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几曾识干戈 (第1/2页)
建文元年,二月初九。 北平长史府。 葛诚一整晚翻来覆去的睡不踏实,整宿整宿的做梦,一会儿梦见自己被小护卫背着跑,没跑几步就被扑上来的锦衣卫,一把抓住了衣领;一会儿梦见他大哥葛汝敬被方孝孺关进了牢房,一夜白了头;又梦见自己的二儿子葛悌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东阳葛府老宅子门前的大树下,嚎啕大哭喊着爹娘。 天蒙蒙亮,窗台上的鸽子又开始“咕咕咕”的叫唤,葛诚再次被吵醒,心乱如麻,翻身而起,随手拾起一个鸡毛掸子,打开窗户就想把鸽子赶走。 怎料窗子打开,昨晚上放置喂鸽子的水杯和酥饼碎末都不见了,在窗台上无所畏惧闲庭信步踱着步的,甚至已经不是昨晚上的白色信鸽了,而是一只灰色羽毛的鸽子。 葛诚伸头向窗外左顾右盼上上下下看了个遍,并不见人影。 “唉——”他关上窗户叹了口气,拿着鸡毛掸子的手无力的垂了下来,他这是已经被方孝孺派的人监视起来了? 这窗台上又哪里是鸽子? 这分明就是建文皇帝和方孝孺的眼睛。 “葛大人,回去还是要好好替朕照看着四皇叔啊!” “所以老夫就拜托老弟,反正你在北平也有职位上的便利,什么贪赃枉法,以下犯上,蓄意谋反之类的蛛丝马迹,只要大概能沾上点边的,你便书信给老夫,老夫让圣上派几个锦衣卫顺藤摸瓜再抓上几个人,尽快坐实了燕王的罪名,早日为圣上除去这个心头大患。” “削藩这件事啊,早办结,早了事。” 建文皇帝和方孝孺对他说的话再度在耳边响起。 唉——,锦衣卫翻了大半年也没翻出什么花样来,张昺谢贵和张信直接接管了北平行政和军事工作,张昺更是用一纸布政令把王府里的丫鬟杂役长工全都给换了,几拨人轮番上阵登场,都没什么收获,现在命我接着来。 唉——,要从哪里下手? 王爷身体抱恙,这半年也很少出门了,身边只剩下王妃,和三个儿子,以及王府亲兵。 若是真有什么不轨的动静,也只能交由这些人去办了。 那就从这些人开始下手吧。 葛诚把自己信得过的府里的家丁和书童,一共五人,唤进屋里来。 他打开抽屉,掏出一把碎银子,在这五人面前分成了五小份儿,然后向众人道:“如今我接了当今圣上和翰林侍讲的委托,要求我协助他们收集些王爷的动向,你们五个人都是我的体己心腹,从今天起,府里的差事你们也不用做了,派你们出去密切留意王妃,世子,和王府亲兵的动向。” “若是发现什么人离开王府,你们就远远地跟着,若是察觉到有什么异常,就回来向我汇报。” “这些银子就当作是你们的辛苦费,若有重大发现,我再额外加赏钱。” “听清楚了吗?” 五人面面相觑,愣了好一会儿,一个书童问道:“大人,您是说,叫我们去监视王妃和世子?” “是,没错,远远地看着,他们若是离开府邸,就远远地跟着,去了哪些地方,见了什么人,每天回来向我汇报。” “至于王府亲兵,主要看他们有没有成群结队的离开兵营,去哪了,干什么,也是远远地看着跟着,切记,不可被人发现。” “听懂了吗?” 五人这才明白过来,心中暗忖,这皇家之内怕是出现什么大矛盾了,连自家的皇叔家眷都要派人监视一举一动。 五人从桌子上拿了银子,便各自分了组,一人跟王妃,三人跟世子,还有一人去蹲点王府亲兵营。 “每日戊时回府向我汇报,听懂了吗?”葛诚再三强调,“记住,远远地看着,远远地跟着,千万别让他们发现了。” “知道了大人,奴才们这就去办。”一个书童回答,拉了剩下的四人便离开了葛诚的房间。 葛诚梳洗穿戴妥当,正打算去衙门当差,王府的小厮就来通知:“王爷唤你去府里写信。” “嗯?写信?给谁写信?”葛诚立即好奇心大作来了精神,整理了官服就跟着小厮出门。 燕王府,主卧室。 葛诚一进屋就闻到满屋子的药味,屋内光线昏暗,没开窗也没掌灯,燕王还是病恹恹的老样子,坐在床边有气无力。 “卑职参见王爷。”葛诚下拜行礼。 “葛大人回来了,本王那皇侄儿建文皇帝可还好?” “回王爷,圣上对王爷甚是挂念关心,还问起您的病情。”葛诚低头回答。 唉——,他对你可不是一般的关心,还命我紧紧地盯着你,搜集你贪赃枉法,以下犯上,蓄意谋反的罪证。 燕王压制住嘴边浮上的冷笑,问起本王的病情?呵呵,建文这小子每天收到的探子消息还不够多吗? “建文皇帝还问了什么其他的没有?” “回禀王爷,圣上还问起北平新任布政使和都指挥使的政绩,卑职一一据实回答,新任长官克忠职守,北平国泰民安。” “在你回来之前的几日,出了大事,北平可再谈不上国泰民安喽。” “今天叫你来,就是让你帮本王写几封信的。” “你可有记录,近三年来,向朝廷呈过奏折夸奖过本王的,都有哪些文臣言官?”燕王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