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另过 (第1/2页)
贾琮出了荣国府,和李安骑着马径直往陈府去了。 盛安斋内,众清客早已散去,只剩下陈伯行在训斥着陈远之,见贾琮进来,陈伯行道:“打算何时回书院?” “若无他事,学生这就回去。”贾琮躬身一礼道。 “啊?这么快啊?不是说三天吗?”一直低头挨训的陈远之闻言急道。 陈伯行瞪了他一眼,道:“学问一道,不可松懈,须知学无止境,既如此,你二人收拾一番便去罢。” 当晴雯和小如意得知贾琮马上就要回书院时,心中虽然不舍,却也不愿意耽搁贾琮的学业,只是细心的为贾琮收拾着包裹。 比起其他的丫鬟,例如迎春身边的秋珠,晴雯和小如意算是很幸运的了,上面有一个知冷知热,不把自己当丫鬟的主子,下面又没有什么活计要做,整日里只是在陈府里顽乐,而且大部分人也都敬着。 陈云瑶这段时间以来和晴雯相处的很好,隔三差五的送一些好吃的,好顽的过来。 小南和小北两个小丫鬟也没什么事要做,整日跟在小如意后面,小如意高兴她们就活蹦乱跳,小如意难过她们就耷拉着脑袋。 一起快乐,一起难过。 …… 荣国府,荣禧堂。 贾琮离开后,迎春等人就回到了荣禧堂,贾宝玉已经不闹了,看到林黛玉就开始各种讨好,林黛玉好像在想什么,有些漫不经心,贾宝玉也不在意,依然喋喋不休的说着。 迎春低着头不说话,史湘云见贾宝玉和林黛玉亲近,觉得没意思,在一旁小声的和探春说话。 过了一会儿,会完客的贾赦来了,恭恭敬敬的给贾母请了安后,就坐到一旁等待吩咐。 贾母看了一眼贾赦,淡淡道:“老大,参将一事怎么样了?” “一切都已妥帖,谢老太太成全。”贾赦恭声道。 “嗯,如今领了兵了,应当忠勤皇事,以后说不准还有机会往上提提。” 贾赦连忙起身给贾母跪下磕了一个头,道:“孩儿谨记母亲教诲。” “对了,这还有一事,要和你商量。”贾母道。 贾赦有些疑惑,老太太什么时候跟自己商量过事了?连忙道:“老太太有事尽管吩咐便是。” 贾母对身后的鸳鸯道:“领着宝玉他们下去顽吧!在门外守着。” 鸳鸯引着贾宝玉等人下去后,偌大的一个荣禧堂只剩下贾母和贾赦两个人。 “琮哥儿今年多大了?”贾母淡淡道。 “比宝玉略小几个月,也有十岁多了。”贾赦回道。 听到贾赦把贾宝玉和贾琮放在一起比较,贾母心中不满,哼了一声道:“也不小了,该给娶妻了。” 古代大户人家的男子婚娶都很早,很多十来岁的时候就由父母给定了婚,只等年纪一到,便把女方娶进门。 贾赦一愣,他没想到贾母会跟自己说这件事,随即恭声道:“全凭老太太做主。” 贾母道:“我的意思给他分一些产业,出府另过吧!” “可……可是……”贾赦又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这一年来自己小儿子发生的变化,现在如此好学,看起来又不是蠢笨的,以后一个举人的功名肯定是跑不了的,他虽然不太喜欢贾琮,可却没想过让贾琮出府另过啊,那和扫地出门有什么区别? “没什么可是,就这么定了罢。”贾母说着,用拐杖朝地上敲了两下,就见鸳鸯从外面走了进来。 “去把链二叫来。”贾母吩咐道,鸳鸯转身出去传话了。 不多时,贾琏就走了进来,无精打采,面色有些发青,步履有些蹒跚。 贾琏这段时间没有出去鬼混,一直守在王熙凤身边的事,贾母知道后很满意,见贾琏如此,脸色好了点,问道:“凤丫头呢?” 刚刚跪下的贾琏脸一红,连忙道:“睡下了,老太太若是用得着,孙儿这就让人把她叫来。” 贾母摆摆手道:“我找你来不是问这个,我问你,外面的那些田庄是你管着的吧?” “是。”贾琏心中一紧,暗叫不好,不会是自己前段时间贪墨的那一千两银子被老太太发现了吧? “你挑一个出来,嗯……”贾母想了想道:“挑一个大一点的吧!也不算亏欠了他。” 像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在外面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的田庄,每一年会产出很多的粮食,蔬菜,瓜果等等,宁荣二府平时用的很多食材都是来源于此。 这些田庄分布在神京城的周围,大小不一,大一点的田庄有百十户佃农,数千亩田地,小一点的也有十几户佃农,数百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