面而来的压力,能把一个人压垮。    张俊平即便不怕那些压力,可也不想为这些事分心。    杨明德的助理亲自带着张俊平办理勤工俭学的手续,开介绍信,自然是一路绿灯,很快就把所有手续办完,并且拿到了介绍信。    拿着介绍信,张俊平又跑去和老太太打了个招呼,说中午有人请客,不回家吃饭了,这才回到工作室。    “不好意思啊马哥,让您久等了!”    此时,马都正趴在一张罗汉床上,撅着屁股研究罗汉床上纹饰呢。    “没事,没事!兄弟你忙完了?”见张俊平进来,马都连忙从罗汉床上爬起来。    “嗯!忙完了,这不准备搞勤工俭学,找老师开了封介绍信!”张俊平简单解释了一下自己刚才去做的事情。    “兄弟,你真是这个!”马都冲张俊平挑了挑大拇指,“有这么好的师父,还要去勤工俭学,实在是太勤奋了!”    “这也是被生活逼得,脑子里有太多想法,可是每一个想法都离不开钱!    只能想办法勤工俭学赚钱了!”张俊平摊摊手道。    “那也很厉害,我上学那会儿,只知道缺钱找家里要,那会想着自己去赚钱?”    “哈哈!马哥,您那会儿,自己跑去赚钱可是犯错误,和我们现在不一样!”张俊平哈哈大笑着说道。    今天没工作,工作室也不用收拾,直接锁门走人即可。    两个骑着自行车,先跑到一处北京医药公司批发商店找到王朔,又跑去农民日报找了刘震云,接着又去找海岩。    好家伙,两个骑着自行车绕着北京二环内外转了大半圈,才把人约齐。    王朔还带了一个人,冯晓刚。    这个时候,冯晓刚还是王朔的跟班小弟。    老莫说的莫斯科餐厅,最早是苏联人开的西餐厅,请的都是苏联的大师级厨师,大厅金碧辉煌,如今因氧化而变成深青色的四个大铜柱当时是金黄色,餐具器皿都是银质的,菜品全是俄罗斯宫廷菜,要凭专门的餐票才能进来就餐,门口的门卫是从军区部队调来的保卫人员。    七十年代中苏交恶,苏联厨师撤走之后,老莫才不再需要专门的餐票。    来这里吃饭的大多数都是高层人士或者归国华侨    于是这里就成了北京大院子弟装逼的地方。    七八十年代,谁要是能在老莫吃顿饭,那都的是下巴四十五度向上仰着,“刚和哥们去老莫搓了一顿!    老莫吃长了也就那样!”    请客吃饭,想要面子,那也是,“走,兄弟,咱们去老莫搓一顿去!”    这话一说出来,那指定是收到一阵吹捧,收获一片羡慕嫉妒的目光。    九十年代以前,老莫一直都北京奢侈餐饮的代表。    七十年代,一个人一顿饭,随随便便就能花三四块钱。    要知道,七十年代的时候,评价工资才三十块钱。    到了八十年代,一顿饭更是随随便便就要十来块钱,像张俊平他们五六个人,一顿饭下来,能吃一百块的。    罐焖牛rou、奶油烤鱼、奶油蘑菇汤、奶油烤杂拌、鹅肝………    看着马都几个人点菜,张俊平暗自嘀咕,今天是不是把马都刺激的有点过了?    脑子被刺激坏了?    就他们点的这些菜,都是老莫的招牌菜,这一顿下来,再加上酒水,二百打不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