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迹屈道弥敦 (第1/2页)
建文皇帝站在殿中间,怔怔的望着朱棣即将离开的高大背景,唤着:“四皇叔,四皇叔。” 建文仿佛回到小时候,他记得四皇叔抱过他,某一年的冬至,皇亲之间串门子问安,他和几个世子互相追着玩,跑着跑着就迷了路,脚底一滑,一跤摔在花园里。 一双大手将他抱起来,是四皇叔,给他重新扣好棉袍的领子,醇厚的声音说,“这么冷的天,小允炆你这是要往哪里跑呀?” 建文清楚的记得,小时候四皇叔的大手,宽厚温暖,可今天,四皇叔的手,寒凉如冰。 朱棣示意江芜茗停下来,殿外已经聚集了锦衣卫的卫队,江芜茗站在门口向外看去,连远处的金水桥上都有蓝绿色飞鱼服的身影,凛冽的绣春刀反射着阳光,格外刺眼。 妈的。 出动这么多人。 建文皇帝,你这是准备把我们在这里就当场杀了? “四皇叔,你这就走了吗?”建文无比纠结的望着朱棣。 两个人的中间隔着跪在地上的三百多名言官。 隔着山川,隔着大海。 隔着整个幅员辽阔的大明江山。 隔着延绵万里的北疆防线。 隔着权利与欲望。 隔着情义与道义。 这满屋子跪着的文臣言官,你一言我一语,赞同的,反对的,放他一条生路,就地将他扣住,建文皇帝每一句话都听清楚了。 “四皇叔,宫里有太医院,药材和大夫的条件肯定都比北平要好。” “要不,四皇叔你就留在宫中,让太医好好给你诊治诊治。” 你大爷的! 丫头的药丸药效只有一个时辰,药效已过,只要太医再诊治一次,就会发现燕王其实什么病都没有,身体健康。 江芜茗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白色的浪花席卷着风暴雨水,向他劈头盖脸砸过来。 这是打算借此机会把王爷软禁起来? 这下怎么办? 他们两人今天就要折在这里了吗? 朱棣心中一紧,深吸了一口气。 该来的总也躲不掉。 今天,本王还非走不可了,建文你小子,有种就在这里杀了我! 朱棣坦荡的迎上建文的目光,朗声说到:“圣上,本王已经在北平呆了二十年了,外地也呆不惯,让本王回家吧。” “皇太子朱标要是没有过世,今年也四十四岁了,他比本王大五岁,本王的三个哥哥,老大老二老三,都先一步去世了。” “本王希望还能多活两年,能亲眼好好看看,本王的大哥皇太子最宠爱的孩子,治理出来的大明盛世是什么样子。” “圣上,养心殿里的这把龙椅,可不好坐。” “身为君王,要心怀天下,心怀江山,心怀百姓,不能只顾着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一亩三分地,只听信身边这仅仅几个人的意见。” “身为君王,要权衡利弊,要趋利避害,不能仅仅为了维护几个人的利益小团体就失了国家的格局和正统。” 朱棣故意边说边鄙夷的望向殿外站着的齐泰方孝孺等人。 “圣上,你听懂了吗?”朱棣坚毅的眼神望着建文。 “四皇叔,教训得极是,朕初登皇位没多久,作风行事还需要多加磨炼。” “可是四皇叔,要不你还是再多留几天,让宫中的太医再诊治诊治?”建文的眼中,除了驯服,单纯,还有复杂,猜忌。 “哈哈哈哈哈。”朱棣突然笑了。 他伸手指向外面围上来的锦衣卫,正色凄厉愤怒的说:“圣上,您这不是让太医来诊治本王吧,您这是让锦衣卫把本王拿下投入诏狱,再严刑逼供,满门抄斩吧?” 这一句话,让殿内跪着的言官,瞬间又炸开了锅。 “真的咧,什么时候这养心殿已经被锦衣卫团团包围了?” 言官们伸头探脑向门外张望,举目之内,殿外确实全是锦衣卫的卫队,估计出动了不下一百人。 这次组队来应天看热闹,果然没白来呀,什么事都被碰上了。 此话一出,犹如一把利剑,当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