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0章 六度分割理论?  (第2/2页)
些“吃了吗”、“在干嘛”之类的琐事,随后就漫无边际地闲聊了起来。    夏雨菲忽然提到了下午泡温泉的事。    江寒微微一笑:“玩得开心吗?”    夏雨菲笑着说:“当然开心了,你都不知道有多好玩!对了,莹莹还找了个朋友过来,我们一起玩了一下午……”    顿了顿,忽然说:“考考你,猜猜来的女孩子是谁?”    江寒沉吟了一下:“她的朋友,你考我……是不是我也认识的?”    夏雨菲嘻嘻一笑:“是啊,要不干嘛让你猜?提示你一下,那是一个非常、非常可爱的女孩子哦!”    江寒的脑海里瞬间掠过了靳雪雯的小脸,心头顿时一跳。    “这我还真猜不到,我认识的女孩子里,除了你之外,哪还有非常、非常可爱的?”    江寒说着,呵呵一笑:“你就直说吧!到底是哪位?”    夏雨菲“吃吃”笑了起来:“臭流氓,你就可劲儿地装吧!你那么聪明,怎么可能猜不到?我才不信呢!”    江寒笑而不语,有些事心照不宣可以,真的挂在嘴边上,可就有点……    夏雨菲调戏了半晌,江寒始终不为所动。    她只好有点无聊地叹了口气,主动公布了答案:“是小蚊子啦!她爸爸和莹莹的三表姑居然是初中同学,这个你肯定想不到吧?是不是很神奇?”    江寒:“……”    这么巧的吗?    不过……    江寒眼珠一转,很快想到了说辞,语重心长地说:“媳妇儿啊,所谓的神奇现象,背后往往有着科学规律。”    顿了顿:“听没听说过六度分割理论?”    夏雨菲想了想,回答说:“没有。”    江寒马上给她科普了一下。    这个理论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提出的,他在60年代做了个“连锁信”的社会实验。    这个实验其实特别简单,他随机发出了一些信件,寄给自己认识的人,要求收到信的人,先签下自己的名字。    然后告诉他们,如果认识某股票经纪人,就直接转寄过去,否则就寄给认识人中,有可能联系上目标的人。    下一个收到信的人,也以此类推。    实验结果表明,凡是成功寄到了目的地的信件,上面的签名平均不超过六个。    也就是说,任何两个人之间,平均来说,不超过六层关系,就能联系到一起。    科普完理论,江寒随手举了个例子:“比如,你想认识米国总统,也只需要六个步骤呢!”    夏雨菲当然不信了:“怎么可能呢?”    江寒呵呵笑了起来,然后说:“咱们分析一下,你认识周市长对吧?”    夏雨菲点了点头:“没错。”    江寒继续引导:“周市长又认识省高官,有问题吗?”    夏雨菲:“没有。”    江寒一口气说了下去:“省高官肯定能联系到大长老,大长老手里大概率有各国政要的联系方式……你看,只用了四步,你就能联系上任何国家的领导人。”    夏雨菲听得惊叹不已。    江寒笑了笑,又给夏雨菲简单地解释了一下,这个理论背后的数学原理。    其实这就是一种以指数扩散的社会关系模型。    假设每个人都认识150个人,那么总的覆盖面就将超过10万亿人!    即使除掉重复的节点,这个数字也大大超过了全球总人数……    夏雨菲听得入神,也就忘了继续讨论小蚊子的事情。    江寒忽悠完毕,达到了目的之后,就果断地换了话题。    十分钟后,煲完电话粥,他再次回了寝室。    三名室友玩手机的玩手机,上网的上网,互不干扰。    这正合江寒的心意,洗漱完毕后,他就往被窝里一钻,进入了虚拟空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