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颠覆三观的试探 (第1/1页)
要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这个问题,只能从三方面着手,分别是速度,时间和空间。 速度方面: 理论上,如果速度可以无限快,那么单位时间内,就可以跑到无限远。 可理论却是,速度不能够无限快,只能够无限接近于光速。 因为物质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不断崩解 。 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分子,物质的移动速度到了一定的临界值后,分子之间的相互做用力会消失,物质会直接蹦解成分子。 如果速度继续增加,又会到达另一个临界值,分子里面,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消失,分子也会崩解,变成原子。 再加速,又是另一个临界值,原子里面的中子和质子之间的作用力会消失,原子会崩解。 就这样,随着速度的增加,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一个接着一个的消失,微观粒子会不断的崩解,最后化成光。 化成了光后,速度就再也没有办法继续增加了。 因为物质的这种特性,所以速度不能无限增加,甚至连光速都达不到,只能无限接近于光速。 这个理论,基础于万有引力,是物理里的基础定律,无论科学发展到什么地步,都不会改变。 所以速度,不可能快于光速,不能无限增加,速度这一方面无解。 时间方面: 理论上,在有限的速度之下,如果时间无限长,那么也是可以跑到无限远的。 可是时间也是有限的,历史上虽然没有直说是1400年,但是只要稍微有一点数学基础,就可以很准确的算出来大约是1400年。 这么看,时间这一方面,也无解。 还剩下最后一方面,就是空间。 如果两点之间,不是直线最短,那么就可以无视速度和时间,轻易的从这一点到达另一点了。 但是科学上,两点之间,就是直线最短,如果不是,那就不是科学了。 因为科学的环境,就是建立在空间稳定,质量守恒,时间有序和1加1等于2的基础上的。无论这四个条件中的哪一个出了问题,整个科学体系就都会崩解掉。 所这方面也解释不通,如果要强行解释,就成了歪理。 科学的方法解释不了,就只能用科学之外的方法了。 科学之外可以解释他的方法就多了。 从历史的角度看,可以说历史写错了。 可以解释为人类不是2000多年前从地球离开的,而是2万多年前。也可以解释深蓝星的人类不是来自遥远的地球,而是是在深蓝星上土生土长的。 从数学的角度看,可以说数学错了。 可以解释其实1加1不等于2,而是等于0,那么2000减600就不等于1400,随便等于什么,都好,都行。 从物理的角度看,可以说物理错了。 可以解释为没有什么万有引力,物质的速度可以超过光,空间其实不稳定,可以随意穿越,质量也不守恒,人类本身的存在,也是可有可无的。 从语文的角度看,可以说,一切都是艺术。 可以解释为其实我们活在一个艺术的世界里,艺术,全凭想象,怎么想都行。 如果这样解释,这些都错了。那么老师教的是错的,书上写的是错的,自己看到的,亲身感受到的也是错的,这样,还有什么是真实的呢。 当刘玉婷想到这里的时候,不仅冒出了一个疑问: 既然这么多东西都可以是错的,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是不真实的,自己生存的世界,是不是也可以是假的。 苏哲的这个问题,越深思下去,疑问越多,越想找到答案,偏离正题越远。 刘玉婷看着苏哲打的大问号,思绪越飘越远,越想脸色越难看。 而苏哲看到刘玉婷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后,笑了。 因为刘玉婷的脸色越难看,说明她思考的越深入。 她思考的越深入,解释不了的疑问就会越多。 当这些解释不了的问题,积攒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就有可能粉碎刘玉婷的三观。 刘玉婷的三观粉碎后,就可以从容的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识了。 如果刘玉婷要重新建立三观,就必须把粉碎掉她三观的这个问题想清楚。 想要想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看,站在更高的角度后,就会看到这个世界隐藏的很多秘密。 看到了这些秘密后,如果不想又被这些秘密粉碎三观,就必须也理解这些秘密。 要理解这些秘密,就只能站到更高的角度去了。 最后,当刘玉婷理解了这个世界的所有秘密,重建了她的三观后,她就会发现,她走上了一条全新的路。 这条路,就是苏哲在孤独行走的路。 如果刘玉婷也走上了这条路,苏哲就不在孤独了,他和刘玉婷之间,也就有了那么些未来。 在食堂,苏哲也试探高天心和宋慧,希望他们也走上这条路,所以和他们讲了自己看世界的第三视觉。 可惜,高天心和宋慧火候不到,连门都不愿意入,反而还认为苏哲疯了。 刚刚苏哲问刘玉婷这个问题的时候,很紧张。 他害怕刘玉婷会像高天心他们一样,连门都不愿意入,舍不得去认真思考那些问题,而是直接把那些问题蒙混过去。 如果想要蒙混,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很简单了,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考试考吗不考的话,我想它干嘛?” 也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和我有关吗?和我无关,我想它干嘛。” 或者干脆直接回答:“不知道。” 苏哲知道,要用这个问题粉碎掉刘玉婷的三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没有必要太逼迫她回答,可以让她回去慢慢想。 于是就和刘玉婷分开了,让她自己回去去慢慢想了。 在和刘玉婷分手的时候,苏哲还告诉刘玉婷:她可以在那张纸上找到答案,并且这样存在矛盾的问题,还有很多,她可以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答。 之后,苏哲就再也没有和刘玉婷谈论这个问题了,一直在放时间给刘玉婷思考,一直在等刘玉婷的回答。 这一等,就等了一个多月,一直等到了他们的高考,刘玉婷依旧没有给苏哲什么像样的回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