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 横空盘硬语 (第2/2页)
功,先帝让他掌管中军都督府。” “所以,圣上,您看明白没,今儿他义正言辞的要求把他亲jiejie的三个儿子一进京就扣起来,关押个几年,他说出这话一点也不奇怪。” “原来有这么一段往事,大人,那朕就明白了,徐辉祖上位博取先帝信任,不罔顾亲情,刚正不阿,靠的就是踩着自己姐夫的肩膀。” “确实啊,大义凛然刚烈的形象,塑造得相当成功,难怪会甚得先帝的信任。” 建文冷笑了几声,心念,徐达长子,四叔的大舅子,四婶的亲弟弟,却第一个跳出来要求扣押自己的亲外甥,这真的是忠肝义胆义薄云天之举? 还是再次求上位,求重用的手段? “那么大人,您对燕王三个儿子进京这事怎么看?” “燕王既然主动把儿子送来,就是想证明自己没有谋反之心,在群臣近期弹劾削藩,维护燕王的声音这么大的情况下,若是听从了齐大人他们几个人的意见,直接抓人关押,交给锦衣卫投入诏狱,朕觉得四叔怕是要一气之下,一命呜呼了。” 建文说完,下意识的有低头看自己身上的龙袍,确定上面没有血迹。 “圣上,英明!看来圣上也察觉到不妥了。”黄子澄若有所思的笑了。 “圣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先帝建国,靠的是武将归心打天下,可如今四海安定,圣上守国守天下,主要还是要依赖文臣,以道德,法制,儒学约束国家。” “这两个月以来,一来二去的,已经引起朝野几次震动了,尤其上个月燕王居然能带动三百多名言官一同觐见。” “对于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不能一刀切,否则会引起更大的震动。” “那大人,您觉得这次要怎么处理四叔派三个儿子进京比较妥当?” “既不会引起四叔的不满,也不会惊动朝野。”建文双手托腮,在台阶上冥思苦想。 四叔的儿子,老大朱高枳年龄和朕一样大,另两个比朕年纪还小,无端端的被关押,肯定会觉得含冤莫名吧? “圣上,您现在毕竟是一国之君,处理国事还是要顾及一下皇家的体面和颜面。” “燕王此次能主动派三个儿子进京,明显也比另外五个藩王要识大体。” “圣上何必要激化矛盾,非得要把人关押起来呢?”黄子澄引导开解建文。 扬尘远远的听了,心中的大石头放下了一半,看来还是有很大缓冲的余地。 “那朕就在宫里找个远一点的别苑,让他们三人住下,也不提关押不关押的话了,找些书送过去,名义上让他们留在宫中读书,反正宫里也有锦衣卫当护卫,也和齐大人的意见不冲突。宫里好吃好喝,明面上也委屈不了三位世子。” “大人,您看这样可妥当?” “妙!太妙了!圣上,你真的是太英明了!” “这么办,朝野上下也没人敢非议了,齐大人他们几个也能放心,以招待之名,行软禁之实。” “至于要在宫里待多久,这个不妨见机行事。” “三个儿子留在宫中享福读书,燕王也不好再表示什么不满。” “绝妙!” “圣上,您真是太英明了!”黄子澄笑眯眯的拍拍建文的肩膀。 “那行,朕这就传旨下去,让他们准备地方,这事情就这么办。” “平稳过渡,不激化矛盾。”建文皇帝如释重负。 扬尘的小心脏也终于不再紧张,至少,老姐和世子他们短期内,没有性命之忧,也没有落入锦衣卫之手,被押进诏狱。 人还住在宫里,时间到了,总是有办法找到机会开溜的。 黄子澄和建文私聊结束,就退了出来,扬尘见状赶忙从大殿的墙角溜出跟了上去,两人一同打道回府。 下午,两人在书房还是重复昨天同样的工作。黄子澄代劳建文处理他不想看的奏折,减轻他的工作量。 扬尘发现他这个小书童当得还挺长见识,大明国土广袤,各地州府把自己地方上的事情上报朝廷,奏折五花八门,内容包罗万象,有些州府连下了几个月的暴雨,有的州府又连续几个月干旱,还有发现陈年旧案错判请示是否重审,各种各样情况都要上报请示。 扬尘按照黄子澄的口述意见写了一下午的字,头晕眼花,看来皇帝这个差事不好当,除了掌握最高级别的生杀大权,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 两人批写奏折又到了天黑,正准备收工吃饭,府里家丁前来敲门,“老爷,前厅有客人到访,曹国公李景隆求见。” “哦?李景隆来了?行,老夫我去会客。扬尘你下去吧。” “好的,老爷。”扬尘乖巧的退下。 晚上,回到房间,扬尘关上房门,大后天,老姐和世子就要离开北平进京了,今天在奉天殿发生的朝堂议论,他要赶紧通知老姐他们才行。 扬尘拿出竹哨,猛地吹了一下,过了三刻钟,白隼扑棱棱的飞到窗台,扬尘写了密密麻麻的两张小纸条,简要的把今天宫里对于燕王世子进京的各人意见都一一写上,最后又加了一句:小心大舅子徐辉祖。 系好纸条,放飞白隼送信去北平。 今天是四月二十二日,距离燕王夏天起兵,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唉,进京这道坎,真心不好过,等他们进了宫,拖够了时间,要好好合计合计如何脱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