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传_第七十五章 心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心事 (第2/2页)

时,张灏安很是惊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给贾琮制定了学习计划,并让贾琮每天中午都到自己的住处,自己亲自给贾琮开小灶。

    在张灏安那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贾琮感到自己果然进益了许多,心中自然对张灏安十分感激。

    “嗯,他们书院每年都会举办这样的诗会,金竹公夸赞你诗才天授,我见也是如此,此番前去,定当竭尽全力,不要给书院丢了颜面才是。”

    “是,先生放心。”贾琮郑重的给张灏安行了一礼,张灏安便打发他出去了。

    黄昏的时候,天地一片橘色,柔软的阳光透过山林和房屋照耀在贾琮的身上,远处隐隐传来狗吠声,不远处书院的厨房正在给学子们准备晚饭,阵阵晚风中,白色炊的烟袅袅升起,很快又消失在暮色中。

    ……

    没有贾琮的日子,荣国府似乎安静了许多,在贾母的带领下,女眷们每日里依然在荣禧堂里说笑。

    贾政从工部回来后依然和清客们畅谈,话题慢慢从贾琮的身上移到了往常谈论的那些文章典籍。

    刚刚领了新差事的贾赦大部分的时间都逗留在京营里,费尽心思讨好上司的同时也享受着下属的马屁,倒也快活。

    贾琏依然在王熙凤的肚皮上卖着力气,贾珍的日子倒是一如既往的快活,前几天刚刚如愿以偿的吃到了尤三姐,现在两个人正是干柴烈火之际,万事不管,把手头的事分到了贾蓉等人的身上。

    ……

    皇城,华清宫。

    一个年约二十岁的女子依然勤勤恳恳的做着自己的工作,透过晚光,可以依稀看见她的容颜。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第二天上午洗漱一新的贾琮和陈远之各骑着马,朝东山书院慢悠悠走去,李少游骑着马跟在身后,背后背着一个长长的布袋,里面放着两根齐眉的枣木棍。

    青云书院到东山书院并不远,加上路两边都有指示牌,即使没有人引路,贾琮等人也能轻轻松松找到路,很快的就来到东山书院门口。

    贾琮远远的便看见东山书院门口站了一群人,为首的正是罗子阳。

    “贤弟!”看见贾琮过来,一身青色士子服的罗子阳快步上前,大声道。

    贾琮无奈的行了一礼,罗子阳对贾琮的反应好像毫无所觉,依然笑呵呵道:“贤弟果然来了,不枉我在此等候多时。”

    进了书院,入眼的是往来不绝,身穿各色士子服的学子,仙水镇周围大大小小七八个书院的学子都各来了一些,云集于此,入耳的全是之乎者也。

    东山书院略比青云书院大一些,在罗子阳的引领下,贾琮和陈远之来到一间大房内,进了屋,里面已经坐了很多学子,见贾琮等人进来,有些人停止交谈,纷纷看了过来。

    落座后,贾琮迎着周围各异的目光,面色淡淡,无他,因为他年纪在这群人里太小了,基本上都是十四五岁的,大一些的二十出头都有,再没有比贾琮还小的了。

    罗子阳指着坐在贾琮旁边的一个士子道:“这是西山书院的李愈,和贤弟一样,作的一手好诗,等一会你们可要好好切磋切磋。”

    东南西北四个书院一直以来一直雄踞京城书院排行前四,国子监不算,四个书院加起来学子过万,这些年来出了很多举人进士以上功名者,如今很多都在大刘各州府为官为吏。

    叫李愈的士子年不过十七八,一身白色的士子服,配上一张英俊的脸,看起来风度翩翩,在满眼青色士子服的人群中异常显眼,贾琮一进门,第一眼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贾琮行了一礼,李愈淡淡的看着贾琮,点了点头,并没有回礼,贾琮没有说什么,坐回自己的座位上,旁边的陈远之凑过来,在贾琮耳边低声道:“别鸟他,这小子嘚瑟的很,他爹是吏部尚书。”

    贾琮点了点头,心里了然。

    “诸位兄台,诸位兄台,静一静,且听我说两句。”罗子阳拍了拍手,大声说道。

    众人纷纷看向东道主,罗子阳在东山书院也算是风云人物,已经在书院连续举办了三年的诗会。

    “在下不才,感谢诸位兄台能来参加诗会,和往常一般,我们就以诗会友,以诗论高低,可否?”

    能做这这里的,都是有些诗才的,见罗子阳这般说,哪有什么意见,纷纷同意,对他们而言,现在就是扬名最好的机会,若是自己的诗词能夺了魁首,凌驾于众人之上,岂不美哉?

    “今天,在下有幸请到了一位新的朋友,真正的才子。”说着,罗子阳看了一眼贾琮,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贾琮无奈的站起身,环视一圈,拱拱手道:“不才贾琮,见过诸位学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